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遇见公园:仁山奇雕小琅环,神秀造化,梦幻奇嶙峋

遇见公园:仁山奇雕小琅环,神秀造化,梦幻奇嶙峋

时间:2023-10-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醉琅环醉仙琅环钟神秀造化虫雕梦幻奇嶙峋石怪龙虎踞苍莽古树盘蛇屈记亭仁者多骚意乐山乐水总相宜无论是小琅环“醉留神仙蓬莱石”的神奇传说,抑或“微观美学小孔虫”的宇内奇雕,均已蜚声中外。闲暇时,或可到小琅环公园寻一时清欢,借此聊慰几缕都市染落的风尘。刻有“小琅环”字眼的石洞爬上屋顶后,我并没有辨认出脚印和酒杯印,于是效仿“神仙”坐下赏景。

遇见公园:仁山奇雕小琅环,神秀造化,梦幻奇嶙峋

醉琅环

醉仙琅环钟神秀

造化虫雕梦幻奇

嶙峋石怪龙虎踞

苍莽古树盘蛇屈

记亭仁者多骚意

乐山乐水总相宜

无论是小琅环“醉留神仙蓬莱石”的神奇传说,抑或“微观美学小孔虫”的宇内奇雕,均已蜚声中外。闲暇时,或可到小琅环公园寻一时清欢,借此聊慰几缕都市染落的风尘。

来时纵然已做充分准备,但当直面一百多座精妙绝伦的有孔虫石雕时,我仍被那变化多端、异想天开的玄奇造型所震撼。那些间落在花草中的石雕,在山丘上静默肃立:或似幽冷的手雷,透着冰凉的金属对称美;或似天外飞碟,充满科幻未来感;或像白鹤之翼,优雅展开;或如精美的西洋圆号,正发出嘹亮的乐声;或似气血充盈的心脏,澎湃跳动;或似俏丽娇娘的媚眼,魅惑撩人;或似昂首瞭望的蜗牛,萌态可人……在阳光照射下,石雕雪白晶莹,散发着迷离玄奇的魅力,让人宛如置身童话。

有孔虫是有壳的海洋单细胞物种,平均长度约一毫米,壳形态变化多端,至今约有五亿年的地质历史,已知其种类在古代达四万多种,现今留存六千多种。园中的雕塑,是依据从事有孔虫研究半个多世纪的中国科学院院士郑守仪亲手雕刻的有孔虫类模型,放大至原标本的数千倍而制成。

来此寻石,寻一缕清欢,足以慰风尘

大自然的神奇总让人无比惊叹,芥子微末之间,竟然有如此精绝的物种。如此简单的单细胞物种,却能穿越无尽的时空,存续亿万年,真实记录大千世界的恢宏演绎。当人类运用科技与美学将造物主的杰作巧妙复刻后,那蕴藏其内的磅礴想象与苍茫创造,便化作永不凋谢的智慧之花,娇俏绽放,让每一个邂逅的过客,都为之倾倒。(www.xing528.com)

然而这本可浑然一体的自然之美,却因山丘顶端那一片黄土砂砾的暴露而遭破坏。但逢有风吹起,粉土便纷扬落下,让洁白的雕刻蒙尘。我刻意走上去,只见那里沙土平整、松软,显然被精心整理过。黄沙之间夹杂着许多枯败的大树墩,切口有脸盆那么大,原树必有合抱之巨,年份应算久远。

石雕之美,实为工匠的巧夺天工

大树原本参天耸立,绿荫成片,映衬着那片精美的石雕,到底是怎样的创想,非要如此执着地把老树铲除?我跑到山麓去寻找重修的规划图,只见图上一片片齐整的花花绿绿,排列成简单的几何图案,似要把这片山丘改造成粉嫩的花花世界。看来,规划者对花开富贵、喜气洋洋的氛围情有独钟!至于什么“生态美学”“环境主义”,及古人所谓的“天人交合”“天地的大美”,根本不入其法眼。

绕过那片黄土,踏入山石径,便可寻访蓬莱石的仙踪。行不多时,在一片老树荫下,两块硕大的片状山石撞入眼帘。它们倾斜相盖,层叠成洞,洞内有一泉眼,泉水清澈,这就是当地村民称之为神仙洞、石室或石仔屋之地。果真如《香山县志》所载:“片石成岩,嵌空为室,中引泉脉。”据闻,清嘉庆乙亥年(1815年),桥头村举人郑荫棠游览至此,见胜景状似玲珑精巧的玉坠环,遂将之命名为“小琅环”,并题写镌刻在洞顶前沿,复又在洞壁上题字留诗。

钻入洞中,只觉一阵清凉沁脾,洞壁上的题字“石仙洞”“松风水月”“松风”“琴音”依旧清晰,反而洞左壁楷书阴刻的两首诗较难辨认。一首为:“好是蓬莱石,飞来枕一溪。地无烽火劫,洞有岭云栖。载酒看花笑,煎茶听鸟啼。天然山水意,壁上喜留题。”另一首为:“坐领此中趣,清幽俨鹿蹊。心随流水活,目极远峰低。松阴迟归鹤,钟声杂午鸡。徘徊忘日暮,牧笛下山西。”相传,石屋顶上留有一脚印和酒杯印,是神仙路经此地,被美景陶醉而久坐留下的。

刻有“小琅环”字眼的石洞

爬上屋顶后,我并没有辨认出脚印和酒杯印,于是效仿“神仙”坐下赏景。只见四处碧翠簇拥,又有清风徐拂,景色确实醉人。可惜那些丢弃在草丛的塑料纸屑总是恼人地闯进视野,煞了风景。遂心生悻然,重新走上石径,登高而去。

石阶主道崎岖蜿蜒,时有岔道如蛛网歧分,犹似数尾灵蛇缠游通幽。这里的树木繁茂丰盛,天空被切割成无数湛蓝斑点,层层叠叠的枝叶隔断了冬日的阳光,只余零碎光点洒落地面。拾阶而上,间遇硕大怪石,嶙峋塞路,需要小心绕过;苍劲的古树,错节盘根,当空横隔,唯有躬身穿行而过。越往上行,山路越发弯曲陡峭,汗水开始流过额颊、浸湿衣衫,喘息声也变得粗重。此时举目远眺,往往会欣喜地发现,总有亭子掩映在一片青翠之中。入亭歇脚,只觉清气入体,浊气排空,天地一片清朗,让人莫名感沛草木供养的慈悲。

最可喜的是亭子皆具名,并附有书法家所作的亭记,颇有意韵。如陕西书协主席雷珍民的亭记:“唐代诗人李白《独坐敬亭山》中有‘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之名句,此意可喻三乡人民安居乐业、从容有得之生活,兹取其诗意为亭名,并为记。”

又如原中国书法协会副主席陈永正的亭记:“丽日初生、层峦遍绿、流泉不息,如闻琴韵,祥瑞之气氤氲交融,令人心和意悦。爱赏春阳,因筑此亭,名曰喜晖……”仁者乐山,原来在这繁茂的森木间,即便时空错隔,人与人的心意竟也能如此清澈相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