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批判国贼政策-天津文史资料选辑

批判国贼政策-天津文史资料选辑

时间:2023-10-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李六更敢直斥段祺瑞,这不能不说是非常勇敢的举动。这些论点严重地刺痛了段祺瑞等军阀及其政权。于是,当局下令强迫李六更具结,不再宣传革命,不再散布反政府言论。军阀政府对李六更的不满和迫害,可以说是李六更先生的光荣,这从反面说明了《六更公报》的战斗威力和六更先生正直无私、刚正不阿的人格。

批判国贼政策-天津文史资料选辑

《六更公报》被人们评论为“击柝警世”的“暮鼓晨钟”,也是和李六更敢于抨击时弊的勇气分不开的。辛亥革命以后,革命果实被军阀政府窃取。《六更公报》就在第五号中著文对革命后的社会现象进行了分析:“辛亥之秋,武昌之旗高举,不到半载工夫,即将前清二百年的专制,一变而为共和,彼时人民均极欢喜,此后应该享受共和的幸福啦!然细思之,此数年之间,人民何曾享一日之幸福!壬子(1912 年)正月,京津保之兵变,商家被祸,人民受惊,议员终日捣乱,内阁两次推翻,内讧屡起,外患频来,直至五年正月,又有嵩山四友,君子六人,施其劝进帝孽之鬼蜮,惨杀志士之毒网,终成洪宪之迷梦,造出共和之魔障,至此回想人民所希望之幸福,志士所掷之头颅,有心人能不放声一哭吗?”在概括当时的政治形势之余,李六更还以其犀利的文笔,细致入微地剖析了段祺瑞等官僚政客的嘴脸。他以“风风”的笔名发表在《谈丛》专栏中的文章《人伦宝鉴》和《谈谈段祺瑞的近事》就体现了这个特点。在《人伦宝鉴》中,李六更指出:“共和国家的官吏,比君主国大不相同,共和国官吏是公仆,就是大总统及内阁总理皆是如此,因为君主世袭,以国家当他自家的私产,共和国家是人民公有之物,人民是主人翁,官吏由民选用,所以称为公仆。现今改变,公仆总是想盗卖主人的公产,主人不让他卖,他就要胡闹起来,想要以仆压主。噫!这真是无意识、无脑筋的冷血动物,为人伦中之大蟊贼真败类。”在当时刚刚由封建君主制度过渡到共和制度的中国社会,这种“天下为公”的舆论是十分及时而且代表着革命志士的根本意志的。由于李六更不畏权势,敢于仗义执言,所以在段祺瑞这个当时手握重权的内阁总理在北京车站打站长、殴议员、胡闹八方之后,《六更公报》立刻给予报道评论。李六更仍以“风风”为笔名在《谈丛》发表文章,揭露段祺瑞“骄傲暴戾”、“与共和国家大不相合”的丑态,指出他“用压制强迫的手段,围攻国会,殴打议员,动了人心公愤,”应当“急速让贤辞职。”由于历史的局限,李六更对总统是拥护的,对北洋政府也还抱有许多幻想,这是由其热切盼望共和制度早日实现的愿望而来的,不能苛求于前人。但李六更敢直斥段祺瑞,这不能不说是非常勇敢的举动。

李六更在抨击时弊的同时积极提倡新道德,宣传革命思想。在《六更公报》第一号上,他用“卓英”的笔名发表《崇尚新道德》一文,文中指出“吾国道德之堕落,至今日而极矣!所谓爱国者,合群也!公利公益不过欺人之惯语,实则朝野上下,多以利欲熏心,贪伪成习,虚灵锢蔽,礼法荡然。社会污浊,愈染愈深。庄子哀莫大于心死。长此以往,国何恃以存,俗何赖以美?甚愿吾开明之同胞,去诈去贪,尚公尚实,就固有之道德而刷新之,凡礼义廉耻,与诚意正心之旧学说,遗编俱在,经切实研究,身体而力行之;至自由平等、尚国博爱之新学说,尤要潜心讨论,发挥而光大之。凡古今中外名流哲士,所著道德诸书,融会贯通合一炉而冶之。日新又用新道德来改革世风,教化世俗。”他不顾身体衰迈,到处演讲,有一篇文章这样写道:“我李六更不顾病、不要命、不怕死,巡行各繁华地方如中央公园、东安市场、前门外天桥等处,大声疾呼,告诉同胞,不必风声鹤唳,徒惊慌、瞎害怕,公理到底战胜强权……同胞们寻思寻思,段祺瑞要世袭内阁,误国殃民,不让他当总理,他就谋叛,简直比袁世凯还厉害,六更当去年民国复活,各伟人等要请段祺瑞出来办大事,我就说,去了一个曹操,又换了一个司马懿,今不幸我说的话果应验了。大家要知道国贼是谁,民贼是谁,国军出征,民军随之。李六更不怕他,同胞们智谋胜六更,才力胜六更,更能不怕了。”以后,李六更又在报上连续发表文章,如《答荆山主人书》、《六更有四不解问问梁启超》等,直接揭露了段政府之种种腐败行径,指出其官吏“政绩尚逊于旧日之官僚”。这些论点严重地刺痛了段祺瑞等军阀及其政权。于是,当局下令强迫李六更具结,不再宣传革命,不再散布反政府言论。李六更毫不气馁,写文章回击,在《再上吴总监书》中,李六更写道:“六更愚人也,笨人也。然虽性质愚笨,处事必本于诚,待人必出乎天性,况欲救助祖国于危亡,敢不舍身现身,尽我一分子国民之天职,死而无怨,且死而死已焉……我出而打梆,实系本于天良,率诸至性,意在唤起我同胞之民,群起而爱国救国,要有一点妨碍治安之意,挑拨是非之言,社会中已早不能容我。六更万未想到,于民国六年六月间,无故被内右二区署长刘恩廉派巡警官传六更到区,强迫六更具结,后半生不准打梆在大街小巷唤人焉。”李六更拒绝具结,因此,段琪瑞军阀政府对李六更和《六更公报》终于到了不能容忍的程度,于是导致段政府对李六更的迫害升级,1917 年6 月报馆被查封,李六更被公开通缉。军阀政府对李六更的不满和迫害,可以说是李六更先生的光荣,这从反面说明了《六更公报》的战斗威力和六更先生正直无私、刚正不阿的人格。(www.xing528.com)

《六更公报》虽然只发行了33期,但是,李六更在报上宣传的政治主张和他移风易俗的强烈愿望,在社会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人们在他去世多年以后,还用各种形式来纪念他。1988年1 月3日的《今晚报》和1988 年12 月29 日《北京晚报》都刊登过李六更先生的事迹。所幸的是,李六更先生主编的《六更公报》和一部分照片被北京现代历史研究所完整地保存了下来,笔者在采访中有幸拜读了《六更公报》的全部文章。应该说这些资料的保存,为我们了解、研究李六更提供了可靠、丰富的原始史料,使我们今天能够重睹这位民主革命老人当年的风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