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汽车人机交互界面整合设计实践

汽车人机交互界面整合设计实践

时间:2023-10-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RUP模型的横向维度包括初始阶段、细化阶段、构造阶段、交付阶段。图3.5 RUP软件研发流程图片来源:Per Kroll,2004RUP研发流程具有“迭代”和“增量”研发的特征。RUP研发流程为了缩减研发周期而将工作分解成若干子部分和子项目,每个子项目导致一个增量的一次迭代[12]。

汽车人机交互界面整合设计实践

3.2.1.1 硬件研发流程

产品研发流程是指产品构思、设计和商业化的多个步骤的活动序列。图3.3为产品研发模型比较图[5]

图3.3中可见,产品研发流程大体可以划分六个阶段:需求建立、任务分析、概念设计、具体设计、细节设计、物化。而且产品研发流程具有一定的任务和时序结构。可见,设计任务的合理组织与设计节点的合理控制是流程模型研究的关键问题。例如,乌利齐(Ulrich)和埃平格(Eppinger)提出的一般产品研发流程,强调设计流程的设计任务和设计节点关系包括:产品规划、概念开发、系统设计、详细设计、测试完善、生产启动[6](图3.4)六个设计任务,任务与任务之间是五个设计节点。

图3.3 产品研发流程模型比较

图片来源:T. J. Howard,2008

图3.4 一般产品研发流程

图片来源:Karl T.UIrich,2005

值得注意的是,产品研发流程的研究是设计任务的合理组织与设计节点的合理控制,是分析设计的逻辑线索和时序结构的基础。(www.xing528.com)

3.2.1.2 软件产品研发流程

软件研发过程是指将用户需求转化为软件系统的所有活动的集合[7]。所谓统一软件研发过程(Rational Unified Process,RUP)是一种迭代的、以构架为中心的、用例(Use Case)驱动的软件研发方法,是具有明确定义和结构的软件工程过程[8]。它提供了可定制的软件工程过程框架,可用于不同类型、不同组织、不同功能以及不同项目规模的软件系统研发[9]。RUP基于角色(the who)、行为(the how)、产品(the what)、工作流(the when)四个基本元素构建系统研发流程。RUP(图3.5)模型的横向维度包括初始阶段、细化阶段、构造阶段、交付阶段。纵向维度为核心工作流(Core Workflow):包括商业建模、需求、分析和设计、实现、测试、发布等活动[10]

图3.5 RUP软件研发流程

图片来源:Per Kroll,2004

RUP研发流程具有“迭代”和“增量”研发的特征。迭代是逼近所需目标或结果的重复反馈过程。增量本质上也是一种迭代,不过强调每一个增量均发布一个可操作产品。在软件研发领域,增量研发的思想最早由哈兰米尔斯(Harlan Mills)提出,他倡导从项目一开始就与用户保持密切接触,先构建一个能工作的最小功能版本,让用户使用,然后以测试来驱动研发[11]。RUP研发流程为了缩减研发周期而将工作分解成若干子部分和子项目,每个子项目导致一个增量的一次迭代[12]。增量开发反映了软件开发过中,一种“自下而上”的驱动模式。不是一次获得完整的解决方案,而是在增量和迭代的交替中,整个系统由一个个构件集成。从设计理论看,RUP开发流程蕴含了肖恩所提出的“行动中反映”的设计思想,设计问题并非一开始就是明确的,而是伴随着设计方案而不断发现和更新的。

值得注意的是,硬件产品和软件产品研发流程之间既具有符合设计规律的结构相似性,又具有各自的专业特征。同时,创意产生的过程既不是完全理性的行为,也不是完全无法被认知的“黑箱”。一方面,汽车人机交互界面属于汽车设计领域,是多领域交叉的设计活动,涉及不同领域大量的技术标准、参数和决策支持参数[13],其流程具有很强的逻辑和时序关系;另一方面,汽车人机交互界面设计过程具有相对动态的特征,设计迭代和评价没有可靠、唯一的技术标准,其流程具有迭代和增量的关系。因此,构建汽车人机交互软硬界面整合设计流程具有一种“追本溯源”的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