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汽油和柴油性能差异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

汽油和柴油性能差异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

时间:2023-10-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汽油和柴油性能上的差异是造成汽油机与柴油机在混合气形成与燃烧方式上不同的主要原因。因此,汽油的着火方式不适宜采用压燃,而是利用外部能源(点火系)在特定的局部地区进行点燃。为了防止火焰传播过程中燃烧室内末端混合气的自燃而引起爆燃,汽油机的压缩比不宜过高。对于柴油,则利用其自燃点低的特点,采用压燃的着火方式。为了可靠自燃,压缩比不宜过低,且在接近压缩上止点时直接向气缸内喷入燃油。

汽油和柴油性能差异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

汽油柴油性能上的差异是造成汽油机与柴油机在混合气形成与燃烧方式上不同的主要原因。

1.混合气形成和负荷调整方法的不同

与柴油相比,汽油蒸发性强(从40℃开始馏出至200℃左右结束),因而可在较低温度下以较充裕的时间在气缸外部进气管中形成均匀的混合气。通过节气门开度控制进入气缸的混合气量,而混合气的热值基本不变(因混合气含量基本保持不变),由此调节汽油机的功率输出,这种负荷的调节方法称为“量调节”。

柴油的蒸发性差(180℃开始馏出至350℃结束),黏性比较好,不易在低温下形成混合气。所以,用喷油泵喷油器的形式以高压直接向气缸内喷油,使柴油强制雾化后再与燃烧室内一定量的空气形成混合气。对于柴油机,由于吸入气缸的空气量基本保持不变,因此通过调节喷油量,改变混合气的热值,来控制柴油机的功率输出,这种负荷的调节方法称为“质调节”。(www.xing528.com)

2.着火和燃烧方式的不同

汽油的自燃温度高,但点燃温度低,即汽油蒸气在外部引火条件下即使环境温度较低也很容易着火。因此,汽油的着火方式不适宜采用压燃,而是利用外部能源(点火系)在特定的局部地区进行点燃。点火后,以火焰传播方式燃烧燃烧室内的均匀混合气。因此,这种燃烧方式的放热规律取决于火焰传播速度。为了防止火焰传播过程中燃烧室内末端混合气的自燃而引起爆燃,汽油机的压缩比不宜过高。

对于柴油,则利用其自燃点低的特点,采用压燃的着火方式。为了可靠自燃,压缩比不宜过低,且在接近压缩上止点时直接向气缸内喷入燃油。这种燃烧方式,虽然混合气形成时间短,却极不均匀,常伴随边喷边燃烧现象,因此燃烧过程也包括预混合燃烧和扩散燃烧两个过程,即开始喷射的燃料在气缸内高温高压空气的作用下预混合燃烧,而后续喷射的燃料则在已燃气体、空气和燃料之间相对扩散过程中,边混合边燃烧,因而燃烧时间较长。这种燃烧方式的放热规律主要取决于燃料的喷射规律和扩散燃烧速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