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历代文人咏襄阳-赞美襄阳山水,突出的一首诗《楚望望襄中形势》

历代文人咏襄阳-赞美襄阳山水,突出的一首诗《楚望望襄中形势》

时间:2023-10-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上述两首诗歌中可以看出,作者对岘山、鹿门山的喜爱,更多的是对历史名人的仰慕,美景反而显得次要,而《楚望望襄中形势》却是李梦阳描写襄阳山水的作品中较为突出的一首诗:楚望峰头望楚云,遥怜紫盖紫阳君。该赋用铺陈的手法,全方位、多角度地渲染了汉江神女的形象气质,可与建安才子咏赞汉江女神的赋作相媲美。

历代文人咏襄阳-赞美襄阳山水,突出的一首诗《楚望望襄中形势》

徐缙《明江西按察司副使空同李公墓表》写到李梦阳“道襄阳,爱岘山、习池之胜,留四月,归大梁。”他认为李梦阳在襄阳滞留四个月的原因是“爱岘山、习池之胜”。事实上我们从李梦阳描写襄阳的《岘山》《鹿门山》《楚望望襄中形势》《汉滨赋》等作品中也可以看出他对襄阳山水名胜的喜爱,我们先看《岘山》:

大名终不灭,堕泪此山碑。后进才非乏,风流尔足师。

古堂阴汉水,新路改城池。回首隆中接,秋云两处垂。

这首诗写作者游览岘山的所见所感,作者目睹堕泪碑,想到羊祜之英名,愿以羊祜为楷模,再看看隆中的诸葛亮,也是“诸葛大名垂宇宙”,两处名宦,英名传世,诗歌表达出作者对羊祜、诸葛亮的仰慕之情。

再看《鹿门山》:

庞公真汉陇,孟子唐诗。旧宅新秋叶,孤坟千载遗。

泉袅石穴细,葛倚松门垂。望望青峰近,君襟旷尔期。

与《岘山》诗相同,这首诗也表达了作者对两位襄阳历史名人的仰慕之情,作者观览汉末隐士庞德公的旧宅和盛唐诗人孟浩然的坟茔,游赏鹿门山幽静的美景,字里行间流露着对庞德公和孟浩然的仰慕之情。

从上述两首诗歌中可以看出,作者对岘山、鹿门山的喜爱,更多的是对历史名人的仰慕,美景反而显得次要,而《楚望望襄中形势》却是李梦阳描写襄阳山水的作品中较为突出的一首诗:(www.xing528.com)

楚望峰头望楚云,遥怜紫盖紫阳君。

庐荒不断盘龙气,碑灭犹存堕泪文。

地转江淮浮远戍,水同巴峡堑雄军。

里名冠盖非吾事,愿访鹿门麋鹿群。

这首七言律诗写作者登上楚望山的所见所感。首联节奏感很强,得力于“楚望”和“紫”两词的重复使用,同时,首联在诗意上也呈扇形辐射全诗,出句“楚望峰头望楚云”辐射颔联、颈联对襄阳地理名胜的描写,对句“遥怜紫盖紫阳君”辐射尾联归隐思想的表露。颈联写襄阳西通巴峡,东连江淮的地理位置,其间渗透着一种凝重的情感。尾联写访鹿门的意愿,既是对首联“遥怜紫盖紫阳君”的照应,也是颔联、颈联凝重情感的自然延伸。作为前七子领袖的李梦阳主张诗学盛唐,此诗在情感的凝重、抒情的辗转、格律的谨严方面都可以看出杜诗的影响。

李梦阳在汉江边,想到了交甫在汉水边遇神女之事,于是作《汉滨赋》:

夫何二女之欣丽兮,遵兰皋而并翔。顺微风以鸾顾,曵文袿而交扬。蹑云郁之华履,皎罗袜以双步。凌汉潭之滺波,掇瑶草于芳露。态婉娈以窈窕,情同嬉而中乖。超灼灼以齐赴,忽含颦而怨偕。眉疑低而复伸,唇欲启而羞回。瑳巧笑以回瞬,目盈盈而流盼。翩兮惊鸿,恍若袅电。仰西方之纤月,怅邂逅于嘉夕。足将移于踯蹰,魂已逝而聿役。怍多露于蔓草,矩汉广之贞游。戒有粲之奔密,慕娥英于湘流。操柔袂以掩涕,寄朋素于明珰。效鸡鸣之赠佩,厉霜心于鲛光。倏潜耀以莫觐,抚冲飚而怀形。睇征云以西迅,裛飘芬而泪零。面三星以申咏,痗朝阳于首疾。伊绸缪之幸谅,讵谷焉而同室。 (《空同集》卷二)

该赋用铺陈的手法,全方位、多角度地渲染了汉江神女的形象气质,可与建安才子咏赞汉江女神的赋作相媲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