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楚襄王太子时的遭遇战国策书评

楚襄王太子时的遭遇战国策书评

时间:2023-10-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导读楚襄王做太子时曾在齐国做人质,其父怀王死后,襄王要求回国即位,齐王乘机要挟他献出楚国东边五百里土地,襄王听从老师慎子的意见,暂且答应了齐王的要求。楚襄王为太子之时,质于齐。怀王薨,太子辞于齐王1而归。译文楚襄王做太子的时候,到齐国做人质。楚怀王死了,太子向齐王辞别,请求回到楚国。注释1子良:战国时楚人,楚襄王时官上柱国。

楚襄王太子时的遭遇战国策书评

导读

楚襄王做太子时曾在齐国做人质,其父怀王死后,襄王要求回国即位,齐王乘机要挟他献出楚国东边五百里土地,襄王听从老师慎子的意见,暂且答应了齐王的要求。襄王即位后,齐国索要土地,大臣子良主张给了再打,昭常主张亲自带兵去守卫东土,景鲤主张不给但要求救于秦国,慎子则建议襄王三策并行,最终楚国既不失信于人,又保住了楚地。文中特别体现了慎子的过人智慧,他兼收并蓄,将三个看似相互矛盾的计谋,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多管齐下,收到了异乎寻常的效果。

楚襄王为太子之时,质于齐。怀王薨,太子辞于齐王1而归。齐王隘2之:“予我东地五百里,乃归子。子不予我,不得归。”太子曰:“臣有傅,请追3而问傅。”傅慎子4曰:“献之地,所以为身也。爱地不送死父,不义。臣故曰献之便。”太子入,致命齐王曰:“敬献地五百里。”齐王归楚太子。

太子归,即位为王。齐使车五十乘,来取东地于楚。楚王告慎子曰:“齐使来求东地,为之奈何?”慎子曰:“王明日朝群臣,皆令献其计。”

注释

1齐王:指齐闵王。2隘:阻拦。3追:当作“退”。4慎子:慎到,战国赵国人,学黄老道德之术,强调以势治,法家代表人物之一。曾在齐国稷下学宫讲学,负有盛名,著有《慎子》。

译文

楚襄王做太子的时候,到齐国做人质。楚怀王死了,太子向齐王辞别,请求回到楚国。齐王阻拦说:“把楚国东边五百里的土地割让给我,就放你回去。你要是不给我,就不能回去。”太子说:“我有位老师,请让我去问问他。”老师慎子说:“献出土地,这是为你自身。吝惜土地不去给父亲送葬,这是不义。所以我说献出土地有利。”太子进入齐宫,回复齐王说:“愿意献上五百里土地。” 齐王让太子回楚国。

太子回到楚国,即位做了楚王。齐国派出五十辆车,来向楚国索取东边土地。楚王告诉慎子说:“齐国使臣来索取东边的土地,该怎么办?”慎子说:“大王明天召见群臣,让他们都来献计。”

上柱国子良1入见。王曰:“寡人之得来反王坟墓、复群臣、归社稷也,以东地五百里许齐。齐今使来求地,为之奈何?”子良曰:“王不可不与也。王身出玉声,许强万乘之齐而不与,则不信,后不可以约结诸侯。请与而复攻之。与之信,攻之武,臣故曰与之。”

子良出,昭常2入见。王曰:“齐使来求东地五百里,为之奈何?”昭常曰:“不可与也。万乘者,以地大为万乘。今去东地五百里,是去战国之半也,有万乘之号而无千乘之用也,不可。臣故曰勿与。常请守之。”

昭常出,景鲤3入见。王曰:“齐使来求东地五百里,为之奈何?”景鲤曰:“不可与也。虽然,楚不能独守。王身出玉声,许万乘之强齐也而不与,负不义于天下。楚亦不能独守,臣请西索救于秦。”

景鲤出,慎子入,王以三大夫计告慎子曰:“子良见寡人曰:‘不可不与也,与而复攻之。’常见寡人曰:‘不可与也,常请守之。’鲤见寡人曰:‘不可与也,虽然楚不能独守也,臣请索救于秦。’寡人谁用于三子之计?”慎子对曰:“王皆用之。”王怫然4作色曰:“何谓也?”慎子曰:“臣请效其说,而王且见其诚然也。王发上柱国子良车五十乘,而北献地五百里于齐。发子良之明日,遣昭常为大司马,令往守东地。遣昭常之明日,遣景鲤车五十乘,西索救于秦。”王曰:“善。”乃遣子良北献地于齐。遣子良之明日,立昭常为大司马,使守东地,又遣景鲤西索救于秦。(www.xing528.com)

