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慧眼识珍,孙承宗的得意学生

慧眼识珍,孙承宗的得意学生

时间:2023-10-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此,袁崇焕除了修城,几乎成了孙承宗的跟班。无论干什么,孙承宗总要带上袁崇焕,让他在实践中学习自己的所有。孙承宗知道后,怒不可遏,把袁崇焕叫来大骂了一通。为了朱由校能够坐稳江山,为了大明朝能够不沦于敌人的铁蹄之下,孙承宗慧眼识珍,从尘土中找出了埋藏的金子,收下了一个他可以为之骄傲的学生。

慧眼识珍,孙承宗的得意学生

后金已经攻陷了辽阳、沈阳,举国上下人心惶惶,时任经略的袁应泰自杀。孙承宗主动请缨,要到辽东督师。熹宗亲自送行,并赐尚方宝剑一把,授便宜行事之权。孙承宗终于要在战场上,铸就他的光辉伟业了。

虽然荣耀加身,但孙承宗明白,此时的自己,年事已高,不可能事必躬亲。于是,他决定,找一个人,把自己毕生所学及心得都传授给他,让这个人代替自己去完成收复国土的使命。

而这个人,孙承宗早就找好了,就是袁崇焕

这个人,早就表现出了他的不同凡响。当初,孙承宗组织军事会议,向在座的将领询问下一步的计划,袁崇焕当时就提出来,应该把守卫的重点放在宁远城上。事实证明,这是一个非常英明的建议,因为孙承宗在实地考察后发现,宁远处于敌人后方,守卫起来困难重重,但地理位置特殊,它三面环山,而剩下的一面,是海。这是一个很有利的条件,只要让士兵们守住了城门,到时候,各种资源均能从海上直接运到城下,努尔哈赤虽然很厉害,但他耗不起,而且最重要的是,他没有水军。因此,孙承宗肯定了袁崇焕的建议,他发现,这个年轻人,实在是有勇有谋。所以,孙承宗就把建设城墙的任务交给了这个年轻人,也把殷切的希望一起给了他。

从此,袁崇焕除了修城,几乎成了孙承宗的跟班。无论干什么,孙承宗总要带上袁崇焕,让他在实践中学习自己的所有。而袁崇焕一点也没辜负孙大人的期望,短短几年时间,他就已经成长为一个成熟的军事将领,可以独当一面。

而孙承宗此时不仅要忙着将毕生所学尽数教给袁崇焕,还要忙着拟订作战计划,训练军队。当时,关上有军队七万人,可这七万人毫无组织纪律可言,实在是没有什么战斗力,而且报空头,领空饷的不在少数。孙承宗雷厉风行,首先淘汰逃将数百人,并且将老弱病残者万余人尽数遣返。他又从收归的难民中选择了七千人作为他的前锋。

同时,孙承宗和袁崇焕发现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那就是,后金引以为豪的,让他们所向披靡的为骑兵,而明朝军队以步兵为主。唯一的办法就是,训练出一支足以和后金抗衡的骑兵部队,在马上和敌人一决高下。(www.xing528.com)

在孙承宗的授意下,袁崇焕从难民中选取了一批身强力壮、胆子也大的人,天天训练他们骑术和马上作战的本领。袁崇焕很得孙承宗的赏识,但不久,他闯了一个祸,让孙承宗发现了他身上一个致命的缺点。

有一天,辽东巡抚阎鸣泰让袁崇焕去查冒领军饷的事。袁崇焕到了地方,问清了罪行,而犯事的人也坦白了一切,袁崇焕居然直接就把这个主事的给砍了。这一砍不要紧,当时的士兵们见了,差点哗变。

孙承宗知道后,怒不可遏,把袁崇焕叫来大骂了一通。袁崇焕听了,连忙请罪。孙承宗把事情按了下来,但他也看出,这个学生一旦有了至上的权力,不知道还有谁能镇得住他。

不过,现在局势危急,孙承宗来不及多做考虑,袁崇焕是个军事人才,这就够了。

为了朱由校能够坐稳江山,为了大明朝能够不沦于敌人的铁蹄之下,孙承宗慧眼识珍,从尘土中找出了埋藏的金子,收下了一个他可以为之骄傲的学生。从此,这个学生,为了他的皇帝学生,可谓呕心沥血,戎马一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