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汽车运行适应性分析-汽车运用工程学

汽车运行适应性分析-汽车运用工程学

时间:2023-10-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了研究汽车与运行条件的适应性,必须研究汽车在所运行的交通和道路条件下的运行状况。通过汽车运行试验及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完成运行工况调查。汽车运行试验所用车辆必须符合国家标准规定。在汽车运行记录中的汽车速度、发动机曲轴转速、节气门开度、曲轴转矩等模拟量曲线需要进行数字化处理,然后才能进行分布及统计特征分析。汽车运行中经常出现的工况称为常用工况。

汽车运行适应性分析-汽车运用工程学

1.汽车运行工况

汽车是在一定的道路和交通条件下完成运输任务的。为提高运输生产率,降低运输成本,汽车性能应与运用条件相适应,二者相适应的程度是评价汽车选配和选用是否合理的重要依据之一。为了研究汽车与运行条件的适应性,必须研究汽车在所运行的交通和道路条件下的运行状况。

汽车运行状况通常采用多参数描述,称为汽车运行工况,即汽车在使用条件下,汽车驾驶员以自己的经验、技艺操纵车辆,完成一定任务时,汽车及其各零部件、总成的各种参数变化及技术状态。汽车运行工况的参数包括汽车速度、变速器档位、发动机转速、节气门开度、制动频度、加速度等。在特定的汽车运行工况研究中,还包括发动机曲轴瞬时转速、输出功率、输出转矩、油耗、冷却液温度、各总成润滑油温度、各档位使用频度、离合器结合频度等。汽车运行工况是一个随机过程,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如道路状况、交通流量、气候条件以及汽车自身技术性能的变化等。

汽车运行工况研究包括:汽车运行工况调查和汽车运行工况分析两个方面。汽车运行工况研究常采用测试统计方法和计算机数字仿真方法。

2.汽车运行工况调查

在汽车运行工况研究中,工况调查是首先要进行的工作。通过运行工况调查,掌握在特定的使用条件下,表征汽车运行状况各参数的变化范围和变化规律,为评价车辆的合理运用以及车辆性能、结构能否满足使用要求提供基础资料。

汽车运行工况调查的内容,可根据研究任务的需要而增减。通过对测试数据的统计分析,求得汽车运行工况参数样本的分布规律及其数学特征,进而在无偏性、一致性和有效性的原则下,推断出参数的总体分布和数学特征。

汽车运行工况测试是汽车运行工况调查的重要步骤。通过汽车运行试验及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完成运行工况调查。

汽车运行工况调查的主要内容有:选择反映汽车运行状况,具有代表性的路线,并取得道路资料和交通状况的调查数据;同步测取在汽车行驶过程中的车速、发动机转速、油耗、节气门开度及档位使用和变化情况;在调查路线(或路段)内的累积停车次数和累积制动次数等。必要时还要记录交通流情况,如交通量、交通构成等。

在汽车运行试验中,主要使用非电量的电测法,即在测量部位安装将非电量状态参数转换为电信号的传感器,将电信号直接或经放大后传送至测量仪表和记录仪器(如计算机硬盘、磁带机、光线示波器、x-y记录仪),供统计分析使用。

在测试汽车运行工况时,风速、气温、海拔高度等试验条件应符合有关规定,或对测试参数进行修正。汽车运行试验所用车辆必须符合国家标准规定。

运行试验中所做的记录称为汽车运行记录。图16-1为某型载货汽车在某地市区行驶时的运行记录;图16-2为城市公共汽车典型运行工况分布。

汽车运行工况的计算机模拟方法采用数学模型方法,将汽车运行工况看成由汽车动力传动系模型、道路模型、驾驶员模型及交通流干扰模型组成的系统输出。输入有关道路及设施数据、发动机数据、汽车传动系数据、轮胎数据、气温、风速、驾驶员习惯、换档过程时间分布、自由行驶/跟驰行驶/超车行驶的概率,在计算机上模拟汽车的运行,并统计出反映汽车运行状态的各个参数。

978-7-111-29677-5-Part04-12.jpg

图16-1 载货汽车市区行驶运行记录

978-7-111-29677-5-Part04-13.jpg

图16-2 城市公共汽车典型运行工况分布

a)速度分布频谱 b)发动机转速分布 c)加减速度分布(www.xing528.com)

