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数字社区标签与媒介交往:新媒体艺术的影响

数字社区标签与媒介交往:新媒体艺术的影响

时间:2023-10-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首先,数字社区“标签”,带来的数字身份与社交分类。图2-19媒介交往是相互呼应的话题延伸图片来源:笔者绘制新媒体艺术为数字社区的交往,形成了各种不同的“标签”。在媒介交往而生的空间中,其显著特点是标签的标注。而在媒介空间中,标签具有真实和虚拟的双重属性。这一速度与价值观有关,教育,或是娱乐,或是“标签”的兴趣点,都可以影响媒介传播改变人们的偏好。

数字社区标签与媒介交往:新媒体艺术的影响

社交媒体空间,也体现在媒介的交往,即数字社区的新媒体艺术空间。

首先,数字社区“标签”,带来的数字身份与社交分类。

媒体的应用,造成了数字社区中身体和身份的分离。由此,数字社区里的交往,也是人与人相互呼应的话题延伸。数字社区的交往,产生的空间就像一张网,在媒介的传播中,个体与群体就像其中的一个点,网的连结是点与点、点与线和点与面的构成(图2-19)。

图2-19 媒介交往是相互呼应的话题延伸

图片来源:笔者绘制

新媒体艺术为数字社区的交往,形成了各种不同的“标签”。个体的身份一旦出现在数字社区里,就是由各种新媒体符号来描述,诸如文字、图像、节目、计算机文件或人机界面。在媒介交往而生的空间中,其显著特点是标签的标注。在现实生活中,标签具有说明信息的真实属性。而在媒介空间中,标签具有真实和虚拟的双重属性。用户都发布了属于自己的“亮点”(或者说是标签)——然后用这些亮点将自己与其他人进行比较。比如各种人机界面的符号:用户画像(Persona)、用户档案(User Protofiles),以“标签”形成的典型群体。用户画像或用户档案并不是真实存在的人,而是设计师根据用户研究观察和调研所凝练归纳的具有典型特征和意义的人,这类代表的人群,在整个设计过程中,既有人类学信息调查中所具有的个人属性和社会属性,例如姓名、照片等个人信息、行业信息,个人简介等,又有在设计过程中所具有的社交属性——在媒介空间中的“标签”综合原型,例如业余时间的爱好、兴趣,计算机和互联网使用情况,作为个人“标签”的代表语录等。(www.xing528.com)

其次,基于“屏幕媒体”“人机界面”的新媒体艺术,媒介内容传播的速度与沟通,现今则体现在沟通的价值观和主题传播方面。

信息传播的速度越来越快,沟通趋势正在以令人难以置信的速度发生变化。这一速度与价值观有关,教育,或是娱乐,或是“标签”的兴趣点,都可以影响媒介传播改变人们的偏好。同时,各种媒介传播的方式——线上对话、点对点沟通、针对用户的交流、互联社会、共享经济、大数据等这些热点方式,引导人们通过移动设备增加内容消费。与此同时,行为改变的相关性也是媒介传播速度带来的一种趋势。社交媒体上的自拍,就是这种行为改变相关性演变的例子。技术在文化和社会中发生的是进化,而不会破坏人与人之间的真实互动。相反,媒介传播的速度暴露了人们的真实身份。例如有人愿意花10分钟拍摄最好的自拍照,然后美颜修图在社交媒体上发布(图2-20)。新媒体技术是这种现象被驱动的显性原因,而更深的原因则是人们喜欢这样新媒体艺术处理和创造的“符号”,也是寻求他人的关注。

图2-20 沉迷于技术、手机和社交网络,媒介传播的速度暴露了人们的真实身份

图片来源:影片ARE YOU LIVING AN INSTA LIE?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