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信仰》:新时代主旋律歌曲创作的成功范本

《信仰》:新时代主旋律歌曲创作的成功范本

时间:2023-10-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邝厚勤中宣部“五个一工程”获奖作品《信仰》这首歌的歌词,是由湖南新宁籍业余词作家杨文国及另一位作者闻艺联手创作的,最初发表于2017年12月20日《人民日报》大地副刊,刊发后在文学诗词界产生强烈反响,好评如潮。2019年6月17日,《信仰》被中宣部组织遴选进“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优秀歌曲100首”名单;两个月后又获得中宣部第十五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

《信仰》:新时代主旋律歌曲创作的成功范本

邝厚勤

中宣部“五个一工程”获奖作品《信仰》这首歌的歌词,是由湖南新宁籍业余词作家杨文国及另一位作者闻艺联手创作的,最初发表于2017年12月20日《人民日报》大地副刊,刊发后在文学诗词界产生强烈反响,好评如潮。后被著名作曲家文豪相中谱曲,青年歌手平安倾情演唱,这首歌首次在《改革开放再出发——中央电视台心连心”赴深圳前海慰问演出》中推出,同时在中央电视台一套节目播出;2018年7月,又在央视《星光大道》一“唱”惊人;2019年再度荣登央视春晚深圳分会场,受到广大观众喜爱。《信仰》的频频登台亮相,唱响了新时代主旋律,传递着正能量,后被许多歌手在各类文艺演出活动中翻唱,由此在全国范围内迅速传播。2019年6月17日,《信仰》被中宣部组织遴选进“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优秀歌曲100首”名单;两个月后又获得中宣部第十五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一首歌曲能有接踵而来的荣誉,这在近年来的音乐创作领域是少有的现象。

歌曲的传唱传播是衡量一首歌曲创作成功与否的根本标志,它的成功始终离不开词、曲、唱、编配制作等系列环节。作为歌曲文本的歌词,在整个歌曲创作过程中起着情感抒发的核心作用,难怪有评论如是说:一首歌曲能不能唱响在于歌手,能不能流行在于音乐,最后能不能成为经典在于歌词。原创歌曲《信仰》之所以能以如此热度和速度走红,我认为成功的因素除了雄浑大气、委婉跌宕的歌曲曲调和歌手充满激情的演绎外,主要得益于歌曲文本——歌词的气势磅礴、隽永绵长、意味无穷。

下面,笔者就《信仰》这首歌词中凸显的主要艺术特色,作一点粗浅赏析:

紧贴现实,立意高远。任何文艺类的作品创作,大凡动笔之前都离不开立意,所谓“立意”,是指一部作品所确立的旨意。它包括全文的思想内容、作者的构思设想和写作意图及动机等,其概念的内涵要比主题宽泛得多。故此在文学艺术作品中,立意占有极重的分量。歌词创作更是如此,因为一部声乐作品质量之高低、价值之大小,衡量的关键尺度在于“意”,正如古人所说:千古文章意最高。作者在对《信仰》这首歌词立意时,根据前人总结出来的作品立意要“正确、新颖、深刻、集中”四“要”原则,心中始终不忘紧贴现实、紧贴生活、紧贴民众,围绕中国梦这一时代主题生发开去,不落窠臼,另辟蹊径,“发人之所未发,言人之所未言”,着力唱响时代主旋律。作者心中明白:梦想与信仰,是人类走向美好未来的灯塔和基石;中国人的新时代梦想,就是两个百年的中国梦;中国人的信仰,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伟大的共产主义。作者动笔创作时,紧紧抓住“梦想”和“信仰”这两个新时代关键词,在篇幅不到一百五十字的词作中,抒写了新时代梦想的长度与信仰的高度,描绘了祖国的繁荣与富强的美好蓝图。由于有了高站位、宽眼界的立意,作者自然而然提炼出作品“坚定信念,同心协力”高品位的主题思想,唱出了全国人民在新时代奋斗的共同心声。这首经过作者二十多次修改、反复打磨出来的歌词,是作者挑灯夜战、字斟句酌、精益求精的智慧结晶,堪称诠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抒发爱国情怀、讴歌民族复兴伟大梦想、弘扬新时代主旋律的成功之作。

