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怠速控制系统的检修方法汽车电控发动机维修教程

怠速控制系统的检修方法汽车电控发动机维修教程

时间:2023-10-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发动机起动后再熄火时,2~3s内在怠速控制阀附近应能听到内部发出的“嗡嗡”响声,否则应进一步检查怠速控制阀、控制电路及ECU。若不符合上述要求,应进一步检查怠速控制阀电路、ECU和怠速控制阀。2)拆开怠速控制阀上的两端子线束插接器,在控制阀侧分别测量两端之间的电阻,正常值应为10~15Ω,否则应更换怠速控制阀。

怠速控制系统的检修方法汽车电控发动机维修教程

1.步进电动机式怠速控制阀的检测

检修步进电动机型怠速控制阀的方法:

1)拆开怠速控制阀线束插接器,将点火开关转至ON但不起动发动机,在线束侧分别测量B1和B2端子与搭铁之间的电压,均应为蓄电池电压(9~14V),否则说明怠速控制阀电源电路有故障。

2)发动机起动后再熄火时,2~3s内在怠速控制阀附近应能听到内部发出的“嗡嗡”响声,否则应进一步检查怠速控制阀、控制电路及ECU。

3)拆开怠速控制阀线束插接器,在控制阀侧分别测量端子B1与S1和S3、B2与S2和S4之间的电阻,阻值均应为10~30Ω,否则应更换怠速控制阀。

4)如图8-14所示,拆下怠速控制阀后,将蓄电池正极接至B1和B2端子,负极按顺序依次接通S1—S2—S3—S4端子时,随步进电动机的旋转,控制阀应向外伸出;蓄电池负极按相反顺序依次接通S4—S3—S2—S1时,则控制阀应向内缩回。若工作情况不符合上述要求,应更换怠速控制阀。

978-7-111-37782-5-Chapter08-16.jpg

图8-13 步进电动机式怠速控制阀控制框图

978-7-111-37782-5-Chapter08-17.jpg

图8-14 步进电动机型怠速控制阀工作情况检查

注意事项:

1)不要用手推或拉控制阀,以免损坏丝杠机构的螺纹

2)不要将控制阀浸泡在任何清洗液中,以免步进电动机损坏。

3)安装时,检查密封圈不应有任何损伤,并在密封圈上涂少量润滑油

2.旋转滑阀式怠速控制阀的检测

旋转滑阀式怠速控制阀电路图如图8-15所示。

1)拆开怠速控制阀线束插接器,将点火开关转至ON但不起动发动机,在线束侧测量电源端子+B与搭铁之间的电压,应为蓄电池电压9~14V,否则说明怠速控制阀电源电路有故障。

2)发动机达到正常工作温度、变速器处于空档位置时,使发动机维持怠速运转,用专用短接线短接故障诊断座上的TE1与E1端子,发动机转速应保持在1000~1200r/min,5s后转速下降约200r/min。若不符合上述要求,应进一步检查怠速控制阀电路、ECU和怠速控制阀。

3)拆开怠速控制阀上的三端子线束插接器,在控制阀侧分别测量中间端子(B)与两侧端子(ISC1和ISC2)之间的电阻,正常值应为18.8~22Ω,否则应更换怠速控制阀。

3.平动电磁阀占空比式)怠速控制阀的检测

平动电磁阀式怠速控制阀电路图如图8-16所示。

1)折开怠速控制阀线速插接器,将点火开关转至ON但不起动发动机,在线束侧测量电源端子与搭铁之间的电压,应为蓄电池电压,否则说明怠速控制阀电源电路有故障。

2)拆开怠速控制阀上的两端子线束插接器,在控制阀侧分别测量两端之间的电阻,正常值应为10~15Ω,否则应更换怠速控制阀。

4.节气门直动式怠速控制执行机构的检测

例如时代超人轿车,其电路图如图8-17所示。

978-7-111-37782-5-Chapter08-18.jpg

图8-15 旋转滑阀式怠速控制阀电路图

978-7-111-37782-5-Chapter08-19.jpg

图8-16 平动电磁阀式怠速控制阀电路图

978-7-111-37782-5-Chapter08-20.jpg

图8-17 时代超人轿车节气门控制部件电路

(1)测量节气门位置传感器(节气门电位计) 测量节气门电位计的供电电压:拔下节气门控制部件的插接器,用数字式万用表测量插接器上4和7端子之间的电压值,打开点火开关,此电压值应接近5V(发动机ECU提供)。

