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华诗鉴》收录[越调]寨儿令·元末农民大起义①

《中华诗鉴》收录[越调]寨儿令·元末农民大起义①

时间:2023-10-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加之元朝统治者将全国各族人民分为四等。在法律上同罪不同罚,蒙古人打死汉人断罚同征,汉人杀死蒙古人则处以极刑;蒙古人打汉人,不准还手,违者严惩。元顺帝是元朝最后一个皇帝,他荒淫无道,弄得国库空虚,物价飞涨,进而更加残酷地搜刮百姓财物,使贫苦农民终于忍受不下去,相继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中华诗鉴》收录[越调]寨儿令·元末农民大起义①

剐骨搜,士庶忧,呼声似雷驱怨仇。震撼神州,释解民愁,反抗怒火狼烟稠。举红巾、条条灭元沟,舞刀枪、处处立王侯。黄河畔民心腐朽背,长江岸豪杰元疆收。猷,唤得朱朝明月上竿头。

(说明:此调又名《柳营曲》。第六句多两字,第七、八句各多一字,第九、第十句各多三字,末句多四字)(www.xing528.com)

①元末农民大起义:指元王朝自第二代皇帝成宗以后,又传了九个皇帝,自第三代武宗起,因皇室内部纷争不断,斗争十分激烈,皇位更迭频繁,使政治越来越腐败。加之元朝统治者将全国各族人民分为四等。第一等是蒙古人,第二等是色目人(包括中亚各族人、西夏人、维吾尔人),第三等是汉人(指原金朝统治的各族人:包括汉族、女真、契丹、渤海人等),第四等是南人(指原南宋境内的各族人)。这种民族等级的规定,使民族间表现为政治、法律方面的不平等。在政府机关中,蒙古人任正职,汉人、南人只能充当副职。在地方,蒙古贵族任各路的达鲁花赤(官名。蒙古语镇压者、制裁者、盖印章者之意,又有监临官、总辖官之意),汉人只能出任府的总管。各族官员都要服从达鲁花赤的指挥。在法律上同罪不同罚,蒙古人打死汉人断罚同征,汉人杀死蒙古人则处以极刑;蒙古人打汉人,不准还手,违者严惩。在征敛方面包括马(征马),蒙古人不取,色目人只取三分之二,汉人、南人则全取。这个不平等的政治制度,在元世祖忽必烈时期,为了笼络汉人、南人,曾采取一些开明的政策,至元成宗时较前代又有所改善,但是在以后九代皇帝中,由于皇位争夺,朝政荒废,这些积极措施,也就随着它的腐败之风而日趋变异,元顺帝时期,执掌朝政大权的丞相伯颜,曾主张杀张、王、刘、李、赵五姓汉人,严禁汉人、南人执掌军权。加之大量土地为封建地主所占有,农民只占有少量的土地,或只能充当佃户。广大农民不但在政治上不平等,而且在经济上更是遭受剥削者。元顺帝是元朝最后一个皇帝,他荒淫无道,弄得国库空虚,物价飞涨,进而更加残酷地搜刮百姓财物,使贫苦农民终于忍受不下去,相继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先有韩山童于元顺帝至正十一年(1351)在颍州颍上(今安徽阜阳的颍上)发动起义,以红巾为号,自称“明王”。韩山童被杀后,他的部将刘福通继续战斗,至正十四年(1354)刘福通大破元军,第二年刘福通把韩山童的儿子韩林儿接到亳州(今安徽亳县)正式称帝,为小明王,国号宋。不久占领汴梁(今开封),遂定汴梁为都城。在北方起义军北伐的过程中及元王朝组织镇压的时间里,南方起义军却日益壮大起来,大都打着红巾军的旗号,共同打击腐朽没落的元王朝,并分别占据一方,形成大大小小的割据势力。南方起义军主要有徐寿辉陈友谅郭子兴及后来的朱元璋等,使元王朝呈现出山河破碎,天下分崩,走向灭亡的局面,最后为多谋善断的朱元璋所取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