平中见奇,匠心独运。一首歌词作品有了好的立意,还必须要有好的构思。有专家指出诗词歌赋创作必须遵循三个要诀:立意要高,着眼要宽,落笔要小。这三个要诀实际上讲的是作品艺术构思的过程。古人曾对艺术构思有过精辟论述:精骛八极,心游万仞;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大家知道,迈进新时代以来,音乐界词曲作者们围绕“中国梦”这一重大主题,相继创作出各种体裁的歌曲作品,其数量之多,可用“汗牛充栋”这个成语来形容,但大多数作品缺乏新意,有雷同之嫌,给人的感觉是“千人一面”。究其原因,这些作品的创作者没有从实际出发,缺乏艺术思考,缺乏精巧构思。而《信仰》能从不计其数的同类题材的歌曲作品中脱颖而出,独占鳌头,就在于作者十分注重作品的艺术构思,即“从相同的题材找不同的角度,从相同的角度找不同的构思,从相同的构思找不同的语言”(湖北籍著名词作家雷子明语),充分展示了作者不同凡响的艺术才华。请读歌词:

梦想有多长/希望就会在前方/不懈追求与向往/就是人民富裕与安康//(A1)信仰有多高/忠诚就会更昂扬/美好蓝图与梦想/就是祖国繁荣与富强//(A2)(B段见后)

作者在布局谋篇构思这首歌词时,采用“AB”结构式,全词由两部分组成,即A1、A2段为并列的主歌部分,B段为副歌部分。作品先分后总,层层推进,环环相扣,先由“梦想有多长,希望就会在前方”“信仰有多高,忠诚就会更昂扬”切入,一个“长”,一个“高”,虽是小处落笔,但着眼宽广,精准地阐释了“梦想”“信念”相依相存的辩证内涵,尔后引发出副歌B段“不忘初心放飞理想和希望,牢记使命把信仰擦亮。同心协力追赶奋进的时光,汗水与担当写就出彩的华章……”作者澎湃激情直抒胸臆地渲染,点明题旨,揭示主题。可以说整首歌词的构思是平中见奇,奇中见巧,匠心独运。(www.xing528.com)

情动于中,昂扬大气。诗与词都以抒情见长,但在审美上有着明显的差异,即诗重个性,词偏共性。诗人以自身的眼光审视周围的一切,唱出的是完全属于自己的声音;而词人则以某类人的立场观察世界,主要充当群体的代言人。由于歌曲是一种最大众化的艺术,这就要求词作者笔下创作出来的歌词,必须为一群人或一类人代言,抒发“大我”之情,唱出人们共同的心声,以此激发作曲家二度创造(谱曲)的灵感火花,为歌唱家三度创造(演唱)提供感情动力和表演余地。作为主旋律歌曲的歌词创作更是如此。再看《信仰》B段副歌歌词:

不忘初心放飞理想和希望/牢记使命把信仰擦亮/同心协力追赶奋进的时光/汗水与担当写就出彩的华章/民族的希望是压不弯的脊梁/国家的力量是万众一心的光芒/坚定信念紧随前进航向/国富民强铸就人民永恒的信仰//

在这段歌词中,作者以全体思想意识为己任,将个人的理想、信念、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希望、愿景之中,表现了置身新时代的中国人民“同心协力”“坚定信念”,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而努力的共同心态,歌词中所运用的“放飞、擦亮、追赶、担当、压不弯、紧随、铸就”等动词,具有鲜明的时代色彩,饱含激情,情动于中,昂扬大气。词中抒发的情感,不再是作者单个的柔情,而是大众豪迈之情,是民族昂扬之情。正如《毛诗序》写道:“情动于中而行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故此,歌曲一经推出,立即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共鸣,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得以广为传唱。

当代词坛“泰斗式”领军人物乔羽先生有一句经典名言:歌词最容易写,是由于它的简短;歌词最不容易写好,也是由于它的简短。因为在篇幅仅有几十百把字的方寸之地,却要营造出一个完整的世界,确实不是易事。如何弘扬新时代主旋律,唱响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广大文艺工作者所面临的任务光荣而又艰巨。但只要我们用心,去浮躁,耐寂寞,勤思索,就一定能够创作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精品力作。《信仰》歌词创作的成功经验就是新时代主旋律歌曲创作的最好范本。

(《解放军报》)

邝厚勤:词作家,文艺评论家,中国音乐文学学会常务理事,湖南省音乐家协会音乐文学委员会、音乐评论委员会副会长,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