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直接平差案例计算及结果测量基础与实训

直接平差案例计算及结果测量基础与实训

时间:2023-10-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图6-12线路水准测量示意图[解]参照上述直接平差计算的步骤,进行如下工作:第一步,列观测值。本例确定1 km测量高差的权为单位权,从而计算各观测值的权如表6-6所示。第四步,根据闭合差计算各观测值的改正数以及改正后的高差。第五步,求单位权中误差。第六步,求各未知点S1、S2、S3的高程h1、h2、h3,如表6-6所示。再利用公式计算各点高程中误差为表6-6线路水准测量直接平差例6-18中,为何不满足“[pv]=0”?

直接平差案例计算及结果测量基础与实训

【例6-18】 如图6-12所示,A、B为已知水准点,为了求取S1、S2、S3高程,进行了附合路线水准测量,已知点高程、测段高差及相应测段长,试求未知点的高程及其中误差。

图6-12 线路水准测量示意图

[解] 参照上述直接平差计算的步骤,进行如下工作:

第一步,列观测值。将点名、测段路线长、测段高差列于表6-6中。

第二步,定权。本例确定1 km测量高差的权为单位权,从而计算各观测值的权如表6-6所示。

第三步,计算高差闭合差,fh=+25 mm。

第四步,根据闭合差计算各观测值的改正数以及改正后的高差。(www.xing528.com)

第五步,求单位权中误差。根据式(6-70)计算单位权中误差μ=±5.8 mm。

第六步,求各未知点S1、S2、S3的高程h1、h2、h3,如表6-6所示。

第七步,求平差结果h1、h2、h3的中误差。为此要先求出它们各自的权。例如,求h1的权,是先分别求出h1涉及的左右两条水准路线的权,再相加即为加权平均值h1的权。计算结果分别为:ph1=1.844,ph2=0.659,ph3=0.726。再利用公式(6-75)计算各点高程中误差为

表6-6 线路水准测量直接平差

【追根求源】 例6-18中,为何不满足“[pv]=0”?表中“[pvv]=最小”成立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