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汽车维修质量评定方法-汽车运用工程学

汽车维修质量评定方法-汽车运用工程学

时间:2023-10-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维修作业过程中的质量检验,还能防止维修车辆由不合格工序转入下一道工序,从而提高整车维修合格率。单车维修质量评定指标通常采用“合格”或“不合格”进行定性评定。维修企业汽车维修质量的综合评定指标主要有上线检测一次合格率、维修合格率和维修质量保证期内返修率。维修合格率可以简便直观地反映维修企业汽车维修质量的总体水平,其维修质量越好,维修合格率就越高。

汽车维修质量评定方法-汽车运用工程学

汽车维修质量评定指对维修竣工的整车、总成或零件,按照规定对需要检验的项目逐项检验后,将检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出综合性数据,再将此数据与既定标准值进行对比,进一步做出定性(合格、不合格)或定量(缺陷数、缺陷率等)的结论,并按照既定的质量分等规则对其适用性等级进行判定。

根据维修质量评定对象,可分为对单车维修作业质量的评定和对维修企业维修质量的综合评定两种评定方法。

1.单车维修质量评定

汽车整车、总成件由若干零件组成,每个零件又有若干检验项目。对零件检验项目的某项进行检测,并将检测数据与标准值进行对比,可得到该项合格性的判定,该过程称为零件单项检验。对各项检验项目逐项检验后,将所有单项结论综合统计,并按照该零件规定的合格性、等级性标准进行比较,可做出该零件的质量评定,称为零件质量检验

汽车总成件由若干零件装配组合而成,其质量评定建立在各零件质量评定和总成性能检验、质量评定的基础上。零件检验加上总成检测与评定的全部过程即为汽车总成件的质量检验。

汽车维修质量检测与评定实际上是维修汽车整车的质量检验,是单项检验、零部件检验、总成件的检测与评定的继续。其侧重点是零部件、总成件及整车装配调试后的性能检验,包括装配调试后相关零部件、总成之间的相互位置关系、总体尺寸、外观以及总成和整车静态、动态性能的检测。因此,整车质量检测与评定是若干个检测与评定子系统的集成。

汽车整车维修质量评定考核的某些项目的检验,并不是在维修汽车竣工后进行,而是在维修作业过程中进行。除为整车质量的评定提供数据外,也起着汽车维修质量把关、预防产生严重缺陷的作用。维修作业过程中的质量检验,还能防止维修车辆由不合格工序转入下一道工序,从而提高整车维修合格率。

单车维修质量评定指标通常采用“合格”或“不合格”进行定性评定。维修质量“合格”的车辆发给“维修出厂合格证”,维修质量“不合格”的车辆不准出厂。

2.维修企业汽车维修质量综合评定

对维修企业维修质量的评定,是在单车维修质量评定的基础上,对维修企业一定时期内所维修车辆的维修质量所进行的综合统计分析,是对该企业汽车维修质量的综合评定。

维修企业汽车维修质量的综合评定指标主要有上线检测一次合格率、维修合格率和维修质量保证期内返修率。

(1)上线检测一次合格率 指在一定时期内,对维修企业完成的大修、二级维护汽车,在综合性能检测线上进行质量检测,其一次性检测合格的车辆数与被检测车辆总数之比。

对于不要求在检测线上检测的维修作业,可以用“维修合格率”进行评定。(www.xing528.com)

(2)维修合格率 指一定时期内,维修合格的车辆(次)数与维修车辆(次)总数之比。

维修合格率可以简便直观地反映维修企业汽车维修质量的总体水平,其维修质量越好,维修合格率就越高。适用于企业内部对每个维修岗位、每个维修作业项目的维修质量进行检验与评价。

(3)返修率 指一定时期内,汽车维修出厂后,因维修质量问题而返修的车辆数与修竣出厂的车辆总数之比。

3.汽车维修质量的评定参数

(1)一般技术要求 主要包括车辆外观、附件及装备、车身密封情况等。

(2)发动机性能及运转状况 主要包括气缸压力、发动机功率、发动机转矩、发动机燃料消耗率、机油压力及起动性能、怠速性能、尾气排放性能、异响、四漏(漏油、漏水、漏气、漏电)情况等。

(3)汽车动力性能 主要包括底盘输出功率、汽车加速时间、滑行性能等。

(4)汽车燃料经济性能 用等速百公里油耗量评价。

(5)制动性能 主要包括制动距离或制动力、驻车制动器性能等。

(6)转向操纵性能 主要包括转向轮侧滑量、前轮定位、转弯直径、转向盘操纵力等。

(7)传动系工作状况及噪声等。

(8)灯光与信号状况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