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信仰》获奖歌曲:美妙唱响新时代

《信仰》获奖歌曲:美妙唱响新时代

时间:2023-10-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尹晓星信仰是旗帜,信仰是灵魂。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荣获中宣部第十五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的歌曲《信仰》,由杨文国、闻艺作词,孟文豪作曲。《信仰》这首精品力作,窃以为其歌词非同凡响。《信仰》一词的成功,在于意象的选择与运用。情与物、意与象使《信仰》一词哲思意蕴的精神实质,臻于韵致深含,意不浅露,二者相得益彰,万千气象。《信仰》一词,在“别”字上的文章已做大做强。

《信仰》获奖歌曲:美妙唱响新时代

尹晓星

信仰是旗帜,信仰是灵魂。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中国共产党人由于不断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共产主义理想,其伟大的精神力量始终体现在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与使命之中。“本根不摇则枝繁叶茂!”信仰与理想是事业与人生灯塔,指引着共产主义事业奋斗者站位高、看得远,志向远大、眼界宽广、心胸豁达,能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在关键时刻做到“风雨不动安如山”!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能奋力前行,且愈挫愈奋、越战越勇,其能披荆斩棘、攻坚克难的不朽精神,与感召人民、凝聚民心的伟力之源,在于信仰!

荣获中宣部第十五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的歌曲《信仰》,由杨文国、闻艺作词,孟文豪作曲。在2019年这一年里,这首歌曾四度登陆中央电视台在主打晚会上被精彩演绎,并入选“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优秀歌曲100首”名单,又获得湖南省“唱响70年·我喜爱的湖南金曲”荣誉,可谓惊艳乐坛、影响深广。作词、作曲的三位艺术家,以如磐初心、砥砺信仰,以高境界的情怀勇于担当,成功地创作出抒发人民心声的作品,“以汗水与担当”写就这首“出彩的华章”。三位艺术家无比激动地表示:“这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创作重要论述中所指出的那样:‘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衷心感谢广大人民群众,对我们致力于以正能量的歌声滋养人心、温润社会的艺术追求认可与接受,还颁发奖项予以褒扬。”

歌曲,是文学音乐的综合艺术。其成功,在于创作鲜明而独特的艺术个性与高尚而丰沛的情感共通共融后,完美物化的心灵交响。其审美创造,是主客体互相作用与建构的过程,并运用辩证法把握与感受、体会其审美意蕴与审美价值,探寻追求其歌声中所蕴含的审美理想。

《信仰》这首精品力作,窃以为其歌词非同凡响。《信仰》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的“美的规律”为圭臬,词中彰显出的“深邃意蕴哲思美”“情志物化意象美”“诗意特质音乐美”,可谓歌词作家杨文国与闻艺,以大视野、大情怀的笔触抒写出艺术的魅力,诗意地滋养初心、引领使命,致力于激励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者的人,不断走向辉煌。

其一,深邃意蕴哲思美。人生哲理,乃歌词理趣的中心内核。歌词作家、诗人杨文国、闻艺以思辨的目光,遵照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根本性质与特点,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的思维方法,将人生哲理与审美体验融合,以深邃隽永的笔触,揭示事物发展变化本质性的规律,形成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抒人民心声,发时代先声,慧眼独具,外理内情,启人心智,培根铸魂,引领风尚。《信仰》中的哲学思辨,如同我国词坛泰斗乔羽先生的作品,其词作不仅以情为本,而且融入哲学精神,他的《黄果树瀑布》一词开头两句歌词,充满哲思美的无穷力量。

《信仰》一词哲思美,致力于突出其导向性与强化其引领性,并力求其思想性、艺术性、科学性与前瞻性高度和谐统一,以高檐滴水之势,弘扬主旋律,释放正能量,“梦想有多长,希望就会在前方”“信仰有多高,忠诚就会更昂扬”,这开篇极富思辨性的歌词成为“词眼”,引人注目与动心于“放飞理想和希望”“牢记使命把信仰擦亮”,而且启悟人们,只有“同心协力追赶奋进的时光”,才有“民族的希望是压不弯的脊梁”。这一字千钧、掷地有声的诗句,其深邃意蕴哲思美的魅力与审美精神,迸发出伟大的信仰力量,折射出杨文国、闻艺二位歌词作家哲学思辨的睿智之光!

其二,情志物化意象美。歌词与诗的重大区别,在于诗贵意境、词重意象。《信仰》一词的成功,在于意象的选择与运用。特别是《信仰》选择与运用的是纯意象,且寓意明朗。所谓“意”,即人的意志、情绪、旨趣与理想,乃包容着理智与情感的一种复合性心理构成;所谓“象”,乃客观的、具体的、感性的物象。

《信仰》一词,二位诗人善于以“立象尽意”,表达那些“只可意会,难以言传”的深情与隐情;善于以比与兴营造氛围,增强情感的气势与色彩;善于使“意”之表达更加鲜活生动,化抽象为具体形象。像《信仰》词中的“不懈追求与向往,就是人民富强与安康”“美好蓝图与梦想,就是祖国繁荣与富强”“牢记使命把信仰擦亮”“不忘初心,放飞理想和希望”“民族的希望是压不弯的脊梁”等等。单纯而寓意明确的意象,可比可兴,直抒胸臆,灵活而自由、晓畅而明朗。特别是意象的选择与运用,既能体现出物象的人化,如“汗水与担当写就出彩华章”,又能体现情志物化,如“民族的希望是压不弯的脊梁”。这情与物之交流,充分体现出了意与象之融合,能使政治术语形象生动灵气充盈,静止物可以流动飞扬,真可谓“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信仰》一词中意象的选择与运用,正如艾略特所提出的“思想知觉化”与“意识的形象化”,艾青所云“为表达一个观念而寻找形象”。情与物、意与象使《信仰》一词哲思意蕴的精神实质,臻于韵致深含,意不浅露,二者相得益彰,万千气象

