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华诗鉴》:王祯之《农书》

《中华诗鉴》:王祯之《农书》

时间:2023-10-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王祯一生最大的贡献是,撰成一部大型综合性《农书》。②心系农家未等闲,宦游踏遍旧河山:据《农书》记载王祯为编撰《农书》,不辞辛劳,深入各地考察,其足迹南达江浙、湖湘、安徽等地,北遍燕赵、齐鲁、秦晋、江淮等地区。“指南”,这里喻指指导农业生产的书籍,即王祯倾情竭力编撰的《农书》。而《农器图谱》又独树一帜,王祯此前的农书仅有很少篇幅的图而无谱。

《中华诗鉴》:王祯之《农书》

心系农家未等闲,宦游踏遍旧河山

躬身实践研科技,伏案倾情撰指南

博采众长凝硕果,精钻独创展斑斓

诗融图谱开鲜例,比较新知异曲弹

①王祯 元代农家学、机械设计制造家、印刷技术改革家,字伯善,山东省东平人。曾任旌德(今安徽旌德县)、永丰(今江西永丰县)县尹。王祯一生最大的贡献是,撰成一部大型综合性《农书》。它是古代最著名的四大农书之一,全书约十三万六千字。成书于皇庆二年(1313),全书分三部分:《农桑通诀》六集,总论农业的各个方面;《百谷谱》十一集,是各种大田作物及果、蔬、竹、木的栽培分论;《农器图谱》二十集,罗列各种与农业有关的工具,绘图二百七十余幅分别加以说明,为全书的重点。书中对南方和北方的农业以及所用的工具进行比较。书末附有《造活字印书法》一篇,介绍其所改进的刻字、排版等方法,是最早系统地叙述活字版印刷术文献。此外还有锡活字的记载。亦擅长诗文,有后人所辑《农务集》。元顺帝时刻行王祯《农书》诏白中说:“王祯,东鲁名儒,年高学博,南北游宦,涉历有年,尝著《农桑通诀》、《农器图谱》及《谷谱》等书,考究精详,训释明白,备古今圣经贤传之所载,合南北地利人事之所宜,下可以为田里之法程,上可以赞官府之劝课。”(王毓瑚《王祯农书校注》,农业出版社1981年版)。(www.xing528.com)

②心系农家未等闲,宦游踏遍旧河山:据《农书》记载王祯为编撰《农书》,不辞辛劳,深入各地考察,其足迹南达江浙、湖湘、安徽等地,北遍燕赵、齐鲁秦晋、江淮等地区。

③躬身实践研科技,伏案倾情撰指南:据清乾隆《旌德县志》记载,王祯在旌德任职期间,亲率家童在县衙西边拣一块废圃“开辟谷垄稻区”作为他的示范基地。采用先试验、后推广的办法以指导农业生产。“指南”,这里喻指指导农业生产的书籍,即王祯倾情竭力编撰的《农书》。

④博采众长凝硕果,精钻独创展斑斓:指王祯《农书》集采《农桑辑要》等古代各种农书之所长并有大量增益。在《农桑通诀》中,王祯发明了“授时指掌活法图”,以北斗星的指向来确定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按季节时令指导耕作和种植。在《百谷谱》中,王祯增加了作物形状的内容,为此前其他农书之所无。而《农器图谱》又独树一帜,王祯此前的农书仅有很少篇幅的图而无谱。王祯对其二十门图谱的每一门都做了论述,亦为此前其他农书所未见

⑤诗融图谱开鲜例,比较新知异曲弹:指王祯为同情广大农民的艰辛,痛斥官吏的贪婪,首创大量的农器诗,附载于《农器图谱》之后,为后世之农书诗作开了先河。尤为可贵的是,他经过深入细致的比较、观察,得出农业生产因地区不同、气候、条件不同,种植品种、时间和方法及使用耕作器具各有异的结论。其《农桑通诀》中说:“……故宜于冀兖者,不可以青徐论;宜于荆扬者,不可以雍豫拟……”还创制《全国农业情况之图》以便于人们识别掌握。王祯因此被农学界誉为比较农业的首创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