首页 理论教育 王阿姨揭开露水真相,赢得掌声

王阿姨揭开露水真相,赢得掌声

时间:2023-10-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空军某部气象台王晓明阿姨气象系列科普报告的生动开头,一下子把蓝天小学的上千名小听众吸引住了。在古时候,人们称露水为琼浆玉液。民间的传说更是林林总总,认为露水可以治病,用其入药可使人益寿延年。其实,露水的真面目早在19世纪初就被人们揭穿了,它并不是什么琼浆玉液,完全是由大气低层的水汽凝结而成的。这里说的“蒸上”两个字,就是露水形成的真正道理。王阿姨的报告赢来阵阵掌声。

王阿姨揭开露水真相,赢得掌声

“同学们,你们听过这首儿童歌曲吗——‘朝霞牧童在吹小笛儿,露珠儿洒满在青草地……’这美妙的歌声,仿佛又把我带回和你们一样的孩提时代。”

空军某部气象台王晓明阿姨气象系列科普报告的生动开头,一下子把蓝天小学的上千名小听众吸引住了。她今天讲的是夏秋季节常见的天气现象——露。

同学们:露,就是咱们所说的“露水”。夏秋季节的清晨,当你步入林间,你会发现树叶上、草丛上挂着一颗颗透明晶莹的水珠儿。你在公园中嬉戏、练功,会看到花叶上闪着一串串形似珍珠、一碰即落的小水球,这就是露水。在二十四节气中,专门有一个节气叫“白露”,它出现在每年9月8日或9日。

在古时候,人们称露水为琼浆玉液。古代的一些炼丹家们还专门收集农历五月的露水,用其炼丹。民间的传说更是林林总总,认为露水可以治病,用其入药可使人益寿延年。其实,露水的真面目早在19世纪初就被人们揭穿了,它并不是什么琼浆玉液,完全是由大气低层的水汽凝结而成的。白天,大地吸收了大量的阳光中的热量;日落后,地面的热量逐渐散失,重新散发到大气中去。特别是在晴朗无云的夏秋之夜,热量散失较快,低层的温度急剧下降。温度的降低,使得浮游在近地面层的水汽达到饱和状态。这时,空气含水汽的能力就减小了,那些饱和了的水汽摇身一变变成珍珠般的小水滴,纷纷附在草上、树叶上、花片上,凝成细小的水珠——露水。对于露水形成的原因,我国古书曾有记载:“露是星月之气,不然,今高山顶上,虽晴亦无露,露只是蒸上。”这里说的“蒸上”两个字,就是露水形成的真正道理。(www.xing528.com)

如果在多云的夜间,大地好像盖了床大棉被,地面白天吸收的热量要跑到空气中,就难以通过这一大关。在遇到云层后,一部分会被反射回大地,另一部分则会被云层吸收,被云层吸收的这部分热量慢慢地又会返回地面。所以,云层就好像是一个大大的暖房盖,它保护着地面热量不至于散失。因此,越是满天云遮的夜晚,地面的湿度就越不容易下降,浮游在近地面层的水汽不易达到饱和,露水也就难以出现了。在晴朗无风的夏秋之夜,这床大棉被不存在了,地面热量非常容易大量流散,这时,温度迅速下降,水汽也就容易结成露水了。另外,露水的形成还有一个重要条件,就是不能刮风,因为一有风吹草动,冷空气就会被吹得飘动起来,再与暖空气碰到一起,温度高了,就不能生成露水了。

王阿姨的报告赢来阵阵掌声。一位少先队大队长代表全体听众向她献上了鲜艳的红领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