3.运行工况调查数据处理

在汽车运行试验中得到的试验数据经处理后,才能得到汽车运行工况的统计特征和分布。根据记录介质为纸带(光线示波器)或存储介质(磁带、硬盘)的不同,数据的处理方法也不同。因纸带记录只能用手工处理,工作量大,结果精度差,已淘汰。磁带记录数据信息量大,可采用计算机进行处理,数据精度高,结果准确。目前,一般采用计算机硬盘存储。在汽车运行记录中的汽车速度、发动机曲轴转速、节气门开度、曲轴转矩等模拟量曲线需要进行数字化处理,然后才能进行分布及统计特征分析。

汽车运行工况测试参数样本中的模拟量,如速度的数字化处理是非常重要的。速度模拟量处理的基本前提是:将速度时间曲线离散化。其步骤为:确定采样间隔Δt(s);判别并剔除异常数据;求均值;求频率分布并绘制频率分布图

通过频率分布图可了解汽车运行工况测试样本的分布特征。例如,数据的密集位置、离散程度以及分布的大体情况等。

这样,就可对汽车运行工况记录中的档位使用情况,发动机转速变化情况及节气门开度变化情况等进行数据处理。在汽车运行工况调查中,当有特殊要求时,除了要按需增加测量参数之外,在数据处理时,还可进行数学特征计算、区间估计和分布检验,以便对运行工况进行定量分析。

4.汽车运行工况分析

汽车运行工况数据主要用于确定汽车的常用工况及其特征,并结合汽车的结构性能,评价汽车常用工况的合理性及其影响因素。

汽车运行中经常出现的工况称为常用工况。汽车行驶的影响因素很多,如车辆性能、道路状况、交通状况、气候条件和驾驶员技术水平等。因此,汽车的常用工况也随时间和行车路线变化。

汽车运行速度分布特征具有如下特点:

1)车速分布具有统计规律。市区运行车速分布是多种随机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多数具有正态分布的特征。公路运行的车速分布多为具有偏态特征的近似威布尔分布,常用威布尔概率纸法检验。

2)交通流密度是常用车速的分布范围和均值的重要影响因素。市区运行条件下,车速均值多在20~30km/h,因各个城市交通状况不同而差异很大。市区车辆的平均车速受车辆本身结构和动力性能的影响不大。公路运行时,高速运行工况概率可达到50%以上。公路行驶车速主要受交通安全限制,并与汽车的动力性和平顺性有关。

3)常用车速偏低,反映出车辆动力利用率不高,造成车辆使用效率下降。常用车速也是油耗量最多的行驶工况,汽车节约燃料的重点应着眼于努力改善常用车速下的燃料经济性。

4)按时间统计,公路行驶车辆的高档利用率可达到92%~96%,低档只占4%~8%。市区运行,低档利用时间略有增加;公共汽车由运行方式所决定,空档的利用时间约占50%,而最高档的利用率明显低于公路行驶,其他各档的利用率高于公路行驶。因此,城市行驶车辆的低速档齿轮和离合器片磨损高于公路行驶车辆。由于连续起步、加速、等速、滑行,应重视改善公共汽车发动机过渡工况的燃料经济性,并注意改善驾驶操作条件和提高驾驶技术。

5)汽车行驶的道路条件越好,功率利用率越低。节气门开度经常处于20%~40%,发动机功率利用率约60%。在汽车运行中,发动机的转速处于不稳定工况,油耗比稳定工况高。

汽车运行工况在外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还会因自身的装载或拖载质量的改变发生变化。试验表明,当拖载量增加时,将导致汽车运行中换档次数增加,直接档使用时间相对减少,节气门开度加大,发动机功率利用率增大。

在同样的使用条件下,即使同类汽车,完成同样的运输任务,但运行的效果却有很大差异;如果车型不同,则差异会更大。例如,是否保证货物完好、旅客舒适;车辆运输能力是否得到充分利用;每百吨公里或每百车公里的平均油耗量的高低;是否安全行驶;车辆是否正常磨损,有无过度磨损和早期损坏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