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测量实训:支导线的计算及应用广泛

测量实训:支导线的计算及应用广泛

时间:2023-10-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图7-21附合导线与闭合导线的组合图7-22支导线结构示意图相对于附合导线、闭合导线等其他导线来说,支导线的应用广泛。支导线的外业观测迅速方便,计算也最为简单,通常就在野外现场完成。注意,支导线支出的未知点通常不超过3个,否则应寻求观测附合导线,至少应联测到一个已知控制点进行检查。

测量实训:支导线的计算及应用广泛

支导线的定义前面已有讨论,它是从已知点支出去的导线,也是最简单的导线。图7-22所示是支导线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出了导线点与已知点的相互结构关系,包括方位角、连接角、坐标增量等。

图7-21 附合导线与闭合导线的组合

图7-22 支导线结构示意图

相对于附合导线、闭合导线等其他导线来说,支导线的应用广泛。为了以最快速度获得当前位置的下一个控制点,野外测量中经常要用支导线进行临时性的控制测量;在使用全站仪进行施工放样、碎部测图、竣工测量、地籍房地产测绘等工作时,实际上都是在用支导线方法进行测量计算,只不过这些支导线已简化为只有一个未知导线点(碎部点)、一个观测站(仅在已知控制点摆站),观测值只有一个转角和一条边长。(www.xing528.com)

支导线的外业观测迅速方便,计算也最为简单,通常就在野外现场完成(很多时候这也是必需的)。测图过程中如不考虑往返测经常就使用全站仪的内部计算机计算结果。结合图7-22,支导线的计算过程与原理步骤大致如下:

①反算直线BA的坐标方位角为αBA,计算各导线边的坐标方位角αB1、α12等;

②由各边的坐标方位角和边长计算各相邻导线点的坐标增量;

③依次推算1、2、3各导线点的坐标。

注意,支导线支出的未知点通常不超过3个,否则应寻求观测附合导线,至少应联测到一个已知控制点进行检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