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南漳县革命老区发展史-根据地发展壮大

南漳县革命老区发展史-根据地发展壮大

时间:2023-10-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9月17日至18日在幸家坪小学召开团级以上干部会议,正式成立中共荆山地委、专署、军分区。与此同时,中共鄂西北区第二地委、军分区在南漳长坪;第三地委、军分区在南漳李庙高峰麓;第五地委、军分区在南漳石门分别建立党政军组织。地方游击队兴起以罗厚福、李人林、王树声、黄民伟率领的中原突围南路部队进入南漳开辟“鄂西北根据地”期间,南漳各地先后涌现多股地方武装。

南漳县革命老区发展史-根据地发展壮大

1946年9月10日,鄂西北区党委所属第四军分区及江汉军区部队从兴山、宜昌一带进入南漳肖家堰幸家坪,在此过中秋节。9月17日至18日在幸家坪小学召开团级以上干部会议,正式成立中共荆山地委、专署、军分区。刘子厚任地委书记兼军分区政委,吴云鹏任副书记兼组织部长,李人林任军分区司令员,顾剑平任副专员。9月下旬地委机关从幸家坪迁到板桥。9月25日在板桥冯家老湾召开地委扩大会议,传达鄂西北区党委指示,撤销江汉中心县委及所属工委,新建立荆当远、南宜保两个中心县委,重建六个工委。南宜保中心县委是在原南远县委基础上建立的,李蔺田任书记,张树林任副书记,杨洪先任指挥长。以南漳的肖家堰为中心,活动在刘猴集、仙居、李家集一带。下设两个工委;南远工委由吴天成任书记,张康民任副书记,以南漳巡检、峡口、店子垭为活动中心;原荆南宜工委改建为南宜工委,由杨震东任书记,杨国才任指挥长,以南漳的东巩为活动中心。

与此同时,中共鄂西北区第二地委、军分区在南漳长坪;第三地委、军分区在南漳李庙高峰麓;第五地委、军分区在南漳石门分别建立党政军组织。

地方游击队兴起 以罗厚福、李人林、王树声、黄民伟率领的中原突围南路部队进入南漳开辟“鄂西北根据地”期间,南漳各地先后涌现多股地方武装。人员较多、影响较大的有肖堰游击队、薛坪游击队、李庙游击队、长坪游击队、峡口游击队、巡检游击队。

肖堰游击队。1946年8月,隐蔽在甘溪养病的原洪山县委副书记陈伯乾在肖家堰一带组织了一支35人的游击队,孙正端任队长,孙明书任副队长,主要活动在肖堰、肖家一带,曾攻打过顺流乡公所。

漳南人民自卫大队。1946年9月上旬,以王方伯、赵子良为首的巡检联保队30多人,不满国民党统治,投奔新四军,成立“漳南人民自卫大队”。

李庙游击队。1946年11月,第五军分区谷南襄县长坪乡乡长张庆中转任李庙乡乡长,他与副乡长郑登五(新四军伤员)在该乡组织了30多人的游击大队,郭汝亭任大队长,主要活动在李庙、长坪之间。

长坪游击队。1946年9月,郑登五为报杀兄之仇,带领十余人成立长坪游击队,主要活动于李庙、长坪一带。11月,王慈轩带人与郑登五的游击队合并,组成60余人枪的长坪游击队,郑登区任队长,王慈轩任副队长。1947年5月,长坪游击队加入中原突围南路部队85团副团长沈甸之率领的第五游击大队。5月5日该游击大队在长坪曾消灭南漳保安大队一个排,在马槽垭歼灭来犯的保康保安大队几个中队。5月7日,歼灭明阳乡公所一个中队。5月下旬,长坪游击队100多人随第五游击大队到东巩集结,整编加入中原游击队第二支队,开往豫皖苏区。王慈轩、郑登五收拢了一些新四军伤病员,继续活动在南漳与保康交界地带。

根据地反“清剿”斗争 1946年10月,张才千率四分区主力四团等部在巡检、东巩等地连续打击敌军,歼灭国民党军队70余人,地方保安团队100多人,缴枪百余支,子弹8万余发。

1946年12月底,国民党新13旅旅部进驻南漳,一个团驻南漳县城,一个团驻宜城,一个团驻保康,185旅进入荆当远一线,开始对第四军分区进行全面清剿。其间,转移到四分区的原一纵队政治部副主任吴光远,在报信坡战斗中牺牲。原江汉2团3营教导员、谷南襄县委副书记蒲田的爱人、卫生员李克和未满周岁的儿子在赵店被捕,敌人以此向蒲田劝降,被蒲田严词拒绝,继续和敌人战斗,于1947年3月1日在闫坪为部队筹粮时被敌人包围,中弹牺牲(当地群众将蒲田烈士安葬于闫坪齐家岗,并修墓立碑)。(www.xing528.com)

1947年1月,在南保谷宜指挥部的配合下,鄂西北军区副司令员刘昌毅率2旅7团等部,在南漳长坪岩公顶击退前来“清剿”的国民党185团554团,击毙营长、连长各一名,士兵数十名,俘虏20余人,缴获长短枪数十支,骡马3匹。在南漳八里川,遭敌185旅553、554团围攻,副司令员刘昌毅指挥部队杀出重围,遂在碾盘口两山之间设伏,歼敌一个营300余人,缴获迫击炮一门、机枪一挺、长短枪数百支,马12匹,子弹3箱。伏击战后,刘昌毅副司令员率部乘胜追击,在乔家岭再战554团,歼敌一部后撤往李庙许家坪。

