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汽车安全驾驶:关键在于合适的安全间距

汽车安全驾驶:关键在于合适的安全间距

时间:2023-10-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汽车安全驾驶指汽车能够适应运行条件和交通环境的变化,有效地发挥其速度性能而不发生交通事故,圆满地完成运输任务。汽车安全运行的关键是安全驾驶。所以,合适的安全间距主要由后车的车速、制动减速度和后车驾驶员的反应时间确定。

汽车安全驾驶:关键在于合适的安全间距

汽车安全驾驶指汽车能够适应运行条件和交通环境的变化,有效地发挥其速度性能而不发生交通事故,圆满地完成运输任务。汽车安全运行的关键是安全驾驶。汽车驾驶是一项涉及人、车、路、环境等因素的系统控制问题。在现代化交通系统中,要在一定速度的前提下合理地使用车辆,驾驶员必须具备安全行车知识,例如:交通规则、交通心理、车辆行驶原理和安全性能、汽车维护与检测诊断常识、事故原因及预防等,以保证驾驶员能够在复杂的交通环境中正确理解和遵守各项交通法规,选择合理的驾驶方法以避免交通事故;同时能够根据汽车的运行情况,及时对车辆进行维护作业,以保障车辆技术状况良好,确保安全运行。

汽车驾驶过程由起步、车速选择、保持安全间距、会车、超车、转向、掉头、倒车、滑行、制动、停车等环节组成。从外界条件来看,还有一些特殊环境下的驾驶,如夜间行车、雨雾雪天行车、坏路及无路条件下的行车等。在驾驶过程中所应注意的安全问题如下。

1.起步

起步前应进行如下检查:汽车前后和车下是否有人或障碍物;货物装载和紧固情况或乘客状态;观察周围环境和交通状况。

起步准备:起动发动机并察听运转情况;观察各仪表指示状况特别是冷却液温度、机油压力指示值;发动机温度达40℃以上时,关好车门,系好安全带

起步过程:通过后视镜观察后方有无来车;鸣笛;放松驻车制动;适当选择变速器档位,对装手动变速器的车辆,空车可用二档,重车用一档,对装自动变速器的车辆,一般选用D档起步;缓抬离合器踏板;适当踩加速踏板缓缓起步。

2.车速选择

车速与行车安全有密切关系。提高车速,可缩短运输时间、提高运输效率;但车速过快,汽车制动距离大大增长,且易于丧失操纵稳定性。因此,提高车速的基本前提是必须确保行车安全。

车速快慢是相对的,高速行车与安全行车的根本区别不在于车速快慢,而在于所使用的行驶车速是否危及行车安全。高速行车指不顾道路状况和交通环境,采用挤、抢、钻的方法盲目开快车。车速越快,制动距离越长,当遇有紧急情况时,发生事故的可能性也就越大;车速越高,转弯时的离心力就越大,极易造成车辆侧滑甚至翻车;在凸凹不平的道路上高速行车,常会因振动加剧而使车辆悬架机构、行驶机构、车架、轮胎等损坏或发生故障而导致行车事故;高速行车还会使驾驶员动视力下降、视野范围变窄,从而难以全面正确地感知车内外情况,再加上精神高度紧张所带来的疲劳等,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就会越大;高速行车时,超车的机会相对增多,从而增加了道路上的交织点,扰乱了正常行驶的交通流和行车秩序,从而也对行车安全造成影响。

因此,遵章守法,准确判断交通条件,掌握适当车速,适时制动停车,既能确保安全行车,又能平安顺利地完成运输任务。

3.安全间距

行驶过程中,汽车与同车道内同向行驶的车辆间应保持必要的距离;会车或超车时,应有一定侧向间距。安全间距过小,就有可能导致碰撞、挤擦事故;但间距太大,则会使道路上的通车量下降。

在同向行驶的前后车之间,其安全间距主要取决于制动停车距离,而制动距离不仅与汽车的制动性能和制动初速度有关,还与驾驶员采取制动的时间和方法有关。所以,合适的安全间距主要由后车的车速、制动减速度和后车驾驶员的反应时间确定。当制动系统的技术状况正常时,汽车在不同车速下的安全间距见表12-1。

表12-1 常见车速下的安全间距 (单位:m)(www.xing528.com)

978-7-111-29677-5-Part03-101.jpg

注:j1j2表示前、后车的制动减速度。

车速越快,侧向安全间距应越大。一般情况下,时速在40km/h以下时,侧向间距应在0.75m以上;时速为40~70km/h时,同向行驶车辆的侧向间距应保持1~1.4m,逆向行驶的车辆则应保持1.2~1.4m;时速高于70km/h时,侧向间距不应小于1.4m。

4.会车

汽车运行中,与对面汽车相互交会的机会很多。需要会车时,首先应做到先让、先慢或先停,根据道路交通情况,同时准确判断来车的速度、距离及装载情况,选择适当的侧向安全间距,运用适当车速并选择较宽阔、坚实的路段靠右侧行进而会车。

山区弯道处会车时,视线受阻,应先鸣号,注意前方来车;在陡坡道上会车时,应做到下坡车让上坡车先行,尽量避免在危险路段会车。

夜间会车,距来车150m时,应将远光灯改为近光灯;相距50m时,互闭远光灯而改用近光灯,靠公路右侧缓行,以防眩目,确保会车安全。

5.超车

由于运行在道路上的各个车辆的车型、车况、运输任务、驾驶员的经验和性格不同,因而行车速度不一定相同,运行中会经常发生超车。一般情况下,超车应在视线清楚、道路宽度能保证有足够侧向安全距离,并在对方150m以内无来车的路段进行。超车前,先鸣号并开左转向灯向前后车辆发出超车信号,待前车示意允许超车并向道路右侧避让时,从左侧保持足够侧向安全距离迅速超越;超越后,关闭左转向灯,同时开右转向灯,在不影响被超车辆行驶的情况下驶入原行驶车道。应注意的是:超车前,驾驶员应根据本车车速和加速性能及被超车辆的车速,正确判断超车所需时间和超车距离,尤其要看清将超车路段内的交通情况,并正确掌握侧向安全距离。

6.掉头和倒车

车辆掉头、倒车时必须谨慎驾驶,尽量在道路宽阔、交通情况不复杂的地段进行。掉头、倒车时,应观察好周围情况,选定进、退路线和目标;对后方情况看不清时,应有人在车下指挥;倒车时,车速要慢,同时必须控制前轮位置,应掌握“慢行车、快转向、多进少退”的方法。

7.安全滑行

滑行指车辆驾驶过程中的具有预见性的、提前减速操作方法。正确、合理的滑行,用自然减速代替使用制动器,可以达到减少制动消耗、降低磨损和节省燃油的目的。但若运用不合理,就会使磨损和油耗增大,甚至造成事故。滑行应在发动机不熄火和制动有效的条件下进行。在泥泞、积雪、结冰、陡坡、窄路、急转弯、傍山险路等道路上,以及在视线不良、装载危险品及超高、超长、超宽物资时,严禁滑行,以防发生意外事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