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职汽车类专业课程改革实务:学习结果分析成果》

《中职汽车类专业课程改革实务:学习结果分析成果》

时间:2023-10-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项目教学中的学习结果主要包括职业行动能力、对知识本身的记忆与理解、对知识的行动意义的理解、综合职业素养四个方面。获得经验的唯一途径是行动,因而项目教学是可能产生这一学习结果的唯一教学模式。因此,项目教学方案设计中要注意设计三角形问题。

《中职汽车类专业课程改革实务:学习结果分析成果》

在进行项目教学设计时,教师要清晰地知道:借助项目实施过程的哪个环节可以进行相关概念与原理的讲解;借助哪个环节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深化对知识的内涵及其应用方式的理解;借助哪个环节可以进行相关职业素养的教育等等。只有当项目实施过程中产生了丰富的学与教的活动,项目才具备了完整的教学功能,这种教学才是项目教学。

项目教学中的学习结果主要包括职业行动能力、对知识本身的记忆与理解、对知识的行动意义的理解、综合职业素养四个方面。相对于讲授法、问答法等基于认识逻辑的教学模式,项目教学在这些学习结果方面独居优势。

1.职业行动能力

这是项目教学在教学目标上的首要追求,即培养学生做事的能力、胜任工作任务的能力。职业行动能力不仅仅指操作技能,会操作的人并不一定就是一个会工作的人。除了操作技能外,职业行动能力还包括计划工作的能力、利用资源做事的能力、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对于项目教学法来说,后者更能体现其优势,因为操作技能通过一般的技能训练教学法就可有效获得,而且集中训练对操作技能的掌握来说效果更好,而要发展学生计划工作、利用资源做事等能力则必须通过项目教学法。

2.对知识本身的记忆与理解

这种学习不是项目教学的优势,的确,对于系统化的理论知识而言,讲授法等传统教学模式更具优势。但项目教学在知识记忆与理解的某些方面还是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首先对于实践知识,如安全规范、工艺要求、操作方法、设备材料名称等,不适合采用基于认知逻辑的教学模式来教学学习,项目教学法是其首要选择。在项目实践过程中,这些知识的记忆与理解会比较容易,而在讲授教学中,这些知识的学习则会变得极度无聊和难懂。另外,对于有些理论知识而言,如工作中需要运用的复杂原理,如果能用项目教学法进行教学,给学生提供学习这些原理的经验基础,其记忆与理解也会容易得多。有研究发现“66.7%的受访学生认为,通过参与项目,他们加深了对理论的理解”。

3.对知识的行动意义的理解

知识要在行动中发挥作用,学习者必须构建这些知识在行动中的意义,即学习者应当清晰地知道:当遇到什么情境时可运用什么知识,以及如何运用这些知识。否则,知识对学习者来说就只是一个符号。杜威曾说过“一盎司经验所以胜过一吨的理论,因为只有在经验中,任何理论才具有充满活力和可以证实的意义”。杜威强调经验的价值,不是要我们把学习局限于经验本身,而是要我们学会借助经验这个中间要素构建知识在行动中的意义。获得经验的唯一途径是行动,因而项目教学是可能产生这一学习结果的唯一教学模式。(www.xing528.com)

4.综合职业素养

职业素养是职业教育中备受重视的教学内容,其重要性有时超过了专业知识与技能,这是因为它不仅包括了使工作进行得更好的内容,如爱岗敬业、团队合作意识;还包括了使产品和服务质量得到保证的内容,如对生产规程的遵守,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等;甚至还包括了使工作安全地进行,避免事故发生的内容,如安全规程的遵守等。有些职业院校倾向于针对综合职业素养的培养单独设立课程,然而最为有效的发展职业素养并检验学习效果的方法是把其融入项目中。

以上对项目教学中学习结果的分类为我们挖掘项目教学各个环节可能的学习内容,以及建立项目教学各个环节与学习内容之间的合理联系提供了分析思路,具体的项目教学设计中,应依据这一思路明确项目教学各个环节的具体学习内容。对项目教学来说,做不是目的,学才是目的。所谓的做中学,做了一定要学,并坚信只有做了才能学。做的过程中,有的学习会自动发生,比如做了一遍,所经历的步骤至少在学生头脑中会留下印象,他们做的技能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提高。但还有大量的学习是不会自动发生的,需要教师根据行动过程有意识地促使学习的发生。

以上分析了项目教学中可能产生的四种学习结果。广义地说,这四种学习结果在项目实施过程的每个步骤均可能发生,例如,几乎项目实施的每个环节均可能伴随知识记忆与理解的加深。但从狭义的角度看,即有意识地学习的角度看,每个环节的学习是应有所侧重的。项目教学是项目实施过程与教学过程的统一,这里其实存在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即必须合理地安排依附于项目实施过程的教学活动的时间,否则就会破坏项目实施过程的统一性,这将导致项目教学效果的全部崩溃

项目是一个载体,其中可包含的学习内容是多种多样的,就知识而言它就会同时包含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但是在项目教学过程中必须实现各类知识的整合。普遍的观点是,如果以项目为逻辑核心,就可顺利实现这两类知识的整合。但是如果深入研究一下就会发现问题并没有这么简单,因为“项目”仅仅提供了整合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外部框架。这一框架确实是有效的,也是唯一的,因为只有在项目中,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才有可能,也才有必要整合到一起;但仅有这一框架也是不够的,因为要真正实现两类知识的整合,还必须找到他们在工作过程中的结合点,否则两类知识的关系仍然是机械叠加,并不能达到整合的目的。

整合的技术就是设计实践性问题,要注意从问题中引申出理论知识,实践知识与理论知识的逻辑纽带应当是实践性问题。这一问题既不是教材上的思考题,也不是从事理论研究所提出的学术问题,而是产生于工作实践中的,需要在工作实践中教学思考的问题,因而把这种问题称为实践性问题。存在两类实践性问题。第一类问题是建立在对技术实践过程反思的基础之上,是出于对技术实践过程理解的需要所提出的问题,这类问题可用“为什么这样做”“为什么能这样做”诸如此类的形式来表述。第二类问题则是技术实践过程中遇到的常规方法不能解决的困境。因此,项目教学方案设计中要注意设计三角形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