测量节气门电位计导线的导通情况:用数字式万用表测量插接器上的4、5和7端子分别至ECU线束插座端子62、75和67之间的电阻值,测得电阻值应小于1Ω。

测量节气门电位计的信号电压(万用表):插上节气门控制部件的插接器,用数字式万用表测量插接器上5和7端子(端子5和7分别对应ECU插座上的端子75和67)之间的电压值,打开点火开关,使节气门开度变化,此电压值应在0.5~4.9V变化。

(2)测量节气门定位电位计 测量节气门定位电位计的供电电压:拔下节气门控制部件的插接器,用数字式万用表测量插接器上4和7端子之间的电压值,打开点火开关,此电压值应接近5V。

测量节气门定位电位计导线的导通情况:用数字式万用表测量插接器上的4、8和7端子分别至ECU线束插座端子62、74和67之间的电阻值,测得的电阻值应小于1Ω。

测量节气门定位电位计的信号电压(万用表):插上节气门控制部件的插接器,用数字式万用表测量插接器上8和7端子(端子8和7分别对应ECU插座上的端子74和67)之间的电压值,打开点火开关,使节气门开度变化,此电压值应在0.5~4.9V变化。

(3)检查怠速开关 测量怠速开关的电阻:将万用表两根表笔接触ECU插座上的69和67端子,当打开节气门时,测到的电阻值应为无穷大,当节气门关闭时,测得的电阻值应小于1Ω。

测量怠速开关导线的导通情况:拔下节气门控制部件的插接器,用数字式万用表测量节气门控制部件插接器上的3和7端子至ECU线束插座69和67端子间的电阻值,测得的电阻值应小于1Ω。

测量怠速开关信号:可用诊断仪检测进入08功能读数据块。选择98显示组,屏幕显示及检查见“节气门电位计检查”。

(4)检查节气门定位器(怠速电动机)测量节气门定位器的供电电压:打开点火开关,用数字式万用表测量ECU上66和59端子的电压值,66号端子的电压值应为蓄电池电压值(12V左右),59号端子的电压值应为10V左右。

测量节气门定位器导线的导通情况:数字式万用表测量ECU线束插座至节气门定位器电线插接器间的电阻值,电阻值应小于1Ω。

注:以上怠速控制系统的检查还可以用诊断仪和示波器来进行操作和判断。(www.xing528.com)

案例一:电喷发动机怠速不稳故障原因及排除

发动机怠速不稳是汽车常见的故障之一。尽管现在大多数轿车都有故障自诊断系统,但也会出现汽车有故障而自诊断系统却显示正常或显示与故障无关代码的情况。这通常是由于不受电控单元(ECU)直接控制的执行装置发生故障或传统机械故障造成的。下面列举电喷发动机怠速不稳常见的故障原因及其诊断与排除方法。

1)怠速开关不闭合

故障分析:怠速触点断开,ECU便判定发动机处于部分负荷状态。此时,ECU根据空气流量传感器和曲轴位置信号、转速信号确定喷油量和喷油时间。而此时发动机却是在怠速工况下工作,进气量较少,造成混合气过浓,转速上升。当ECU收到氧传感器反馈的混合气过浓信号后,减少喷油量,增加怠速控制阀的开度,又造成混合气过稀,使转速下降;当ECU收到氧传感器反馈的混合气过稀信号时,又增加喷油量,减小怠速控制阀的开度,又造成混合气过浓,使转速升。如此反复,使发动机怠速不稳。在怠速工况时开空调,转动转向盘,开前照灯均会增加发动机的负荷。为了防止发动机因负荷增大而熄火,ECU会增大供油量来维持发动机的平稳运转。怠速触点断开,ECU认为发动机不是处于怠速工况,就不会增大供油量,因而转速没有提升。

诊断方法:怠速时开空调和转动转向盘,若发动机怠速转速不升高,则证明怠速开关不闭合。

故障排除:调整或更换节气门位置传感器。

2)怠速控制阀有故障

故障分析:电喷发动机的正常怠速是通过怠速控制阀(ISC)来保证的。ECU根据发动机转速、温度、节气门开关及空调开关等信号,经过运算对怠速控制阀进行调节。当怠速转速低于设定转速时,ECU指令怠速控制阀开大进气旁通道或直接加大节气门的开度,使进气量增加,以提高发动机怠速转速;当怠速转速高于设定转速时,ECU便指令怠速控制阀关小进气旁通道,使进气量减少,降低发动机转速。由油污、积炭造成的怠速控制阀动作发卡或节气门关闭不到位等会使ECU无法对发动机进行正确的怠速调节,造成怠速不稳。

