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天津文史资料选辑:孙仲卿早年经营成果

天津文史资料选辑:孙仲卿早年经营成果

时间:2023-10-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孙仲卿6岁时,其父因食不洁鱼虾患急性肠炎而死,兄弟3人孤苦伶仃,相依为命。经过6年的发展,由孙仲卿个人经营的小厂,一跃成为设有铁木、翻砂和织布各工段综合性的中型铁工厂。但与之相适应的经营计划和应有的管理制度尚付阙如。尹不敢做,介绍孙仲卿,孙满口应承,但表示苦无厂房和设备。从此,久记振兴铁工厂归孙仲卿和张维熙所共有。在张维熙全力负责经营下,业务稳固发展。

天津文史资料选辑:孙仲卿早年经营成果

孙仲卿(1887—1956年),原籍河北大城县杏园村人。父业农,家庭人多地少。因生活困难,母到天津为富户人家当乳母。孙氏兄弟4人,长兄海福、仲卿行二、三弟海寰,四弟因无人照料,从幼就被送人了。仲卿幼年因家贫无力读书,随兄捡柴干点庄稼零活。孙仲卿6岁时,其父因食不洁鱼虾患急性肠炎而死,兄弟3人孤苦伶仃,相依为命。14岁时,族兄孙海平见仲卿聪明伶俐,愿给仲卿寻找出路,学些本领以求发迹。海平有弟在唐绍仪家当管家,通过这层关系,仲卿被荐到天津河北五马路西窑洼实习工厂学徒。学徒期间,他一方面学织布,一方面学文化。

学徒期满后,经友介绍去东北铁岭日人经营的麻袋厂工作,干了3年转到奉天惠公公司担任织布工师职务。又干了3年,于1909年回原籍大城杏园村,由族兄孙海平出资购买数台人力织布机,成立劝业织布厂。从天津采购棉纱,织出布匹运回天津再卖,在往返运输和业务联系上多了一层花费,加大了成本,干了一年,因亏损宣告歇业。

1910年,24岁的孙仲卿回到天津,在西头北小道子租了一间简陋茅屋,又向族兄海平借来一点钱,买了一台木架织布机,独自操作,并起字号“德成织布厂”。业务初告稳定后,为了增加收入,又附带承揽了织布厂铁木零活修配业务。他看到当时织布厂使用的大量提花搂子,俱是日商佐佐木洋行从日本进口的,遂开动脑筋,深入钻研,终于仿制成功。经过织布厂试用,认为可与日货相媲美。孙仲卿测算成本后,每件搂子成本10元左右,售价四五十元,虽较日货价格低,但仍有厚利可图。各织布厂踊跃购用,销路日广,供不应求。为了适应业务发展的需要,于1911年迁厂到河北四马路南头,改字号“德成铁木工厂”,以制造提花搂子为主、织布为辅并承修织布厂铁木零活。由于提花搂子质优价廉,深受织布厂欢迎,相互宣传,销路日畅,日货无人问津,迫使佐佐木不再进口。经过6年的发展,由孙仲卿个人经营的小厂,一跃成为设有铁木、翻砂和织布各工段综合性的中型铁工厂。据记载,当时全厂各工段及厂外临时用工多达200余名。(www.xing528.com)

至此,工厂业务范围空前扩大了。但与之相适应的经营计划和应有的管理制度尚付阙如。从表面看,业务的确兴旺,而内部管理却比较混乱。这时他出售给高阳客商提花织布机20台,饶阳客商平面织布机30台,但高、饶两地织机俱无电力。为了帮助解决动力问题,他放下厂内的乱摊子,草草安排一下,便只身东渡日本采购发电机和电器设备。离厂后,因用人不当,使企业造成人为的亏累;再加上他在日本滞留半年,花销颇大,致使企业入不敷出,破产倒闭。为了逃债,孙仲卿回津后不久即远走奉天。所幸他在奉时有苏姓和任姓两个徒弟不断接济其生活。迨至两年后,风声平息才潜回天津。

孙仲卿从奉天回津后,赋闲无事,过去曾和东马路华兴厚、吉祥顺两家铁厂经理友好。这时正值吉祥顺卖妥蒸汽机,请孙帮忙绘图,才得以维持生活。他的姻兄(爱人兄长)张维熙正在西头大沟头开设大兴铁工厂,规模不大,孙不断给其帮忙。此时天津南关大街振新织布厂因扩大再生产,需增添电力织布机数十台,但天津铁工厂没有能力制造,遂找到原来德成铁木工厂工头尹传达。尹不敢做,介绍孙仲卿,孙满口应承,但表示苦无厂房和设备。振新愿接济资金1万元,由孙和张维熙商妥,利用大兴铁工厂的全部生产工具和工人进行生产。他们还把大兴铁工厂搬到了河北三条石泗阳巷,并将字号改为“久记振兴铁工厂”,专门从事电力织布机的制造。机器做成后,振新织布厂撤了东。从此,久记振兴铁工厂归孙仲卿和张维熙所共有。当时经营状况是楼上有提花织布机30台,楼下有车、床、刨9部。在张维熙全力负责经营下,业务稳固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