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织物风格心理认知-服装材料学基础篇

织物风格心理认知-服装材料学基础篇

时间:2023-10-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设计师通过织物所传递的视觉和触觉效应,感受织物风格所具有的独特表情,产生相应的联想并由此拓展设计,然后选择合理且经济的服装加工工艺。因此,运用SD分类法,可以将织物风格感觉给予相应的心理定位,取得相应的织物风格分类概念。图5-1运用尺度法对织物单项材质风格进行了对应性认知分析。

织物风格心理认知-服装材料学基础篇

织物在服装的审美性上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它是诱发设计师创作灵感的重要源泉之一。服装设计的第一步往往是对材料的感性认识(审美性)和理性评价(功用性和经济性)。因此,设计师除了需要对织物的风格及功能特点有足够的认识之外,还要对织物的审美性有较深的理解。风格感的审美评价是通过视觉与触觉来体验的。视觉传达的风格感则包括色彩、图案、组织纹理光泽度、透明度等方面,触觉(手感)的体验包括如轻/重、光滑/粗糙、柔软/硬挺、温暖/凉爽、平整/凹凸、蓬松/结实等。设计师通过织物所传递的视觉和触觉效应,感受织物风格所具有的独特表情,产生相应的联想并由此拓展设计,然后选择合理且经济的服装加工工艺。

除了了解服装材料的形态、性能、加工方法等因素之外,从心理感觉材料是十分重要的。美国心理学家C.E.奥斯古特曾用“语义微分法”(Semantics Differential)的心理学实验来测定语言中的语义象征程度,又称SD分类法。即将人们因对事物的感觉刺激而引起的心理反应用排列对比的方法加以测定分析,对事物的价值、力量及活动性等引起人们心理反应的因子进行客观分析和评价,从而找出相应的心理评价体系。这一心理实验不仅用于语言学的研究,而且在色彩学、造型学、音乐等感官效应测定领域研究中广泛应用。其基本方法为:将诸如明与暗、硬与软、厚与薄等反义词置于评价尺度的两端,将其中划分5~7段心理评定尺度,从而对评定对象进行相应等级的心理评价。

因此,运用SD分类法,可以将织物风格感觉给予相应的心理定位,取得相应的织物风格分类概念。图5-1运用尺度法对织物单项材质风格进行了对应性认知分析。但是,织物的材质风格往往具有多元性,所以,可用坐标法展示其多重风格特征。图5-2运用坐标系统建立了面料材质的平面与立体、轻薄与厚重的系统认知概念。用同样方法亦可对材料的粗糙与细腻、硬与软等概念进行认知分析。

(www.xing528.com)

图5-1 织物单项材质风格尺度法认知分析

图5-2 织物多项材质风格坐标法认知分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