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古代蚌埠文明历程主题演绎

古代蚌埠文明历程主题演绎

时间:2023-06-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特别是发现的700多个具有文字形意特征的陶器刻画符号证实了淮河流域同属古代文明和文字起源之地,而蚌埠地区则是淮畔早期文明的代表之一(见下图)。它是中国古代文明探源工程的关键遗址,位于涂山氏聚居地。该墓葬结构形制与遗迹现象扑朔迷离。本单元主要展示历史上蚌埠地区的主要战事。明代蚌埠地区属凤阳府管辖。三县司的设置成为蚌埠历史上首个行政机构(见下图)。

古代蚌埠文明历程主题演绎

本展览是蚌埠博物馆的基本陈列,主要展示古代蚌埠地区的文明历程,其中重点展示蚌埠地区早期文明的成就,以凸显其在中华文明形成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兼及蚌埠古代历史各个时期的文化亮点,旨在让观众了解古代蚌埠地区的历史文化发展,领略该地区早期文明的辉煌灿烂。本展览共由十个单元组成,如下图所示:

●第一单元 远古蚌埠

本单元主要展示蚌埠市五河县境内距今三万年的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西尤遗址出土的八件旧石器及大象、鹿、水牛、丽蚌等动物化石。这些发现昭示,三四万年前这里气候温润、植被繁茂,曾是古生物和古人类的繁衍生息的一片乐土(见下图)。

●第二单元 双墩文化

本单元主要展示20世纪七八十年代在蚌埠双墩发现和命名的一种独树一帜的新石器早中期文化——双墩文化。该文化距今7 300多年,分布和影响范围南至长江中下游,东到太湖流域西部,北达山东境内,西连河南东部。其遗址出土的大量器物、刻画符号和动物化石,为淮河流域新石器时代中期的考古学研究树立了标尺和年代框架。特别是发现的700多个具有文字形意特征的陶器刻画符号证实了淮河流域同属古代文明和文字起源之地,而蚌埠地区则是淮畔早期文明的代表之一(见下图)。

●第三单元 安徽大汶口文化第一城

本单元主要展示固镇县濠城镇垓下发现的大汶口文化第一城——垓下古城遗址。该古城遗址的建筑和使用年代从大汶口文化晚期横亘至汉代,是淮河流域首度发现的大汶口文化时期的城址,也是我国迄今发现较早的史前城址。作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标志性城址,它为溯源我国早期城市起源与发展轨迹以及淮河流域的文明化进程提供了珍贵的考古资料(见下图)。

●第四单元 禹会诸侯之地

本单元主要展示史载“禹会诸侯”的禹会村遗址(“禹墟”)。禹会村遗址位于蚌埠市西郊涂山南麓的淮河东岸,是一处以祭祀为主的大型礼仪性建筑基址,也是淮河流域目前发现最大的一处龙山文化遗址,总面积50万平方米,距今4 300—4 100年,其年代正是中国国家形成的关键期。它是中国古代文明探源工程的关键遗址,位于涂山氏聚居地。涂山氏国国势强盛、文化发达,对大禹治水、建立夏朝功不可没,因此,这里成为孕育华夏文明的一处精神高地(见下图)。

●第五单元 钟离君“柏”陵墓

本单元主要展示蚌埠双墩一号墓,即春秋时期淮河中游钟离国国君“柏”的王陵。该墓葬结构形制与遗迹现象扑朔迷离。它的发现揭开了春秋古国钟离的神秘面纱,填补了有关钟离国历史和考古学文化的空白,同时也为春秋时期墓葬研究提供了珍贵的考古学资料(见下图)。(www.xing528.com)

第六单元 固镇垓下古战场遗址

本单元主要展示公元前202年楚汉争鼎最后决战之地——垓下古战场遗址及其历史故事。该遗址位于蚌埠市固镇县的霸王城一带及其周边地区,包括今泗县、五河、灵璧、固镇四县交界的方圆百余里的范围内。通过垓下大战,刘邦战胜项羽,巍巍大汉的历史篇章也自此开启。因此,这一地区可谓是确立汉民族地位之地(见下图)。

●第七单元 两汉史事

本单元主要展示两汉时期蚌埠地区汉风遗韵和历史逸事。汉代蚌埠地区为九江郡、沛郡下属若干县分领。境内发现了谷阳城、向县古城等多处汉代郡县级古城旧址。西汉中后期,固镇濠城境内设置有洨县。两汉之际,洨县的陈氏家族名高一时,有“一门三尚书”之称。东汉时,许慎任洨县县长,一代鸿学名儒留名蚌埠。史上显赫的怀远县龙亢桓氏家族亦兴于东汉,东汉经学大师桓荣及其子孙桓郁、桓焉被誉为“三代御先生”,为旷古难见。桓氏家族共历11世,名人辈出,堪称蚌埠地区第一家族(见下图)。

●第八单元 兵家要地

蚌埠地区扼南北交通要冲,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本单元主要展示历史上蚌埠地区的主要战事。三国时期,曹操屯兵于曹老集,六战孙权东晋之际,苻坚、桓温大战洛涧;南梁北魏之争令淮河流域硝烟弥漫;五代时后周、南唐轮占涡河口;宋金、宋元长期争淮。烽火四起,不可尽数。因受历代战争与水患所累,自秦汉以后蚌埠地区人口锐减,社会经济发展受阻(见下图)。

●第九单元 唐宋瓷

寿州窑是隋唐时期淮河流域的民窑,为唐代六大名窑之一。其独创黄釉瓷,突破了唐代“南青北白”的瓷窑体系,自成一家。本单元通过大量出土的唐宋寿州窑瓷器和相关窑址的展示,旨在反映蚌埠地区是唐宋时期寿州窑瓷器的重要生产地之一(见下图)。

●第十单元 明清蚌埠

本单元主要展示明清时期蚌埠行政建制的由来与变化。明代蚌埠地区属凤阳府管辖。明洪武六年(1373年),于今蚌埠市东郊置长淮卫,乃中都八卫之一。明初,太祖朱元璋为建中都城,曾采取一系列迁民造乡的举措,蚌埠地区社会经济乘势崛起。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在凤阳县置蚌埠镇。同治二年(1863年)划凤阳府凤阳、怀远、灵璧三县各一部分为蚌埠行政区范围,置三县司,直属凤阳府。三县司的设置成为蚌埠历史上首个行政机构(见下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