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高考志愿填报的影响与核心技巧

新高考志愿填报的影响与核心技巧

时间:2023-10-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院校的招生专业对考生的选考科目提出了要求,意味着考生只有在学业水平等级考试中选择了相应的科目,才有被录取的可能。根据《指引》规定,选考要求可分为表1-5 中的四种情况。在专业选考科目要求的限制下,我们该如何填报志愿呢?

新高考志愿填报的影响与核心技巧

院校的招生专业对考生的选考科目提出了要求,意味着考生只有在学业水平等级考试中选择了相应的科目,才有被录取的可能。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变化?这主要是根据浙江、上海高考试点过程中产生的实际问题而做出的调整和规定。

本次的新高考改革增加了学生对考试科目的自主选择权,“3+3”方案下有20种(浙江省为35 种)科目的分组方式,“3+1+2”方案下有12 种分组方式,如果高校不提出专业的限制要求,就会造成录取分数使用的混乱,影响高考的公平性;同时,在浙江、上海试点过程中,部分高校出于生源紧张或者为了吸引优质生源的考量,对专业选考科目的限制不太严格,这也实际导致低难度的科目组合更容易获得高分,从而进入更好的学校,也冲击了高考公平公正的权威性。

2018 年年初,教育部出台了《普通高校本科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指引》(以下简称《指引》),要求在高考改革试点省(市)招生的所有院校,按照《指引》编报选考科目要求,并要求各省级招考主管部门提前两年向社会公布。根据《指引》规定,选考要求可分为表1-5 中的四种情况。

表1-5 选考要求

注:教育部要求大学的所有招生专业都要在《指引》范围内确定选考科目要求,如果需要突破《指引》范围,须作专门声明。

同时,《指引》对19 个专业大类(如表1-6)提出了“必选物理”的要求,这19 个专业大类还只是《指引》划定的一条底线,各高校在制定选考科目要求时,可能有更多的专业大类被限定为“必考物理”,尤其是高水平大学和高水平专业。

表1-6 “必选物理”的19 个专业大类

在“3+1+2”模式下,《指引》要求高校提首选科目要求和再选科目要求。(www.xing528.com)

首选科目要求:仅历史、仅物理、物理或历史均可三种。

再选科目要求:不提再选科目要求、考生必须选考该科目方可报考、考生均须选考方可报考、考生选考其中1 门即可报考四种。

在“3+1+2”新高考模式下,普通高校招生的12 个学科门类92 个专业大类中,教育部要求考生必须选择物理方可报考的专业大类数量高达45 个,但高校根据人才培养方式,在制定本校的专业选考科目要求时,还会要求更多的专业大类“必选物理”。对于历史,教育部只限定了法学下面的民族学类专业必选,其他由各高校自行确定。

在专业选考科目要求的限制下,我们该如何填报志愿呢?

首先,所选科目不能满足大学的选考科目要求时,是绝对不会被高校对应专业录取的。在填报志愿之前,必须弄清楚自己的选考科目要求可以填报哪些专业,找到自己可以填报的专业范围。

其次,不同高校对选考科目的要求是不同的,即便是同一个专业,学校不同,选考科目要求也不一样。因此在选择不同的专业志愿时,应该具体分析不同高校选考科目要求后,再做出选择。

以2021 年在湖北省招生的生物科学类专业为例,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和武汉大学等高校的选考科目要求是:首选科目为物理,再选科目需要选考化学科目方可报考。中山大学厦门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高校的要求是:首选科目为物理,再选科目选考化学和生物2 门科目中的一门即可报考。而山西农业大学和青岛大学的要求则是首选科目为物理,再选科目必须同时选考化学和生物方可报考。

以上不同高校对同一专业(类)选考科目要求的差异,要求我们根据自己的选科情况,认真阅读《2021 年拟在鄂招生普通高校的本科专业选考科目要求(3+1+2 模式)》,仔细确定自己能填报哪些学校。

最后,选择专业时还要考虑在大学就读后的实际情况。例如,某些大学的历史学专业是不限制选考科目的,考生选考什么科目都能报,但是,假如你高中阶段都没有学过历史,那就要考虑自己在大学期间能不能跟上学习节奏,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同理,其他专业也一样,假如专业培养中需要学生具备的某些学科素养你不具备,就应该慎重考虑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