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徐州撤兵后血战台儿庄,徐州会战60万军队迎击日军

徐州撤兵后血战台儿庄,徐州会战60万军队迎击日军

时间:2023-10-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日军空袭徐州后引起大火,消防队员正在全力灭火。在李宗仁的指挥下,当日军四面合围徐州之势形成之时,也是徐州60万军队撤离的开始。此时,日军虽力图南北会合,夺下徐州,但都是白天行动。此时,第五战区司令部仍在徐州地区。此次徐州会战,中方部队达60万人。日参谋部企图将中方60万大军围于徐州地区,然后全部歼灭,以实现灭亡中国之计划。

徐州撤兵后血战台儿庄,徐州会战60万军队迎击日军

1938年5月上旬,津浦路南段日军大举北进,会攻徐州重镇。首先,日军以北上主力在大量装甲部队、飞机等配合下,向西挺进,攻占合肥,迫使李品仙第十一集团军的第三十一军西撤,退守于大别山外围的六安县,以排除侧翼被中国军队突击的危险。然后日军南北推进,向据守在淮河中游一带的廖磊的第二十一集团军的第七、第四十八两军进攻。驻守在淮河两岸和田家镇、凤台县、寿县、正阳关的部队为避免被敌人包围全歼之厄运,在作抵抗后自动放弃阵地,实行化整为零的游击战。可是,敌人实施大兵团作战,继续向北推进,占领蚌埠后向蒙城进攻。至此,于学忠的第五十一军和冯治安的第七十七军都遭日军优势兵力压迫,不得不星夜兼程向皖、苏撤退。刘汝明的第六十八军奉命南下增援,但战局已变,只好向西突出重围。此时,徐州以南津浦路防线已完全洞开,日军可随时向徐州攻击。为阻击日军北上,廖磊总司令急调第二十一集团军总预备队,驰赴宿县和蒙城扼守,使日军不敢贸然北进。然而日军也有估计,所以跟踪而至,将蒙城包围,使第二十一集团军的进城部队,无法突击。日军用机械化部队和飞机、大炮整日轰击,城中房屋毁尽,一片焦土,除有21名士兵乘黑夜逃出外,其余官兵、伕役、马匹等,全部为国牺牲。日军对宿县攻击也十分凶猛。第二十一集团军进占宿县部队虽能撤至郊外,但损失也惨重。日军夺下蒙城、宿县后,沿津浦路两侧平原向徐州迫进,日军一路向北急进,占据陇海路上的黄口车站,切断陇海铁路西段与徐州的联络,从而形成了四面向徐州的合围之势。

▲日军空袭徐州后引起大火,消防队员正在全力灭火。

李宗仁的指挥下,当日军四面合围徐州之势形成之时,也是徐州60万军队撤离的开始。5月上旬,李宗仁曾命令孙桐萱和廖磊两集团军,自南、北两方面阻止日军会师于陇海线,并乘日军尚未形成合围之时,命徐州东北方面的孙连仲、孙震、张自忠、庞炳勋、缪流等军,凭运河天险及运河以东地区择要固守,以掩护徐州大军向西、向南撤退,脱离日军的包围圈,进入苏北湖沼地区,再相机西撤。

5月中旬,其他各部也陆续向西撤退。此时,日军虽力图南北会合,夺下徐州,但都是白天行动。所以,李宗仁命令各部昼息夜行,并在日军合围的间隙中安全通过。日军即使有所发现,也不敢夜间堵截。5月19日,汤恩伯军团及其机械化部队因西线敌人已重重包围而改向南撤,其他部队改向东南撤退。

此时,第五战区司令部仍在徐州地区。当日军之大炮打入徐州城内时,李宗仁将长官部迁到了城南郊外陈家大屋暂住,但此处日军的大炮也能打到了。就在李宗仁命传令兵传达命令时,一发炮弹落下将传令兵炸死。但李宗仁仍在这里指挥着战斗。

5月18日,在各路大军撤退安排就绪后,李宗仁才决定率战区司令部职员、特务营、国民党中央在徐州的各机关留守人员、新闻记者等共1000多人于夜间乘火车南撤,准备到宿县后,再改向西撤。火车开出100多里,列车人员听到前路有爆炸声,停车一问,才知道工兵已炸毁前方的铁路桥梁,他们误以为长官部火车已过,才采取这个行动。这样,火车不能向前开了,1000多人只好弃车步行。第二天凌晨,到达宿县城北十余里处。汤恩伯军团也在此停留。

李宗仁与汤恩伯见面后作了简短商谈。汤恩伯问李宗仁要不要攻克宿县后再西撤?李宗仁认为已无必要。汤司令又提出长官部是否与之同行?因汤军团实力雄厚,又有数师之众,长官部与他们同行,较为安全。然而,李宗仁认为,汤军团是国军中之精华,此时脱离战场要紧,长官部与他同行,恐累及该军团。所以,李宗仁命令汤军团即刻率部西行,自己则率长官部一行绕过宿县前进。(www.xing528.com)

李宗仁率长官部向东南前进时,不断地遭到日机跟踪轰炸。一次在进村做饭休息时,被敌侦察机发现,该机兜了个圈子就飞走了。李宗仁看到这一情况,命令部队吃饭后立即出发,在部队只走出村子约二三里远时,就看见有20多架日机飞到村子上方,顷刻将这个村炸为平地。长官部一行人望着村中升起的浓烟,把日本侵略者在中国又犯下的这一罪恶行径牢牢记在心里,继续前进。部队走了整整一天,到达涡河北岸,与第七军接应的部队相遇。在到达涡河时,河上的桥梁、渡船皆毁,人、物渡河已很困难,随行的数十辆汽车更无法过河,无奈,只得在河边将无法带过河的汽车、辎重全部焚毁。渡过涡河,进入第二十一集团军的防地,才冲出了日军的包围。

▲中国守军放弃徐州,向豫南、鄂北突围转移。

此次徐州会战,中方部队达60万人。日参谋部企图将中方60万大军围于徐州地区,然后全部歼灭,以实现灭亡中国之计划。可是,日军于5月19日扑入徐州时,竟连中国军队的影子也未见到。60万大军在人不知鬼不觉中,全部撤出了包围圈,这对于日军来说,是又一次的失败。所以,李宗仁将军对此行动写下了这样一段耐人寻味的话:在徐州会战的最后阶段,敌军捕捉我主力的计划是何等周密,其来势是何等凶猛,但是鏖战月余,不但没有击溃我军的主力,甚至连我方一个上尉也没有捉到。这种情形,在双方百万大军的会战史上也可说是个奇迹,它彻底地毁灭了日军企图捕捉中国军队主力,实施速战速决的侵略梦想。

李宗仁将军的这段话讲得是十分深刻的,就是保存抗日实力,再谋歼灭日军。当然,我们也必须看到,日军夺下徐州后,使津浦铁路全线尽在手中,可沿陇海路西进郑州,会攻武汉,其东侧已无后顾之忧了。

神奇般的撤兵,是李宗仁将军任第五战区司令长官后为抗日立下的又一战功。

自1937年12月13日南京失守,至1938年5月19日李宗仁将军主动撤离徐州的五个月零六天中,日军虽南北齐进打通了津浦路全线,却始终未能达到歼灭中国军队主力的目的,而李宗仁却实现了以空间争取时间的战略计划,不但在台儿庄打了一个举世闻名的大胜仗,打击了京沪战役后日军的骄横之气,一扫南京失陷后国人的悲观气氛,延迟了汪精卫之流的卖国活动,而且也使国民党中央统帅部有充分的时间部署武汉大会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