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公路路基施工技术-公路工程施工技术

公路路基施工技术-公路工程施工技术

时间:2023-10-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随着汽车工业和交通运输的发展,现代化公路的路基路面工程逐步形成了新的学科分支。我国广大的路基路面工程科技工作者,在路基路面工程建设和科学研究中,取得了许多突破性的成果。软土地基稳定技术在软土地基上修筑路基路面,天然地面的自然平衡状态将发生改变,在很长时间内路基将处于不稳定状态。

公路路基施工技术-公路工程施工技术

随着汽车工业交通运输的发展,现代化公路的路基路面工程逐步形成了新的学科分支。我国广大的路基路面工程科技工作者,在路基路面工程建设和科学研究中,取得了许多突破性的成果。

(1)路基强度与稳定性

根据不同类别土的特性,研究了粒料加固、石灰加固、水泥加固、专用固化剂加固等行之有效的技术措施。在多年冻土地区、膨胀土地区、沙漠地区、黄土地区、盐渍土地区等特殊地区,通过研究采用各种有效技术修建公路路基,取得了十分宝贵的经验。

(2)高路堤修筑技术与支挡结构

为了提高路堤路基的稳定性,研究提出的技术措施包括减轻路堤自重,采用轻质粉煤灰或轻质塑料块修筑路基;修筑轻型路基支挡结构,特别是加筋土挡墙的研究和工程建设在我国取得了许多成果,如条带加筋、网格加筋、土工织物加筋等均取得良好效果。

(3)软土地基稳定技术

在软土地基上修筑路基路面,天然地面的自然平衡状态将发生改变,在很长时间内路基将处于不稳定状态。为此,广泛开展了软土的调查与判别方法研究,提出了改变软土性质的技术措施,如砂井或塑料排水板排水固结法、沙层排水加载预压法、无机结合料深层加固法、真空预压法、薄壁管桩法等。在力学分析研究方面,通过现场跟踪观测与建立预测分析模型预估与控制软土地基加固后的工后沉降,从而提高路基的稳定性。

(4)岩石路基爆破技术(www.xing528.com)

利用爆破技术开山筑路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但是在最近几十年中,我国山区筑路工程技术有新的发展,创造了系统的大爆破技术,每次总装炸药量多达数十吨,一次爆破可清除岩石数十万立方米。大爆破以现代爆破理论为基础,事先进行周密的勘测与调査。经过精心设计的大爆破不仅能降低造价、缩短工期,而且能够使爆破后形成的坡面状况十分接近路基横断面设计要求。

(5)沥青路面

20世纪60年代初,随着我国石油资源的大规模开发,拉开了使用国产沥青筑路的序幕。早期的沥青路面主要采用薄层表面处治层,以改善行车条件。20世纪70年代末,逐步形成了以贯入式沥青路面为主的沥青路面承重结构。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兴建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成为主要的路面形式。尤其是通过30多年的集中攻关,对无机结合料稳定类基层(也称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形成了我国沥青路面的主要结构及我国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设计、施工及管理成套技术,包括沥青原材料的生产工艺、装备,沥青材料的技术指标与标准、试验设备及方法,沥青混合料的技术指标与标准、混合料设计技术、混合料性能检测设备及方法,沥青路面现代化施工整套设备、施工技术与施工管理等。我国也对粒料类基层和沥青结合料类基层(也称柔性基层)、水泥混凝土类基层(也称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的设计与使用性能进行研究,逐步形成了适合我国特点的沥青路面结构与材料设计方法。

(6)水泥混凝土路面

20世纪70年代中期,交通运输发展速度加快,为提高部分干线公路、城市道路及厂矿道路承重能力,相继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随后,针对水泥混凝土路面存在的各种问题,开展了系统而具有相当规模的科学研究,从而在我国形成了修筑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成套技术,包括水泥的性能、指标、标准以及生产工艺,水泥混凝土路面基层的作用,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性能与设计方法,接缝构造、工作原理以及接缝设计方法;水泥混凝土路面小规模施工和大规模现代化施工成套装备及施工方法,施工组织管理等。20世纪80年代中期,东南大学负责在江苏盐城修筑了我国第一条连续配筋水泥混凝土路面;20世纪90年代中期,又在江苏镇江修筑了更大规模的连续配筋水泥混凝土路面;2001年在南京修筑了连续配筋水泥混凝土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首次进行了长久性沥青路面的尝试,为我国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使用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对钢纤维混凝土路面、碾压混凝土路面、复合结构混凝土路面等新型路面结构,亦开展了系统研究,并取得一批实用性研究成果。

(7)绿色道路路面建设技术

绿色交通是21世纪资源节约型交通建设的主题。近年来,围绕温拌技术,开展了温拌沥青路面设计与施工技术、温拌橡胶沥青的设计与施工等系列技术研究,以减少热拌沥青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对能源的消耗。围绕再生技术,进行了沥青路面厂拌热再生和厂拌冷再生技术、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技术和就地冷再生技术、全厚式再生技术等系列再生技术的应用研究;结合水泥混凝土路面旧路改造,进行了水泥混凝土路面就地碎石化技术和水泥混凝土路面材料再生利用等技术研究,形成了成套的绿色路面建养技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