诊断方法:检查怠速控制阀的动作声音,若无动作声音,则怠速控制阀有故障。

故障排除:清洗或更换怠速控制阀,并用专用解码器对怠速进行基本设定。

3)进气管漏气

故障分析:由发动机的怠速控制原理可知,在正常情况下,怠速控制阀的开度与进气量严格遵循某种函数关系,即怠速控制阀开度增大,进气量相应增加。进气管漏气,使进气量与怠速控制阀的开度不严格遵循原函数关系,空气流量传感器无法测出真实的进气量,造成ECU对进气量控制不准确,导致发动机怠速不稳。

诊断方法:若听见进气管有泄漏的“哧哧”声,则证明进气系统漏气。

故障排除:查找泄漏处,重新进行密封或更换相关部件。

4)配气相位错误

故障分析:对于使用质量流量型空气流量传感器的车型,此种传感器采用了恒温差控制电路来实现对空气流量的检测。其控制电路是由发热元件、温度补偿电阻、精密电阻和取样电阻组成的桥式电路。当空气气流流经发热元件使其受到冷却时,发热元件温度降低,阻值减小,电桥电压失去平衡,控制电路将增大供给发热元件的电流,使其与温度补偿电阻的温度差保持一定。电流增量的大小,取决于发热元件受到冷却的程度,即取决于流过空气流量传感器的空气量。当电流增大时,取样电阻上的电压就会升高,从而将空气流量的变化转化为输出给ECU的电压信号,ECU根据此信号设定基本喷油量。配气相位的错误会使气门不按规定时刻开闭,致使进入气缸内的空气量减少,同时由于窜气也使进气歧管内的温度有所升高,从而使发热元件的冷却程度降低,因而输出给ECU的电压信号就低,喷油量就会减少,容易造成发动机在怠速时运转不稳,出现抖动。

对于采用D型燃油喷射系统的车型,进气歧管绝对压力传感器将进气歧管的压力信号转化为电压信号输出给ECU,ECU发出指令使喷油器喷油。因此,进气歧管压力信号是ECU决定喷油量的依据。配气相位错误会使进气歧管压力信号超出标准且出现波动,引起喷油量波动,使发动机怠速不稳。

诊断方法:检查气缸压力、进气歧管压力信号和正时标记,若气缸压力或进气歧管压力信号不在标准值范围内而且正时标记不正确,则可判断发生了配气相位错误。

故障排除:检查正时标记,按照标准重新调整配气相位。

5)喷油器滴漏或堵塞

故障分析:喷油器滴漏或堵塞,使其无法按照ECU的指令进行喷油,从而造成混合气过浓或过稀,使个别气缸工作不良,导致发动机怠速不稳。喷油器堵塞引起的混合气过稀,还会使氧传感器产生低电位信号,ECU会根据此信号发出加浓混合气的指令,在指令超出调控极限时,ECU会误认为氧传感器存在故障,并记忆故障码。

诊断方法:听诊器检查喷油器是否发出“咔叽咔叽”动作声或测量喷油器的喷油量。若喷油器无动作声或喷油量超出标准,则喷油器有故障。

故障排除:清洗、检查每个喷油器的喷油量并确认无堵塞、滴漏现象。

6)排气系统堵塞

故障分析:当三元催化转化器内部因积炭、破碎等原因造成局部堵塞时,就会加大排气阻力,使进气管负压降低,造成发动机排气不畅、进气不充分,致使发动机工作性能变差,怠速发抖,可能还会造成ECU记忆关于空气流量传感器的故障码。若该故障长时间不排除,将使氧传感器长期在恶劣条件下工作,加速氧传感器的损坏,造成发动机故障指示灯亮。

诊断方法:利用真空表对Δpx进行检测,若Δpx较低且加速时常常伴有发闷的声音,则可确定三元催化转化器堵塞。

故障排除:更换三元催化转化器。

7)怠速工况时EGR阀开启

故障分析:EGR阀只有在发动机中小负荷时才开启。EGR的作用是一部分废气进入燃烧室,降低燃烧室内的温度,减少NOX的排放。但过多的废气参与燃烧,会影响混合气的着火性能,从而影响发动机的动力性,特别是在发动机怠速、低速和小负荷等工况时(这时ECU控制废气不参与燃烧,避免发动机性能受影响)。若EGR阀在发动机怠速时开启,使废气进入燃烧室参与燃烧,燃烧就变得不稳定,有时甚至失火。

