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甘肃窑居文化与艺术-家园记忆探索

甘肃窑居文化与艺术-家园记忆探索

时间:2023-10-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新石器时代晚期的窑居建筑遗址在甘肃、山西、内蒙古等地均有不少发现。至清末民国初期,黄土高原地区的人们开始在地面修建仿早期崖壁窑形制的石砌窑洞,进一步丰富了窑居文化内涵。窑居村落成为广袤无边的黄土塬上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靠崖式窑洞的修建受地形条件的限制,人们多聚族而居,多孔窑洞组成一个家庭院落,数个家庭院落组成聚落,呈线状布局模式。

甘肃窑居文化与艺术-家园记忆探索

诗经·大雅·绵》记载了周人祖先迁居岐下周原、修建窑洞建筑的情景:“民之初生,自土沮漆。古公亶父,陶复陶穴,未有家室。……曰止曰时,筑室于兹。”早在夏商周之前,中华民族祖先就有营建窑洞建筑的漫长历史

国内发现的最早的地下窑洞是宁夏回族自治区海原县西安乡的菜园村遗址,距今4200至5000年,遗址背山临沟,避风向阳,接近水源。黄土坡的坡度为20度,由半圆形场院、长条形门道、过洞式门洞和椭圆形居室四部分构成,居室内有储藏窖、灶坑。房屋结构有筒拱顶和穹隆顶两种,室内平面形态有不规则圆形、扇面形两种。面阔大于进深,前窄后宽,这种窑居构筑方式是后世人们营造窑洞建筑的技术基础,它是黄土高原地带窑洞住宅建筑的发端。但与今世的窑洞平面形态、空间布局完全不同,未完全脱离早期的穴居平面形态,室内通风较差,潮湿度大。

石器时代晚期的窑居建筑遗址在甘肃、山西、内蒙古等地均有不少发现。典型者如宁县阳屲遗址房屋F10,属于半穴居,时代晚于半坡时期。镇原县茹河南岸发掘了距今约5000年的常山下层文化窑洞式房子16座,都是口小底大的袋状竖穴,是典型的原始窑洞建筑。

秦汉以后,窑居建筑技术不断进步,发展为全横穴式窑洞,洞内造型和空间组合形态也有很大变化,内部设有烟洞、灶台等,更适合人居住。

唐宋时期,出现了今天所见的窑洞院落,还出现了大量数百户、数千口人聚居的窑洞村落。院内每个窑洞的作用有了明确分工,有客房窑、灶房窑、牲畜窑等,窑居类型更加丰富,有暗庄、明庄和四合院庄等。

明朝中叶,开始出现用石块做的窑面墙。至清末民国初期,黄土高原地区的人们开始在地面修建仿早期崖壁窑形制的石砌窑洞(图3-1),进一步丰富了窑居文化内涵。

图3-1 清代块石砌筑的窑洞

图3-2 黄土高原上的窑居情景

平凉、庆阳地区留存有很多修建于明、清、民国时期的窑洞,多建于60度~70度的崖面上(图3-2)。一座窑居院由大窑、套窑、道子院(窑门前的甬道兼场院)三部分构成。大窑室内平面呈梯形,前宽后窄,面阔小于进深;前壁为窑肩,与地面垂直,用土坯砌成;后壁称窑脑,与地面垂直;左、右两壁称窑帮,往上逐渐收分,顶部为筒拱形,且前高后低;大窑的窑脑后挖一个小窑洞,是套窑,也是储藏室。这种形制和布局有利于室内通风、防潮,是明显的技术进步。

早期窑洞建筑的脸部多为黄土崖壁挖掘而成。随着现代建筑材料的发展,出现了用块石、红砖、青砖、彩色瓷砖等敷贴窑脸的现象。内部空间构成采用现代材料分割,并构筑上下两层楼式的新窑洞,更加舒适宜人(图3-3)。清末民国时期,陇东地区社会动荡、匪患丛生,部分窑居者为求安全自保,开始在黄土塬上修筑窑洞式堡寨。高大的夯土墙将窑洞群、地坑院围起来,称为堡子,有城门,有高楼子(望楼),还有通向外界的地道。窑居村落成为广袤无边的黄土塬上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

图3-3 使用现代材料的窑脸

图3-4 宁县早胜镇寺坻村秦氏独立

(www.xing528.com)

