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华诗鉴七律·皇太极反间计

中华诗鉴七律·皇太极反间计

时间:2023-10-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皇太极天聪十年,改后金为清,称皇帝,年号为崇德。皇太极深知由袁崇焕镇守宁、锦一线,是难以逾越的屏障。皇太极乘机设下反间计,欲置袁崇焕于死地,拔下辽东这颗钉子,于是他将在牧马厂抓获的两个太监,关在军营里,夜间指使他的部将在军营外轻声密谈,谎称:“袁崇焕已与金军订有秘约,可以不动一刀一枪进入北京。”两个太监回到北京后将他们听到的消息告知朱由检,刚愎自用的朱由检不分青红皂白,竟把袁崇焕逮捕下狱。

中华诗鉴七律·皇太极反间计

袁公复任镇辽东,金主权谋巧计攻。

暗度陈仓迷耳目,迂回蒙古进关中。

策高太极张渔网,见拙崇祯鸟笼

一代能臣遭屈杀,用人疑则致途穷。(www.xing528.com)

①皇太极(1592-1643年) 即清太宗。努尔哈赤第八子。满族。爱新觉罗氏。金太祖努尔哈赤天命元年(1616)封和硕贝勒,在四大贝勒中依序称四贝勒。天命十一年(1626),继位后金汗后,分编满洲贵族所属部分“奴仆”为“民户”。颁布保护农业的法令。积极吸收汉族文化,翻译汉文书籍。仿明官制,设立六部,同时废除四大贝勒共理朝政旧制,自掌三旗(正黄、镶黄、正蓝)以加强专制统治。皇太极天聪十年(1636),改后金为清,称皇帝,年号为崇德。又增编“八旗蒙古”、“八旗汉军”。继续完成对今黑龙江和吉林东境女真各部的统一,进一步加强对东北边疆各少数民族的统治。为夺取全国政权,曾屡次对明用兵。

天启六年(1626)宁锦大捷后,因袁崇焕不阿附权阉魏忠贤,被排挤回乡。天启七年明思宗朱由检继位,他诛杀魏忠贤阉党后,袁崇焕再次被起用,崇祯元年(1628)四月,朝廷任袁祟焕为兵部尚书兼副都御史,督师蓟、辽,兼督登、莱、天津军务。皇太极深知由袁崇焕镇守宁、锦一线,是难以逾越的屏障。因此他一面假意同袁崇焕议和,一面准备绕道蒙古,进取中原。崇祯二年(1629)二月,皇太极率十万大军从蒙古进关,由于明山海关以西防守空虚,金军没费什么力气,就攻下遵化城,直奔京师。袁祟焕听说金军进入遵化,急忙率军保卫京师,驻兵文渠门外。皇太极乘机设下反间计,欲置袁崇焕于死地,拔下辽东这颗钉子,于是他将在牧马厂抓获的两个太监,关在军营里,夜间指使他的部将在军营外轻声密谈,谎称:“袁崇焕已与金军订有秘约,可以不动一刀一枪进入北京。”然后,故意让两个太监逃走。两个太监回到北京后将他们听到的消息告知朱由检,刚愎自用的朱由检不分青红皂白,竟把袁崇焕逮捕下狱。魏忠贤余党王永光等落井下石,趁机弹劾袁崇焕曾擅杀投靠阉党的毛文龙、擅主同金人议和“两大罪”,结果法司竟定袁崇焕以“谋反罪”,于崇祯三年八月,对袁崇焕处以磔(zhé)刑,并籍没他的家产,兄弟妻子流放三千里。袁崇焕被冤杀后,明朝辽东防务,再无复兴之举,失去的国土,再无收复的可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