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西南地区堆积体时空演化特征简析

西南地区堆积体时空演化特征简析

时间:2023-10-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河谷演化史、堆积体的地貌特征、堆积体的空间分布及堆积物的组成特征可知,西南地区受印度洋板块和欧亚板块在喜马拉雅地区的强烈碰撞,地壳内动力驱动青藏高原快速隆升,同时使江河强烈下切,河谷产生强烈的表生改造。表3.3西南地区第四纪冰期、间冰期划分简表表3.4末次冰期以来西南地区河流演化阶段划分

西南地区堆积体时空演化特征简析

河谷大型堆积体的形成和演化是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也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与河道变迁及河谷岸坡的形成和演化等密切相关。河谷大型堆积体的形成一般都要经历形成堆积及侵蚀改造过程,与构造活动(地壳运动、断层错动和地震)、气候变化(干湿变化、冷暖波动、冰川进退、暴雨洪水等)及河谷岸坡的形成和演化等密切相关,构造活动直接或间接影响着堆积体的形成和发展,新构造运动的间歇性抬升和气候变化导致堆积体的多期次发生,具有明显的时空间演化特征。西南地区深切河谷地质环境条件复杂,以侵蚀、剥蚀、冰蚀为主的地貌,以及崎岖山势的形成,是在地壳迅速抬升,河流急剧下切的过程中,伴随着多期冰川综合作用的结果。

根据第四纪冰川地质研究成果,区内第四纪冰期、间冰期划分见表3.3。不同时期堆积体类型及分布高程均不相同。

第四纪以来我国大陆主要经历了4次大的冰期,冰期与间冰期时河流表现出了明显的侵蚀与堆积特征,末次冰期以来西南地区河流演化经历了4个阶段,见表3.4。

大型堆积体常具有成因多样、组分复杂、结构无序的特点,为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形成的产物,经历了河流下切过程的崩塌(滑动)-堆积-再崩塌-堆积,河流下切相对较缓时期的坡面表生改造等多个循环,其间还伴随有堆积体内部的变形和滑动,具有多期活动性特征。从河谷演化史、堆积体的地貌特征、堆积体的空间分布及堆积物的组成特征可知,西南地区受印度洋板块和欧亚板块在喜马拉雅地区的强烈碰撞,地壳内动力驱动青藏高原快速隆升,同时使江河强烈下切,河谷产生强烈的表生改造。在河谷形成、发展过程中,随着山体的不断抬升和河流的下切,两岸山坡持续增高,在重力、地震等内外营力作用下,崩塌、滑坡、错落等物理地质作用时有发生,并在缓坡及河床地带形成大规模堆积体,对河谷地貌进行不断的改造。

表3.3 西南地区第四纪冰期、间冰期划分简表(www.xing528.com)

表3.4 末次冰期以来西南地区河流演化阶段划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