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东北妇女抗战实录:儿童团员撒传单宣传抗日!

中国东北妇女抗战实录:儿童团员撒传单宣传抗日!

时间:2023-10-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通过撒传单贴标语宣传抗日,是儿童团员们的一项重要任务。深受抗日活动的影响,13岁的孙平加入了儿童团,她的父母、哥哥都参加了抗日活动,她家成了抗日游击队的地下机关。第二天,宁安县敌人贴出通缉令,重金悬赏捉拿撒传单的女孩。

中国东北妇女抗战实录:儿童团员撒传单宣传抗日!

通过撒传单贴标语宣传抗日,是儿童团员们的一项重要任务。

孙平的家在宁安县卧龙河村,这里是中共宁安县委领导的抗日游击根据地,1933年,宁安县团委书记王子英就住在孙平家。深受抗日活动的影响,13岁的孙平加入了儿童团,她的父母、哥哥都参加了抗日活动,她家成了抗日游击队的地下机关。孙平家有个大菜窖,她经常跟王子英到菜窖里印传单。菜窖里冬天阴暗潮湿寒冷,夏天又闷又热,工作台就是一个小炕桌,孙平的工作就是研墨、印传单,在这种恶劣的条件下,他们一干就是十几个小时。传单印好之后,还要负责散发出去。一次,党组织派孙平和二嫂丁志清到宁安县城去散发传单,她俩一大早就乘车进城,她们托人买了两张戏院里的包厢票,准备利用看戏的机会撒传单。当台上演到高潮时,人们都聚精会神地看戏,她俩看到时机到了,就把绑在身上的传单拿出来,使劲地向人群撒去,传单立刻像雪片一样在剧院上空飞扬,人们纷纷抢看传单,趁着混乱,她俩离开戏院,顺利地完成了任务。

为了推动抗日宣传活动,中共汤原中心县委安邦河区(在今天的双鸭山)的儿童团接到了散发传单的任务,大人们制作好宣传板、编写完宣传提纲和标语后,李敏和另一个儿童团员任德俊在萝卜窖里点上獾子油灯,夜以继日地赶印传单,印好后,由他们张贴或散发到集贤镇、沙岗、福利屯、苏家甸等地。

农历十一月的一天下午,李敏他们坐上她父亲李石远赶的牛车进了集贤镇。他们先从西到东仔细地观察周围环境,当时正是天寒地冻,北风刺骨,路上行人稀少,时机很好,他们分头去贴传单。他们都穿着大棉袄,怀里揣满传单,两个人一组,一人刷糨糊,一人负责贴。

李敏和张云峰俩贴到十字路口北侧时,突然见到两个当兵的从胡同拐出来,他俩马上装成闲逛的样子东瞅西望,那两个大兵看是俩小孩也没在意就走了过去,他俩又继续贴。在这数九寒天,糨糊刚刷好很快就冻住了,传单很难贴上,李敏只好往墙上吐几口吐沫,用手按着传单,总算是沾上了。一双小手冻得通红,钻心的疼。后来她和张云峰走散,没有糨糊就没法再贴了,她干脆撒传单,遇到有的店铺和住家大门有缝,就把传单从门缝塞进去,从粮栈到买卖街撒了一路,传单全部撒完。

第二天,集贤镇全城轰动了。(www.xing528.com)

“昨天夜里抗日军进城了,城里到处贴满了传单……”

“抗日军兴许已经攻占了全城……”

人们议论纷纷,他们哪里知道这都是小小的抗日救国儿童团员们干的。

1936年元宵节前夕,宁安县委得知日本宪兵队想借灯节来庆祝消灭“共匪”的胜利,宁安县委决定破坏敌人的计划,派一个女儿童团员混进日本宪兵队院内散发传单。宁安县儿童团指导员黄晓英勇敢地承担了这个危险的任务,她乘夜色掩护,把藏在棉衣里的几百张传单像雪片一样撒出去,顺利地完成了任务。黄晓英的这一勇敢行动,让广大群众知道共产党不仅没有被消灭,而且还敢于在日本宪兵队的眼皮子底下撒传单,号召人民群众团结起来驱逐日寇。第二天,宁安县敌人贴出通缉令,重金悬赏捉拿撒传单的女孩。在党组织的帮助下,黄晓英逃出宁安县城,找到了游击队。

黄晓英后改名黎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