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冉有力助孔子,击败齐军

冉有力助孔子,击败齐军

时间:2023-10-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两军交战之后,冉有身先士卒,以步兵执长矛的突击战术打败了齐国军队。可以说,孔子晚年能落叶归根,并在鲁国享受到了较好的待遇,冉有起了很大的作用。可是,孔子对冉有一点不领情,有时还批得非常狠。孔子之所以不认可冉有“力不足”,就是因为他太了解冉有了。季康子要讨伐颛顼,颛顼是鲁国内的一个小部落,是“社稷之臣”,本不该讨伐,但季康子非要讨伐,冉有亦不能阻止。

冉有力助孔子,击败齐军

鲁哀公十一年(公元前484年)春,齐国军队向今天的济南市长清区集结,意在攻打鲁国。

面对气势汹汹的齐军,鲁国的执政官季康子很害怕,对家臣冉有说:“齐国军队已经到了长清,我们该怎么呀?”

冉有(亦称冉求)是孔子的得意弟子,“十哲”之一,以擅长“政事”著称,他建议季康子果断迎战。两军交战之后,冉有身先士卒,以步兵执长矛的突击战术打败了齐国军队。

季康子平时只知道冉有是“政事”高手,没想到他还会指挥作战,就问他:“你跟谁学过指挥作战呀?”冉有答:“跟我的老师孔子学的。”然后趁机把孔子大大地赞扬了一番说:“我老师非常厉害,您如果请他回到鲁国,一定会赢得尊敬贤者、重视道德文化建设的美名。他才华盖世,回国后对鲁国发展绝对大有裨益。”季康子于是决定迎请孔子回鲁国。就这样,周游列国达十四年之久的孔子回到自己的祖国。

可以说,孔子晚年能落叶归根,并在鲁国享受到了较好的待遇,冉有起了很大的作用。可是,孔子对冉有一点不领情,有时还批得非常狠。我们不禁要问:这是为什么呢?(www.xing528.com)

冉有小孔子二十九岁,比颜回还大一岁。可是,在德行上他显然没法与颜回比。颜回对老师孔子的教诲绝对听从,“夫子步亦步,夫子趋亦趋,夫子驰亦驰”,一切都向老师看齐。因此很快就得到了老师的真传。孔子对颜回也不吝赞美:“一箪食,一瓢饮,人也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冉有在学习上就有点耍滑头,他对孔子说:“非不说(悦)子之道,力不足也。”意思是,我不是不喜欢老师您说的道理,只是我的能力不够呀。孔子对他的说法不以为然,说:“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汝)画。”意思是,能力不足的话,应该是尽全力践行,行到一半停下来。你现在根本就是画地为牢,不想前进。

孔子之所以不认可冉有“力不足”,就是因为他太了解冉有了。在孔子学生中,冉有是最多才多艺的一个,孔子曾说:“求也艺,于从政乎何有?”意思是,冉有多才多艺,从政对他来说有什么困难呢?这样一个人,怎么会“力不足”呢?所谓的“力不足”不过是他不敢大胆推行“仁政”的一个借口罢了。

做了季康子的家臣之后,冉有一方面展示出了高超政治才华,另一方面也受到了孔子的严厉批评。季康子要去泰山祭祀,这是僭越之事。按春秋礼法,天子才有资格祭祀泰山。季康子只是卿,级别远远不够。孔子希望冉有极力劝谏,结果冉有说自己做不到。季康子要讨伐颛顼,颛顼是鲁国内的一个小部落,是“社稷之臣”,本不该讨伐,但季康子非要讨伐,冉有亦不能阻止。孔子得知此事之后,又把冉有教训了一番,说你辅佐季氏却不能阻止他干坏事,你这家臣当得也不合格呀。现在鲁国分崩离析,你没法治理好,却发动国内战争,这也太不靠谱了。最让孔子生气的是,季康子家族本来已经很富了,可冉有还帮助季康子敛财,“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孔子对冉有的这种做法很生气,说:“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意思是,冉有这小子不是我的好学生,徒弟们,你们可以大张旗鼓地去讨伐他。

以今天的眼光来看,冉有也是有苦衷的。他在季康子手下做官,很多事自己做不了主,不得不说些“违心的话”,做些“违心的事”。今天,与冉有处境类似的人亦有很多。俗话说“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身在官场、职场、商场,就不得不受各种制约,甚至有些潜规则也不得不遵守。否则,坏了规矩,后果会很严重。但是,我们一定要明白,说“违心的话”也好,做“违心的事”也罢,都要守住底线,不能越界,更不能助纣为虐。冉有帮助季康子敛财,就属助纣为虐之举,因此孔子才大光其火,并向徒弟们发出“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的倡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