不久,86团团长江贤玉、鄂西北游击大队大队长沈甸之得知南(漳)保(康)两县保安大队和乡保武装到南漳“会剿”的情报,决定设伏消灭敌人。遂在长坪香耳山下河边树林的一家民房埋伏,乡公所一个排前来搭救被我擒获的国民党保长等人,进入我伏击圈后,步、机枪一齐开火,打死打伤10余人,俘虏6人,缴获轻机枪一挺,步枪10余支。打扫战场后,立即撤往马槽垭设伏,迎战前来“会剿”之敌,规定以哨音为号。设伏不久,敌人果然来了,两个便衣侦探在前,后跟一个“大檐帽”,士兵随后跟进。当敌人走近后,沈甸之哨音吹响,机枪、步枪齐射,“大檐帽”挥手大喊:别打!自己人!随即被击毙。敌人大部被尸横山坡或缴械投降,最后的逃往树林。这次战斗消灭敌人30余人,缴获机枪一挺,步枪数十支,致使南保两县的国民党反动武装元气大伤。

南路突围部队撤出鄂西北根据地 1947年2月4日,鄂西北区党委在远安老观窝召开紧急会议,决定留少数部队在我西北坚持斗争,主力分路转入外线,打打圈子;决定王树声、刘子久、文敏生、刘子厚等化装转到华北、华东解放区。按照地委指示,由王展带一个排和手枪队,先护送刘子久、刘子厚、文敏生到荆门北山,再转往华北解放区。张才千率2旅4团和军区警卫团一部以及南宜保、谷南襄中心县委的武装1200余人,从远安水田畈出发,渡过长江进入鄂西南。刘昌毅率3旅9团和8团一部、2旅5团大部、江汉军区2团一部及南保谷宜、谷南襄中心县委的武装400多人,从南漳长坪、李庙经谷城庙滩转到苏皖解放区。

中原解放军英勇突围,完成战略转移任务,保存了主力,建立了鄂西北、陕南根据地,并留下部分兵力坚持斗争,牵制了国民党军队30个旅的兵力,战略上有力地配合了全国战场的作战,受到党中央、中央军委的充分肯定和赞扬。

重建襄西根据地 为了开辟襄西根据地,1948年1月,江汉军区以警卫团一个营360余人,组成襄西支队,由警卫团团长黄德魁任支队长,向襄河以南地区挺进。1月5日黄德魁率部渡过襄河,6日下半夜进抵南漳东南安家集,活捉乡长雷藩屏。7日下午攻打报信坡乡公所,枪毙乡长雷藩屏。8日进击刘猴集,将报信、刘猴、仙居之敌赶进荆北盐池庙乡公所三座碉堡里,9日,黄德魁率领部队在铁丝网上铺上被套,战士头顶方桌进到碉堡下,用集束手榴弹摧毁了碉堡,全歼4个乡公所200余人,缴获步枪150余支,手枪15支,机枪6挺,子弹6000余发,活捉尤瑞长、罗雅卿、苏少白。

连续扫荡土顽,惩处国民党乡长,震动了襄西,打开了军事局面。1948年1月11日,黄德魁在当阳三塘铺附近与坚持游击战争的北山工委会师。黄德魁传达了江汉区党委关于开辟襄西的指示,听取了北山工委书记许猛的汇报,当即研究决定并报区党委批准,成立襄西工委和襄西支队。黄德魁任工委书记、支队长兼政委。3月,在襄西工委的领导下,建立了以南漳东巩为中心的襄西根据地。先后攻打巡检司、马良坪、重阳坪、板桥、东巩等乡公所,沿途区乡反动武装土崩瓦解。为了配合一、二、三分区反“扫荡”斗争,牵制国民党宋希濂第14兵团,开辟荆(门)当(阳)远(安)宜(昌)新区,决定攻打远安重镇洋坪。

2月19日下午,支队长黄德魁率三个连500余名指战员从东巩出发,一夜急行军130里抵达洋坪。20日凌晨,解放军发起攻击,21日下午3时全歼洋坪守敌500余人,活捉国民党荆当南远四县剿共大队长、远安县参议员杨醒侬,击毙中队长陈家玉,缴获机枪6挺、手枪30余支、步枪200余支、掷弹筒1枚、信号枪1支、子弹20余箱和鸦片等物资,并击退来援的南漳、远安县保安大队各一个中队。23日,在洋坪召开几千人的祝捷大会,庆祝洋坪解放。24日,解放军撤回东巩休整。随后,用两个月时间解放了远安、钟祥、荆门、当阳、南漳、宜城六县大片土地,初步形成了以南漳西南为中心的襄西解放区。

1948年3月初,中共南(漳)远(安)工委、县人民民主政府在东巩成立,南远指挥部(两个连)在峡口成立。中原突围在南漳养伤康复后的陈伯乾任南远工委书记兼南远县长和县指挥部政委,原江汉军区干部团团长、养伤康复后的金传华任南远县指挥长,军区警卫团三营营长胡福保人副指挥长,阁振任政治部主任。襄西工委和南远县委、县人民政府确立了巩固和发展并重的方针。一方面将队伍集结东巩一带进行整训,准备执行新的战斗任务;另一方面建立巩固县、区政权。中原突围负伤、掉队、养病、伤愈后的我军人员纷纷归队,积极参与根据地的建设。在根据地的中心区北山、东巩、巡检一带,动手发动群众,进行土地改革,打土豪分浮财。在组建地方政权的同时,帮助恢复和发展了地方武装,以打击旧乡保武装的侵扰,保卫生产,支援前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