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石岐遗梦:慢醉慢醒,遇见公园

石岐遗梦:慢醉慢醒,遇见公园

时间:2023-10-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荷塘夜行时时起舞自在娘处处蛙声幽草塘步踏灯影无懒夜夏雨荷风丝丝凉中山,是一座适合慢生活的小城。久居石岐老城区的我,对一路之隔的石岐文化公园有着特别的喜爱。公园正中设有“读木舟”,是专为3—12 岁小孩设置的公益儿童阅读小房子。在某些华灯初上的黄昏,石岐文化公园也会有静悄悄的时分。“豆豆”是我三岁小女的乳名,我因此而意外地分到一块糖!在这样的一座城,能邂逅这样一片园,慢慢老去,真好!

石岐遗梦:慢醉慢醒,遇见公园

荷塘夜行

时时起舞自在娘

处处蛙声幽草塘

步踏灯影无懒夜

夏雨荷风丝丝凉

中山,是一座适合慢生活的小城。它没有现代都市的不夜风景,也没有历朝古都的文化沉淀,但处处蕴藏着生活的质朴与喜悦。行走在街头巷陌之中,随处可见简约小巧的休闲公园。几株老榕树,几畦绿植,几方石桌小凳,几套健身器材……不求精致华美、恢宏气派,却刚好装得下闲暇时的家常闲话、饭后的恬淡消遣。每一个来到中山的人,无论工作或游玩,都会不期然被这份安稳静好“耽搁”了脚步,仿佛时光都变得从容了。

久居石岐老城区的我,对一路之隔的石岐文化公园有着特别的喜爱。一池荷莲清香幽谧,两顶闲亭清风回流,几簇修竹青翠欲滴,几株垂柳绿绦依垂,算不上有多精美的景色,却足以闲暇停驻,聊以意兴遣玩。

几排简单的健身器材,一座普通的滑梯,几张简朴的乒乓球台,承寄了老人与小孩诸多的欢愉时光。而那两个修葺一新的篮球场,则成为年轻人驰骋的热血“战场”。

篮球场旁边有一个简易的平台,几盏彩灯,一方彩绘背景,随意拉来的简单音响器材,带上轻便的乐器,便构筑一方简约的表演舞台,可随性歌舞弹唱,释放文艺的热情。

纵使两鬓斑白,仍不改歌舞青春的热情

每逢周末,这里便会举行舞会音乐会,许多专业的民间文艺团体常来参加演出,如音乐协会曲艺社、舞蹈协会、原创音乐协会等,都是一些退休的文艺骨干,可能两鬓染霜、体态稍臃,但经多年文艺修养,其一颦一笑仍美妙动人。这里的舞台从不寂寞,即便篮球场上摆满了塑料凳,也无法承载观众的热情。每逢演出,四周总会围满兴致高昂的观众,最欢畅的要数那些被广场舞熏陶日久的孩子,他们伴着欢快的节奏活蹦乱跳,仿佛有使不完的劲。

公园正中设有“读木舟”,是专为3—12 岁小孩设置的公益儿童阅读小房子。里面摆满精美的儿童绘本与故事书。家长可带着孩子进去翻阅,或者外借。

荷塘边的一块空地,成为轮滑课的教学用地,有占用公地之嫌,却不惹人讨厌。因为教课的老师都是阳光少年,上课的孩子则大都是在公园中玩耍长大的。想来,在开阔而熟悉的地方,学着最喜欢的东西,是一件十分愉悦的事情。

读木舟,引领着孩子划向知识的殿堂

穿戴整齐的孩子,英姿飒爽,认真学艺,无论是前扑后仰,抑或横摔侧翻,都立马翻身爬起,继续学习,勇敢而不娇气。在旁边陪伴的家长,没有干扰孩子的摔爬学步,乐见其成。(www.xing528.com)

在某些特殊的日子或节日里,有些单位会在这里提供一些社会服务,如免费检测体质,宣传法律法规知识及卫生防治知识、消防知识等。这些活动总少不了游戏与奖品,老人与小孩对这样寓教于乐的方式多抱有极大的热情。纸巾、米、盐、碗、盆等奖品很普通,但会让获得者笑逐颜开,喜不自胜。

孩子全副武装,英姿飒爽,享受着他们的飞翔姿态

在某些晴朗的夜晚,文艺培训工作室的广告宣传也常常落脚于此。在垂柳的翠绿丝绦下,放着一张精心设计的海报,摆上古筝、背着吉他,迎着一湖荷风,潇洒献艺;或者拉来移动音响,就着迷离的灯光,翩翩起舞。

在某些华灯初上的黄昏,石岐文化公园也会有静悄悄的时分。行走其间,总会看到几个老人闲坐在石凳上,看着孙儿踏草玩沙。没有了白日的喧嚣,在柔和的灯光之下,老人眼神里,似乎总有一种挥之不去的孤独。我不由心生戚然,习惯了鸡犬相闻的农村老人,为了儿孙的成长与安康,来到人事全新的城市,心中应该有一种背井离乡的怅然与无奈吧?当一片清辉洒落,老人是否会想起家乡古井的月光,是否会记起熟悉的阡陌、庭院的老树?是否会追忆那伴着流水炊烟,守着几片菜地、几棵翠竹的安稳生活?

随着越来越多的老人与孩子出来玩耍,这短暂的安静便被打破了。生长于此的孩子没有丝毫的孤独感,在他们好奇的眼光中,一草一木都那么有趣。天真烂漫的天性,让他们很快地与刚来的伙伴一起玩耍,沉浸在欢乐时光中。老人三三两两,自然亲切地闲谈起来。

有细心的老人从包里掏出瓜果零食,分给孩子。这些恣意玩闹的孩童竟然毫无芥蒂,欣喜地塞进嘴里。看惯了城市人的防备与小心翼翼,我一时愣神。这是多么熟悉的画面啊!像我这种生在农村的小孩,吃“百家饭”长大,对隔壁叔公叔婆家的番薯、玉米,有种近乎迷恋的情怀。敞开的院子、家门、灶房,可随意揭开的锅盖,一切都那么朴素而敞亮。那种自然朴素的亲切感,让我至今难以忘怀。

这不是城市版的“百家饭”吗?我一时恍惚。

“叔叔,您是豆豆的爸爸吗?”

“给你一块糖。”

荷花池塘,一阵荷香,行人悠闲地行走于凉亭

一道脆生生的童音、一只肉乎乎的小手,打断了我的思绪。“豆豆”是我三岁小女的乳名,我因此而意外地分到一块糖!原来,即使环境变迁,亦可寻回昨日的人事。只需半弯清月,一曲幽廊,半席闲话,几片可供孩童吧唧的瓜果,便能找回那分享的快乐与友善的淳朴。

我含着那颗糖,漫步在荷塘的曲径里,只觉花月撩人,步步生香。看着老人、孩童闲耍的画面,心生安稳。原来再多的颠沛流离,也可随遇而安。在这样的一座城,能邂逅这样一片园,慢慢老去,真好!

半弯清月,朵朵娇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