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华诗鉴:洋务派殿军张之洞七律

中华诗鉴:洋务派殿军张之洞七律

时间:2023-10-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00年义和团运动期间,与两江总督刘坤一倡议“东南互保”,镇压两湖反洋教斗争和唐才常“自立军”起事。有《张文襄公全集》,今辑有《张之洞全集》。其中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即成为其中的顶梁柱,甚至成为“救时宰相”,这些人也确实为清廷立下汗马功劳,其中以被喻为“儒臣能吏”的张之洞尤为竭力。历史正是这样,在张之洞去世仅两年后,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宣告了清王朝的覆亡。

中华诗鉴:洋务派殿军张之洞七律

社稷将倾觅顶梁,竭诚能吏力扶镶

高招除弊良医措,大手创新长治

造器练兵倾尽责,驱凌振国却难偿

洪流冲毁治安策,一片丹心叹夕阳

张之洞(1837-1909年) 清末洋务派首领。字孝达,号香涛,直隶南皮(今属河北)人。同治二年(1863)中一甲三名,俗称“探花”。曾任翰林院侍讲学士、内阁学士等职。1882年(光绪八年)任山西巡抚。1884年中法战争时,升任两江总督,起用冯子材击败法军。设广东水师学堂,创枪炮厂,开矿务局。1889年调湖广总督后,大兴实业,先后创办亚洲第一家大型钢铁联合企业——汉阳铁厂,晚清较为先进的军工企业——湖北枪炮厂,华中近代纺织工业之奠基——湖北织布、纺纱、缫丝、制麻四局。创办新式教育——自强学堂等。筹办芦汉铁路。1894年代刘坤一为两江总督。曾编练江南自强军。1898年发表《劝学篇》,阐扬“旧学为体,新学为用”,以维护封建伦理纲常,反对戊戌变法。1900年义和团运动期间,与两江总督刘坤一倡议“东南互保”,镇压两湖反洋教斗争和唐才常“自立军”起事。1907年调任军机大臣,兼管学部事务。有《张文襄公全集》,今辑有《张之洞全集》。张之洞以老到的政治家的谋略与风格出现在晚清的政治舞台上,为晚清王朝可谓竭尽心力,但却无济于事,临终前竟发出“国运尽矣”的哀叹!(www.xing528.com)

②社稷将倾觅顶梁,竭诚能吏力扶镶:系说清王朝自第一次鸦片战争及继后的太平天国运动起,对于每况愈下的朝政,不再完全依赖满蒙贵胄,而是从汉人中寻找治国能臣。其中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即成为其中的顶梁柱,甚至成为“救时宰相”,这些人也确实为清廷立下汗马功劳,其中以被喻为“儒臣能吏”的张之洞尤为竭力。

③高招除弊良医措,大手创新长治方:指张之洞为报答清廷的知遇之恩,在施政中采取一系列的重大举措。在抚晋、督署两广期间,针对患如病疽的政体,施以良医开出的药石,进行大刀阔斧的“诊治”。诸如整肃不良吏治,整顿积重难返的财政、禁戒毒害人们身心健康的烟毒,以及不屈外侮,反对议和,大力加强边防等;在督鄂期间,以“经世致用”为宗旨,制定相关的治政良方,在十七年间做出一生中最显著的成就,用大手笔,创新性地兴办一大批不仅领先于全国,而且独步亚洲的实业项目。诸如:创办近代大机器工业、办铁路事业、振兴民营工商业、创设新式教育、编练新军等。亚洲第一家大型炼铁厂(汉阳)、领先全国的湖北枪炮厂、为华中近代纺织工业奠基的布、纱,丝、麻四局以及总长列全国之首的芦汉铁路(1200公里)都是张之洞在督鄂期间建成的。

④造器练兵倾尽责,驱凌振国却难偿:是说张之洞为挽救行将灭亡的清王朝,为造枪炮、练新军做出了不懈的努力,以为御侮振国、抗击列强侵略之策,然而,此时清王朝已至朽木难支,以甲午惨败、八国联军打进北京,《辛丑条约》的签订,清王朝完全沦为列强奴役人民的工具,进而激起革命党人和人民群众的愤怒如暴风骤雨将至,使他满腔热血必将付之东流而心愿难偿。

⑤洪流冲毁治安策,一片丹心叹夕阳:“治安策”,语出《汉书·贾谊传》:“因陈治安之策”。是说张之洞耗尽毕生心血制定和实施一系列维护封建专制的方案犹如为清王朝构筑的一道道“工事”,将要被辛亥革命洪流所冲垮。历史正是这样,在张之洞去世仅两年后,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宣告了清王朝的覆亡。因此,张之洞在临终前,面对日薄西山的清廷,发出“国运尽矣!”的哀叹,说明他是有预见的(许同莘编《张文襄公年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