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判牛:北周神判者于仲文解决任、杜两家争牛之疑

判牛:北周神判者于仲文解决任、杜两家争牛之疑

时间:2023-10-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于仲文长大后,果然不负父亲的厚望,在北周任安固太守期间,曾接手并解决了不少悬而未决的“疑难杂症”,被人誉为“神判”。任、杜两家的人见了牛后,都一口咬定这正是自己家丢失的,并为此而争执不下。在无可奈何之中,他们只好报给了于仲文来判。任、杜两家的人见到牛都非常高兴,争着说这是自己的牛。为了更准确地判决,于仲文又不动声色地让任、杜两家将自己的牛群全部赶到一个空旷的场地上,然后各自分开。

判牛:北周神判者于仲文解决任、杜两家争牛之疑

于仲文,字次武,自小聪颖机敏,勤于学习,他的父亲常常为此而感到骄傲,在人们面前总是毫不掩饰地说:“我这个儿子长大以后一定会光宗耀祖!”

于仲文长大后,果然不负父亲的厚望,在北周任安固太守期间,曾接手并解决了不少悬而未决的“疑难杂症”,被人誉为“神判”。

他刚到任不久,有一件棘手的案件摆在了面前:当地有姓任、姓杜的两家人都说丢了牛,一起到官府里报了案。而过不了两天,有人在路上见到一条无主之牛,怪可怜的,就把它牵回来交给了官府,官府特地贴出告示,通知失主前来认领。任、杜两家的人见了牛后,都一口咬定这正是自己家丢失的,并为此而争执不下。由于双方都言之凿凿,所以官府中负责处理此事的人感到束手无策,久久不能决断。在无可奈何之中,他们只好报给了于仲文来判。

于仲文听了案情介绍后,略一思索,说:“这件事不难解决。”原先处理这件事的人虽然早就听说过于太守的大名,也知道他以善断而著称,但见他在那么短的时间内似乎已经成竹在胸,还是有点不大相信,便好奇地站在一边看他究竟是如何办案的。(www.xing528.com)

只见于仲文将手下的一个人唤来,在他耳边悄悄地嘀咕了几句,那人点头领命而去。然后,于仲文升堂,吩咐传两位报失人前来问话。任、杜两家的人来后,他分别向他们问话,对他们各自丢失的牛的特征、习性、丢失的时间等都问得非常仔细。问完后,又命令手下将拾到的牛拉上堂来。任、杜两家的人见到牛都非常高兴,争着说这是自己的牛。于仲文说:“牛只有一条,不是任家的就是杜家的,不可能同时是两家的。烦请你们再仔细看看。”原来,他事先已经吩咐手下的人故意把牛弄伤一处,要借此看看两家的人有什么反应。杜家的人装模作样地围着牛转了一圈后,马上就大声称说:“没错,这就是我所丢失的牛,请官府做主,赶快将牛判还给我!”而任家的人却一边爱惜地抚摸着牛,一边仔仔细细地左看右看,当看到牛的伤处时,不禁紧皱眉头,心疼得眼泪都快要掉下来了。在一旁观察的于仲文把这一切全部都摄进了自己的眼里,心中对如何断案已经有了几分把握。

为了更准确地判决,于仲文又不动声色地让任、杜两家将自己的牛群全部赶到一个空旷的场地上,然后各自分开。接着,他吩咐把拾来的那头牛当场给放了,让它去认自己的同伴。只见那头牛一经松绑,便径直往任家的牛群奔去。至此,事情的真相大白了:牛是任家丢失的!于仲文转过脸笑着问原先审理此案的官员:“怎么样?这个案子可以结了吧?”那个官员对于仲文审案的全过程观察得非常仔细,对太守的善断已经佩服得五体投地,见到太守发问,连忙说:“可以结了,可以结了。”他们再次审问杜家的人,杜家的人只好说了真话:这头牛其实不是自己的,只是因为丢了牛,一时贪心,才想将人家丢的牛归为己有。而任家的人则对于太守千恩万谢,逢人便竖起大拇指说:“于太守真神!”

以后,当地人凡是碰到什么解决不了的事情,总是喜欢请于太守给他们决断,而于仲文又总是乐意发挥“父母官”的职能,接连解决了不少疑难案件。这样一来,当地官民对他更是越来越信赖了。后来他调到蜀地任职,不畏权贵,秉公办事,精于决断,同样受到了老百姓的爱戴,以至于在民间广泛流传着“明断无双有于公,不避强御有次武”的话。(《北史》郑小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