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慈禧临终前派人毒死,故宫疑案真相揭晓!

慈禧临终前派人毒死,故宫疑案真相揭晓!

时间:2023-10-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笔者认为,应是慈禧太后临终之前派人毒死的。慈禧病重之后,担心身后遭光绪帝清算。十一月初九日,在太和殿举行了宣统帝溥仪的登极大典。一切的议论,都是垂头丧气的,好像人人都发现了不祥之兆。■ 太和殿宝座旧影我们既不相信谶纬之言,也不相信迷信之说。清朝由一个朝气蓬勃的皇朝,逐渐衰败,逐渐腐朽,不要说先知先觉者,就是芸芸平民百姓,也预感到政治风暴即将来临,并察觉到煌煌清朝大厦将倾。

慈禧临终前派人毒死,故宫疑案真相揭晓!

慈禧皇太后发动“戊戌政变”,囚禁光绪皇帝后,便处心积虑地思考皇位继嗣问题:物色并选择一个人,取代光绪帝继承皇位。其原则只有一条:既维护爱新觉罗氏宗室的利益,又保护叶赫那拉氏家族的利益。于是就选择了位于上述两个家族血胤交叉点上的溥儁。

宣统溥仪

溥儁的曾祖父是道光皇帝旻宁、祖父是咸丰皇帝奕詝的五弟惇恪亲王奕誴、父亲同治皇帝的堂弟端郡王载漪,可谓是根正苗红的爱新觉罗宗室;母系,史载:“载漪福晋,承恩公桂祥女,太后侄也。”(《清史稿•绵忻传》卷二二一)所以,溥儁于慈禧太后而言,既是夫家的侄孙,又是娘家的侄外孙〔1〕,号为“大阿哥”。慈禧太后为此真是日夜思虑,煞费苦心!这位溥儁并不是一块正料,乃纨绔子弟也。溥儁在八国联军侵入北京,随慈禧太后西行逃难时,小宫女对“大阿哥”的印象是:“他是个浑小子”,遇事“冒冒失失”“不懂得深浅”。在从西安回程途中,先是慈禧太后因载漪“纵义和拳,获罪祖宗”“推究变端,载漪实为祸首”,将其发往新疆,永远监禁;继是其子溥儁不宜膺储位,慈禧太后懿旨:“溥儁著撤去‘大阿哥’名号,并即出宫。”(《清德宗实录》卷四八八)

■ 监国摄政王载沣

到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十月二十日,已在病中的慈禧太后,召见庆亲王奕劻、醇亲王载沣,宣布懿旨:“醇亲王载沣著授为摄政王。”又懿旨:“醇亲王载沣之子溥仪,著在宫内教养,并在上书房读书。”

二十一日,下午酉刻(约下午6时),光绪帝崩于西苑瀛台涵元殿,年三十八。光绪皇帝是被毒死,还是病死?众说纷纭,难求于一。笔者认为,应是慈禧太后临终之前派人毒死的。慈禧太后原想废黜载湉,换上溥儁,却事与愿违。慈禧病重之后,担心身后遭光绪帝清算。于是决心毒死载湉,另立嗣君溥仪。这就堵塞了清朝日后走上君主立宪道路的可能。

当日亥刻(约晚10时),慈禧太后召见摄政王载沣,懿旨:摄政王载沣之子溥仪著入承大统为嗣皇帝。又懿旨:现在大行皇帝龙驭上宾,亦未有储贰,不得已以摄政王载沣之子溥仪承继穆宗毅皇帝为嗣,并兼承大行皇帝之祧。

二十二日,未刻(约下午2时),慈禧太后崩于西苑仪鸾殿,年七十四。

十一月初九日,在太和殿举行了宣统帝溥仪的登极大典。〔2〕(www.xing528.com)

三岁宣统帝溥仪的登极大典,时值寒冬,太和殿暨殿前广场,朔风凛冽,寒风刺骨。据溥仪后来回忆说:

大典在太和殿举行。所谓登极,就是我父亲扶着我坐在宝座上,接受王公大臣、文武百官的朝贺。在大典之前,照章要先在中和殿接受领侍卫内大臣们的礼(在大典上他们站列两侧,不便与文武百官一起朝贺)。我被他们折腾了半天,加上那天天气奇冷,因此当他们把我抬到太和殿,又把我放到又高又大的宝座的时候,这就超过了我的耐性的最后限度,这就难怪我不放声大哭。我父亲单膝侧身跪在宝座下面,双手扶我,不叫我乱动,我更挣扎着哭喊:我不挨(待)这儿!我要回家!我不挨这儿!我要回家!父亲急得满头是汗,而文武百官行的是三跪九叩礼,磕起头来没完没了,我的哭叫也越来越响。我的父亲只好哄我说:“别哭别哭,快完了,快完了!”

典礼结束,文武百官可就窃窃私议起来了。“王爷怎么可以说什么‘快完了’呢?”“说要回家可是什么意思啊?”……一切的议论,都是垂头丧气的,好像人人都发现了不祥之兆。(爱新觉罗•溥仪《我的前半生》)

果然,清朝就走到了这一步:

“快完了”——时间仅仅过了三年,大清帝国寿终正寝就完了!

“要回家”——时间又仅过了几年,溥仪回到醇亲王府家里了!

■ 太和殿宝座旧影

我们既不相信谶纬之言,也不相信迷信之说。但是,这的确是人们对清朝行将覆亡的一种心理反应。清朝统治者的满洲老家在关外,他们定鼎北京、入主中原已经二百六十四年。清朝由一个朝气蓬勃的皇朝,逐渐衰败,逐渐腐朽,不要说先知先觉者,就是芸芸平民百姓,也预感到政治风暴即将来临,并察觉到煌煌清朝大厦将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