诊断方法:拆下EGR阀,把废气再循环通道堵死,故障现象消失即为此故障。

故障排除:此故障大多是由于EGR阀被积炭卡死在常开位置所造成的,消除EGR阀上的积炭或更换EGR阀,故障即可排除。

案例二:赛欧发动机怠速抖动

故障现象:2002年款别克赛欧行驶里程65000km,怠速时出现间歇性(5~6s周期性)发动机怠速先降低至700 r/min左右,然后升高至1200 r/min左右,再恢复至900 r/min的现象。

故障诊断与排除:在诊断接口上连接扫描工具TECH—2调取故障码,发动机电控单元ECM内无故障码存储。重新进入发动机数据清单,查看数据流。从发动机转速一项中可直观看出,发动机转速在较大的范围内波动,周而复始地循环。怠速步进电动机(IAC)、进气歧管绝对压力传感器(MAP)、节气门位置传感器(TPS)等主要传感器数据未发现异常。于是就试着断开IAC或MAP后,发动机转速不再高低回荡,仪表板内的发动机故障指示灯点亮。此时,发动机电控单元ECM检测到有重要传感器失去信号,ECM采取保护模式使发动机稳定在某一设定转速并点亮故障指示灯。

断开氧传感器连线后,故障间隔时间加长,但故障症状丝毫没有改变。随后工作人员进行了发动机高压跳火试验,高压火花正常,火花塞燃烧状况良好,排除了点火系统存在故障的可能性。接着又对燃油系统的油压、喷油器的喷油脉宽以及各个喷油器的喷油均匀性进行了测试,结果仍是一切正常,排除了油路系统存在故障的可能性。

电路、油路系统正常,各个主要传感器也不存在故障,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此类故障发生呢?维修人员陷入了深思。此时笔者想到,如果发动机排气系统存在问题,比如排气不畅、排气背压过高且不稳定也是导致发动机怠速抖动、工作不良的主要原因。于是维修人员又对排气歧管、三元催化转换器、消声器进行了检查,并未发现异常现象。

为了排除排气管路内部堵塞及结构不合理的现象,维修人员更换了全套新排气管并进行试验,结果症状仍然存在。

赛欧车的凸轮轴是曲轴通过正时齿形带传动的,而且此车已经行驶了6万km以上,尚未更换传动带,不可排除气门正时存在故障的可能性。于是又对该车的正时系统进行检查,正时标记正确无误,正时传动带也无损伤。此时,油路、电路、正时系统都没问题。发动机各部位传感器工作正常。

恢复原车的正时系统时,当安装到曲轴带轮时,维修人员眼前一亮!是不是曲轴带轮存在故障呢?如果它存在故障就会给ECM一个错误的曲轴位置信号,导致发动机工作不正常。于是对该车的曲轴带轮进行仔细观察,并拿来新曲轴带轮进行对比,发现该车曲轴带轮存在缺陷,以至于曲轴位置传感器发送出的信号与点火正时发生错乱,使得ECM控制的喷油及点火信号与机械正时发生错位而导致实际点火提前角发生错误,从而导致该车抖动严重。装上正常的曲轴带轮后,故障排除,发动机转速稳定在900r/min。

故障分析:发动机(L01)点火控制基准点:ECM以曲轴位置传感器(58X)信号的缺齿信号为基准点,控制点火提前角。缺齿与曲轴间必须保持确定的相对位置关系,否则发动机的实际点火提前角将与ECM的目标点火提前角(TECH—2数据中的点火提前角)出现误差,这将直接影响发动机的正常工作。58X信号与发动机机体间、缺齿与花键槽间、花键与花键槽间、花键与曲轴间的任一相对位置如出现错误,都将导致实际点火提前角的错误。注意:上述错误的实际点火提前角是无法通过查看TECH—2数据发现的,而且在一般情况下ECM中也不会设置任何相关的故障码。当发动机上所安装的曲轴带轮出现误差时,将导致发动机的实际点火提前角与ECM的目标点火提前角出现误差。

L01发动机(BOSCH发动机管理系统)的怠速控制:在热车怠速工况下,ECM根据发动机实际转速与设定怠速间的差值比较进行计算,通过改变点火提前角和怠速电动机旁通进气量(步进数)对发动机怠速进行闭环控制。当发动机实际转速低于设定怠速时,ECM将通过加大点火提前角和增加电动机步进数来提升发动机转速;反之亦然。注意:发动机转速对点火提前角变化的反应较快,即“转速快调”;ECM对怠速电动机开度变化的反应较慢,即“转速慢调”。在一定范围内加大点火提前角将增加发动机动力输出、提高发动机转速,但如果点火提前角过大,将导致发动机工作不稳定、转速下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