注释

1子良:战国时楚人,楚襄王时官上柱国。2昭常:战国时楚人,楚襄王臣。3景鲤:芈姓,景氏,名鲤,战国时楚国令尹。4怫(fú)然:悒郁,心情舒畅

译文

上柱国子良入朝拜见楚王。楚王说:“我之所以能够返回楚国安葬先王入坟,见到大臣们,执掌国政,是因为答应把东边五百里的土地给齐国。现在齐国使臣来索取土地,该怎么办?”子良说:“大王不能不给啊。大王金口玉言,既然答应给万乘的强齐,若是不给就是不讲信用,以后很难和诸侯订立盟约。请先给它再攻打。给他是讲信用,攻打是展示武力,所以我说给齐国。”

子良出来,昭常进见楚王。楚王说:“齐国使臣来索取东边五百里的土地,该怎么办?”昭常说:“不能给它啊。所谓万乘的国家,就是凭借广大的土地才称为万乘。如今失去东边五百里的土地,这就等于失去一半的国土,就徒有万乘的虚名却没有千乘的实力了,不能这样做。所以我说不要给它。我请求去守卫东边的土地。”

昭常出来,景鲤进见楚王。楚王说:“齐国使臣来索取东边五百里的土地,该怎么办?”景鲤说:“不能给它。虽是这样,但楚国无力独自防守。大王金口玉言,既然答应给万乘的强齐,若是不给,楚国在天下就背负了不义的名声。楚国既无力独自防守,我请求西行向秦国求救。”

景鲤出来,慎子进见楚王,楚王把三位大夫的计策告诉慎子说:“子良见到我说:‘不能不给,给了再攻打。’昭常见到我说:‘不能给它,我请求去守卫它。’景鲤见到我说:‘不能给它,虽是这样,但楚国无力独自守卫,我请求去秦国求救。’我到底用他们三人中谁的计策?”慎子回答说:“大王都用。”楚王很不高兴地说:“什么意思?”慎子说:“大王请听我解释,就明白确实如此。大王派上柱国子良带着五十辆车,去北边把五百里土地献给齐国。派出子良的第二日,任命昭常为大司马,让他去守卫东边土地。派出昭常的第二日,派遣景鲤带着五十辆车,到西边向秦国求救。”楚王说:“好。”于是派子良到北边把土地献给齐国。派出子良的第二日,任命昭常为大司马,让他守卫东边土地,又派景鲤到西边向秦国求救。

子良至齐,齐使人以甲受东地。昭常应齐使曰:“我典主1东地,且与死生。悉五尺至六十2,三十余万弊甲钝兵,愿承下尘3。”齐王谓子良曰:“大夫来献地,今常守之,何如?”子良曰:“臣身受命弊邑之王,是常矫也。王攻之。”齐王大兴兵攻东地,伐昭常。未涉疆,秦以五十万临齐右壤。曰:“夫隘楚太子弗出,不仁;又欲夺之东地五百里,不义。其缩甲则可,不然,则愿待战。”齐王恐焉,乃请子良南道楚,西使秦,解齐患。士卒不用,东地复全。

注释

1典主:掌管,负责。2五尺:指幼童。六十:指老人。3下尘:谦词,犹下风。

译文

子良到了齐国,齐国派人率军接收楚国东边土地。昭常对齐国使臣说:“我负责守卫东边土地,并且要和它共存亡。我召集了全国老幼共三十多万人参战,尽管盔甲破旧、兵器迟钝,愿意一决高下。”齐王对子良说:“您既来献地,现在昭常却在那守卫,怎么回事?”子良说:“我亲自在楚王那里接受的命令,一定是昭常假传命令。大王去攻打他。”齐王调动大军攻打东边土地,讨伐昭常。还没越过国界,秦国派五十万大军逼近齐国西境。秦将说:“你们不让楚国太子回国,这是不仁;又打算夺取楚国东边五百里的土地,这是不义。你们若退兵就算了,要不然,我们决一死战。”齐王害怕了,于是请子良向南到楚国,向西到秦国,解除齐国祸患。楚国没有动用一兵一卒,就保全了东边土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