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揭秘历史:司马懿胜过曹爽

揭秘历史:司马懿胜过曹爽

时间:2023-10-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曹爽的一系列举措自然遭到了司马懿的反对,双方斗争逐步激化。司马懿称疾不预政事,暗中策划推翻曹爽。李胜告别司马懿后,与曹爽等相见,备述当时情景。一切部署停当后,司马懿上奏天子,列举曹爽兄弟的种种“罪状”,要求将他们废黜。事后,司马懿穷追不舍,将何晏等人下狱治罪,定曹爽与何晏等阴谋反逆。司马懿对曹爽兄弟的残暴杀戮,已然暴露了他削弱曹魏宗室、图谋篡夺的野心,时人为之寒心。

揭秘历史:司马懿胜过曹爽

司马懿,字仲达,河内温县人,他的家族是一个世代担任高官的儒学大族。司马懿在建安年间进入曹操政权,曾任曹丕的太子官属,是曹丕亲信的东宫“四友”之一。曹丕即位称帝后,司马懿位望日隆,实际上居宰辅职任。黄初七年(226)曹丕逝世前,司马懿与曹真、陈群、曹休等受遗诏辅政。明帝在位期间,司马懿逐步取得了专掌对外征讨的大权,已成坐大之势。景初三年(239)明帝逝世前,司马懿又与曹爽受遗诏辅政。

曹爽是曹真之子,他以宗室身份倍受明帝宠待,官至武卫将军。明帝病危期间,拜曹爽为大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事,录尚书事,让他总揽军政大权,与司马懿一起辅弼幼主。齐王曹芳即位之初,曹爽、司马懿共同辅政,尚能相安无事。不久,曹爽就感受到了司马懿积久威势的重压,试图扭转局面。他上奏天子,发诏将司马懿由太尉转为太傅,表面上是尊崇司马懿,实际上剥夺了司马懿的实权。曹爽又让自己的弟弟曹羲任中领军,曹训任武卫将军,加强对中军的控制。同时,他引用南阳何晏、邓飚、李胜、丁谧、毕轨等人为心腹,分别授以要职,把持朝政,借以排挤司马懿党羽的势力。曹爽的一系列举措自然遭到了司马懿的反对,双方斗争逐步激化。司马懿称疾不预政事,暗中策划推翻曹爽。

正始九年(248),李胜出任荆州刺史,曹爽等让他乘机去向司马懿道别,以便窥察司马懿的动静。司马懿引见李胜,让两个婢女在身边服侍。他拿衣服,衣服落地;又用手指口,表示口渴要喝。婢女取来稀粥后,司马懿持杯喝粥,粥全都由口中流出,沾满胸前。李胜见状,也不禁动了恻隐之心,流下眼泪。稍后,司马懿与李胜交谈,往往言辞错乱。李胜告别司马懿后,与曹爽等相见,备述当时情景。曹爽等感到司马懿已经病入膏肓,没有什么威胁了。此后,曹爽等人便放松了对司马懿的防备,肆行无忌。

其实,上述情景只不过是司马懿窥透曹爽等人的用意,将计就计上演的一幕活戏。可惜曹爽等人失察,竟然信以为真。正始十年(249)正月,齐王芳拜谒高平陵(明帝陵墓,在洛阳南九十里处),曹爽兄弟一同扈从车驾。司马懿乘机发动政变,部勒兵马,占据武库,屯兵洛水浮桥。司马懿的兵马包括本部三千人以及他的长子司马师的中护军本营、司马师暗中收买的“死士”三千人。司马懿又任命司徒高柔行大将军事,领曹爽本营,太仆王观行中领军事,领曹羲本营,控制了洛阳城内的中军。一切部署停当后,司马懿上奏天子,列举曹爽兄弟的种种“罪状”,要求将他们废黜。(www.xing528.com)

当司马懿起兵时,大司农桓范突出城门,投奔曹爽。桓范是沛国人,通晓世事,有“智囊”之称,是曹爽尊重的乡里前辈。桓范建议曹爽护送车驾到许昌,征招四方兵马,讨伐司马懿。无奈曹爽兄弟瞻前顾后,无法振作,终于放弃了抵抗。事后,司马懿穷追不舍,将何晏等人下狱治罪,定曹爽与何晏等阴谋反逆。曹爽兄弟、桓范、何晏等十余人被处死,并夷灭三族。司马懿对曹爽兄弟的残暴杀戮,已然暴露了他削弱曹魏宗室、图谋篡夺的野心,时人为之寒心。

“高平陵之变”是曹魏政局的转折点,经过这次事变,曹魏政权落入了司马氏手中。曹爽的失败,固然是由于他骄横跋扈,掉以轻心,但司马懿老谋深算,欲擒故纵,也是诱使曹爽犯错误的重要原因。最后,司马懿瞅准机会,一击成功。本来,魏明帝对曹爽托孤时,就担心他不是司马懿的对手,但是仓促之间,找不到更合适的人选。这种担心的事不幸变成了事实,而曹魏政权也因此迁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