图3-5 西峰区后官寨镇新民村毗邻式窑洞院

图3-6 宁县早胜镇窦家壕子胡同式地坑院平面图

窑洞既可以独立存在,又可以组合成窑洞院。窑洞院的组合主要有三类:独立式院、毗邻式院落、胡同式院落。其中下沉式独立院落最多,属一坑一院,一院一户,如宁县早胜镇寺坻村的秦家宅院(图3-4)。毗邻式院落是在一个地坑内最少有两院,如庆阳市西峰区后官寨郝家岭的郝氏宅院(图3-5)。胡同式院落属一坑多院布局形态,坑内有长短不一的胡同,如宁县早胜镇寺坻村徐氏宅院,一坑内有四院;宁县早胜镇北街村窦家壕子的李氏宅院也是胡同式院落,在一个长方形的大地坑内有十户院落,俨然如一条地下街巷,有宽阔的马路和绿化带,令人耳目一新(图3-6)。崖窑院也可以根据地形特征组成胡同式院落,如宁县早胜镇二家梁村吕宅的两个院落、西峰区专署巷118号的三个院落、西峰区南大街83至86号的张家院都是毗邻结构,虽然是靠崖窑,但属于胡同式院落。

窑洞聚落有点状和线状分布两种形态,这种布局是自然形成的,它没有进行系统的规划与设计,完全是根据民间匠人挖筑窑洞的传统经验形成的。在庆城县、华池县、环县、泾川县等地广阔平坦的塬面上,大量分布着独立式窑洞(包括覆土箍窑)和下沉式地坑院,它们沿山坡的等高线层层发展,成排、成行分布,形成村庄,呈线状布局模式。靠崖式窑洞的修建受地形条件的限制,人们多聚族而居,多孔窑洞组成一个家庭院落,数个家庭院落组成聚落,呈线状布局模式。近年来,出现了下沉式窑洞院与地面瓦房并存发展的现象。在陇中地区的通渭会宁等地,当地居民多修建箍窑,与土木结构房屋结合,组成四合院、三合院,若干个院落构成点状村落,在较为平坦的黄土塬、梁峁上,百余孔窑洞集中成为一个大型点状村落。

线状分布的窑洞主要由靠崖式窑洞组成,大大小小的窑洞沿大型黄土塬的边缘、交通线两旁展开,均修建在“V”字形冲沟边上。有的直接修建在河岸两旁,在高大陡峭的崖壁上,窑洞均分层开挖,挨家挨户,一线排开,形成线状分布形态。如庆城县南大街83至86号的张家院,有4户人家居住,背靠自然陡崖(图3-7)。其中4号院位于崖面东端,有4孔窑洞;1号院则是将崖面削成直角后挖窑洞;3号院向马路边后退了10米,各院都有较宽阔的空间。有些窑洞院落沿交通线的两旁、山坳的阳面呈“一”字形排列,每户均开辟小道,通向交通主干线,如西峰区专署巷和郑家巷的窑洞村落即如此。专署巷窑洞街(村)全长近1公里,窑洞均分布在沟的两边,比较密集;郑家巷窑洞村落位于庆阳市第一中学的东面,平面呈“L”形布局,长达1.3公里,完全是一条窑洞长街。

图3-7 庆城县南大街83至86号地坑院平面图

民国时期,由于陇东地区人口的快速增长,窑洞需求量猛增,出现了窑洞城镇居住区。据史料记载:合水县老城在1947年时有地面土木结构房屋162间,窑洞296孔;正宁县城的东关、西关在20世纪50年代初有地面土木结构房屋404间,窑洞429孔;西峰区在清代就已发展成为一座窑洞城镇,有窑洞数千孔,其中地坑院占60%以上,至民国时期还有窑洞1992孔,占住宅建筑总数的70%。至20世纪80年代后期,庆阳全市农村窑洞建筑仍然占住宅建筑的70%以上,出现了窑洞院落的变体组合方式,其中下沉式窑洞大量与地面建筑相结合,坡崖式窑洞与平房建筑相结合,地面独立式窑洞逐渐取代了下沉式窑洞。

甘肃窑洞式住宅建筑主要分布在庆阳、平凉、天水等地,其他各地也有零星分布。随着现当代社会经济的发展,早期窑洞多经后代整修、翻建和装潢,内外设施均走向现代化,原貌无存,已很难看到黄土高原的“土文化”特征。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在陕北、陇东展开革命斗争,许多党政军机关均设在当地的窑洞院内。许多早期的革命领导人也曾居住在本地村民的窑洞内,新中国成立后,这些窑洞被当作革命旧址和旧居保留了下来(图3-8、图3-9)。这种窑洞院保留了较多的早期建筑形制,外形古朴,设施简陋,充满着典型的“土文化”特色。

图3-8 正宁县宫河镇近现代革命旧址之窑洞

图3-9 正宁县近现代革命旧址之窑洞

如今,随着陇东各地社会的发展,人口大量增加,世代生活在黄土高原地区的人们逐渐从窑洞里走出来,在地面上修建房屋,以房屋或楼房为主的小城镇不断出现。窑洞住宅主要存在于广大农村地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