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妇女民众学校及其他:明诚集中的闽南文献

妇女民众学校及其他:明诚集中的闽南文献

时间:2023-10-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早年泉州妇女求学不易,男校不收女生,女校为数极少,广大妇女不得受教育,故女文盲比男文盲不知多若干倍。1943年间,泉州妇女界刘瑜璧,陈家藧、黄宗和三人,为开展妇女运动,扫除女文盲,倡议创办妇女民众学校,专收失学妇女,免费入学,由创办人担任义务老师。因学校设在明伦镇,就称为“晋江县民众教育馆附设明伦妇女民众学校”。

妇女民众学校及其他:明诚集中的闽南文献

早年泉州妇女求学不易,男校不收女生,女校为数极少,广大妇女不得受教育,故女文盲比男文盲不知多若干倍。1943年间,泉州妇女界刘瑜璧,陈家藧、黄宗和三人,为开展妇女运动,扫除女文盲,倡议创办妇女民众学校,专收失学妇女,免费入学,由创办人担任义务老师。但草创伊始,校舍、设备、经费都有困难,后得当时民众教育馆馆长陈家楫的赞助,决定将该校作为民教馆附设机构,每月由馆拨助办公费十元,开办费则向社会热心家募捐,计得一百多元,用以购买设备,借承天巷陈氏宗祠为校舍。复得本市女教师萧舜英、陈玉贞、陈默芬、黄应姜等人的协助,推刘瑜璧兼任校长。因学校设在明伦镇,就称为“晋江县民众教育馆附设明伦妇女民众学校”。第一期招生50名,于1934年7月1日举行开学典礼。上课时间为适应有家务的妇女上学方便,定在每日下午2时至4时,课本用平民千字课1~4册(共4000字),以及珠算、笔算。每期四个月,连续举办多期。学生毕业后,粗通文字,能看报纸、记账。部分人要求上进,再通过自学及来学校向老师补习,考上中等学校,如郑碧玉考入昭昧国学讲习所,苏志英考入晋中,其后充任小学教师。

1938年,厦门沦陷,泉州受敌威胁,学校内迁,妇孺疏散。该校教师多为各校兼任,随校离泉,学生亦多无法安心上学。至1938年7月,遂告停办。

时泉州有妇女抗敌会的组织,主持人章绿汀、蔡秋霞、苏慈音等,为向妇女界宣传抗敌救亡,乃办妇女补习学校于通政巷蒋氏祠堂。夜间上课,以防敌机,教学内容主要为政治形势教育,引导妇女姐妹们认识抗敌救亡道理,也兼授一些文化课。对组织妇女参加救亡运动,起了一定作用。后因国民党掀起反共高潮,章、蔡、苏等均被迫离泉,妇女补校亦解散。

此外,基督教牧师高兰庭,清季在南街礼拜堂边办有求实小学。到1920年前后,改为华英女校,增设女子师范科。只办两年难以发展,乃停办女子师范,专作小学。后又改为华英幼儿园

又1927年前后,有汪照陆、王庆冲等,在新门街黄仲训故宅,创办南华女校,设有小学及初中班。首任校长汪照陆,续任王庆冲。也因规模小,设备差,办不多久便改为小学。(www.xing528.com)

到了各校普遍实行男女同校以后,除培英办到解放时期外,泉州就没有专设的女校了。

本文据黄德秀、许子逸、萧舜英、刘瑜璧各位写的书面材料,和倪文娥、陈端励、庄育洁、蔡序恩诸位口述的材料,综合整理。

(原载《泉州文史资料》第13辑,第68~83页,1982年12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