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晁公武撰《郡斋读书志》》摘录:中华诗鉴

《晁公武撰《郡斋读书志》》摘录:中华诗鉴

时间:2023-10-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全称《昭德先生郡斋读书志》,是我国最早的一部附有提要的私家书目。《郡斋读书志》其杰出贡献在两个方面:一是创新的内容体例,将图书分为经部、史部、子部、集部。②不群卓荦绩扬弘,半世辛劳典籍溶:喻指晁公武以超越常人的毅力、倾注大半生心血,汇集上千家书籍,将之熔为一炉,撰成一部不朽的“目录学”专著,即《郡斋读书志》。

《晁公武撰《郡斋读书志》》摘录:中华诗鉴

不群卓荦绩扬弘,半世辛劳典籍融

万卷史经雕玉璞,千家著述绘长虹

解题正本工穷理,释义清源笔点踪

四库全书资借鉴,赢来称誉一支荣

①晁公武(1101-1174年) 南宋藏书家。字子止,《清丰县志》卷七《乡贤》记载,世号昭德先生。据当代学者郝润华女士著《晁公武评传》载,祖籍与《辞海》有异,非巨野(今属山东)而是澶州清丰(今河南濮阳)人。《宋史》无传。出生于汴梁(今河南开封),即北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生长在以诗文传承的世代书香之家。五世祖(《辞海》称七世祖)晁迥,宋太宗太平兴国五年(1180)进士及第,宋真宗时累官至翰林学士承旨,宋仁宗时以太子少保致仕。因宋真宗赐其府第为昭德坊,故其后代多以“昭德”为号。晁公武在北宋汴梁宣德门第四昭德坊度过了他的童年和青年时期,靖康之乱前夕(1126)举家南迁至四川嘉州(今四川乐山市)。南宋绍兴二年(1132)三十二岁时登进士第(《清丰县志》卷四),先后知荣州、泸州,任监察御史、国史院编修、户部侍郎等职。晁公武和他祖辈一样喜欢藏书,曾受南阳井度赠书五十箧,合旧藏书共达二万四千五百多卷,使他阅读的书籍极为丰富,因此具备多方面知识和学问,从而为他的藏书事业、目录学成就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最终撰成宋代著名的目录提要《郡斋读书志》。全称《昭德先生郡斋读书志》,是我国最早的一部附有提要的私家书目。《郡斋读书志》其杰出贡献在两个方面:一是创新的内容体例,将图书分为经部、史部、子部、集部。四部又下分四十五类,每部都有详细的大序,其中二十五类还有小序。这是晁公武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一个创造发明。二是厚重的价值及其深远影响,达到收书完备,体例完善,解题精辟,受到历代学者的高度评价。(www.xing528.com)

②不群卓荦绩扬弘,半世辛劳典籍溶:喻指晁公武以超越常人的毅力、倾注大半生心血,汇集上千家书籍,将之熔为一炉,撰成一部不朽的“目录学”专著,即《郡斋读书志》。

③万卷史经雕玉璞,千家著述绘长虹:玉璞,璞即蕴藏有玉的石头,亦指未雕刻的玉。这里喻指晁公武收录图书1498部计24500卷,经过“雕琢”“点缀”撰成犹如“美玉”和“长虹”般的目录学专著。

④解题正本工穷理,释义清源笔点踪:喻指晁公武《郡斋读书志》解题、释义蕴含着“辨章学术”(即“工穷理”)、“考镜源流(即“笔点踪”)的真知灼见(清代学者章学诚语)。

⑤四库全书资借鉴,赢来称誉一支荣:指清代《四库全书总目》其诗文评类即缘于《郡斋读书志》,总目中直接或间接使用其内容的文字达三百余条;学者钱泰吉称誉此作为“宋以来著录家之首”(钱泰吉《甘泉乡人稿》卷九《曝书杂记》下《续修四库全书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