其三,诗意特质音乐美。我国词坛泰斗乔羽曾著文论及:“歌词别有天地,我们必须在‘别’字上做出新的文章。……音乐这种诉诸听觉的时间艺术严格地制约着歌词,使歌词这种文学体裁区别于任何其他文学体裁……歌词作家正是在这种制约中创造了自身独具的美。作曲家更有兴会地展开翅膀。”

《信仰》一词,在“别”字上的文章已做大做强。其诗意特质音乐美,表现在题材选择与艺术表达上,富有整体的歌唱性与可听性;在谋篇结构上,符合歌曲音乐曲式发展的规律性;在审美造境上,着眼于音乐腾飞的时空性;在遣词用句上,注重词曲结合的协和性。歌词作家、诗人杨文国先生曾在电话中对我说:“你发表在《词刊》上的《能唱能走又能飞的诗,歌词也》这篇论文,我不知学习过多少次了。我对你的‘近距离、纯意象、多空间、易入乐’十二字菁言髓语扣旨立论,深感其既立言高远,视野宏阔,又省人思考,极富创见,既言简意赅,又神采飞扬。而且,我十分赞同你的观点,‘能唱能走又能飞的诗’,应注重其‘音乐美以穆耳协心为标准’。”因此,杨文国创作的《信仰》等一系列歌词,不仅看重语言表述的韵律感、节奏感与情感,且注重有张有弛、有朴有丽、有虚有实,便于构成音乐性的对比与统一及内在的发展逻辑。同时,他颇懂音律学,对于分节歌词的上下对称与对置的语调十分讲究。像《信仰》中的“梦想有多长”与“信仰有多高”,只是“长”与“高”语调上有异,而上下词性基本一致。

歌词作家、诗人杨文国与闻艺崇尚古代歌词“声诗并著”的优良传统,力求歌词的音乐性与文学性和谐融合。《信仰》一词不仅凸显出文学悟性,而且其诗意中洋溢着音乐灵气。他们力求歌词既符合音乐按单音、音型、动机、乐句、乐段、曲式谋篇布局,又致力于从文学性的角度以不同的语势意态,形成起伏跌宕的语调韵律,在“随心所欲不逾矩”的前提下,力求句式灵巧。因此,《信仰》这首词五言句、七言句、九言句等变化多端,形成错落有致的节奏,为作曲家“运斤造境”提供了用武之地,让词作插翅翱翔。特别令人钦佩的是,二位歌词作家遵循歌词结构就是歌曲音乐结构之原则,音乐在起、承、转、合A乐段结束后进入B乐段,当音乐将发展到黄金分割点时,歌词亦进入情感发展的巅峰,可谓水到渠成,此时此刻词曲融合、浑然天成,共同塑造出生动鲜活、栩栩如生的音乐形象。

像杨文国、闻艺这样大手笔、大视野、大情怀的歌词作家、诗人,是不多的。我知道杨文国先生曾写了不少成功之作,我对他的悟性与灵气心仪已久,甚为钦佩与景仰。杨先生是湖南省新宁县人,系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大学毕业后成了一名中学英语教师,现为一名县处级干部。他业余时间从事文艺创作,笔耕不辍,曾在《人民日报》《湖南文学》《朔方》等报刊发表文学作品60余万字,他作词的《崀山脐橙香》《百里脐橙连崀山》《浪漫崀山》《信仰》等四首新宁本土歌曲,曾集中亮相于央视,产生了广泛影响。

因此,全国不少著名作曲家争相与他合作。《信仰》一歌的作曲家孟文豪,系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流行音乐家协会理事、中国音乐文学学会理事、中国文联志愿者协会会员。他曾为中央电视台《记住乡愁》《长城内外》《一带一路》等栏目创作主题音乐与主题歌。2012年参加中央电视台8套片头音乐创作。他曾多次担任国内外音乐会与大型文艺活动音乐总监。他多次荣获全国性大奖,如《故乡探雨》荣获“唱响中国”全国36强,《牵着太阳的手》荣获中唱公司举办的“美丽中国”征歌活动金奖。他曾应邀为廖昌永、刘和刚、王丽达、汤子星、蔡国庆、韩磊等歌唱家作曲。

他为《信仰》一词作曲,出手不凡,文采飞扬。窃以为《信仰》音乐技法巧用,具有独创性实力;音乐语言表达,具有当代性活力;音乐形象塑造,具有审美性魅力。这“三力”,是作曲家灵气之物化,是社会生活的艺术化,是情感与情绪的交融,让人们的心灵与情怀受到艺术洗礼,具有真善美永恒的艺术指向。

其一,音乐技法巧用,具有独创性实力。作曲家孟文豪在其《〈信仰〉创作思路》资料中说:这首歌在旋律上比较有特点,第一句从第二拍起,破开了平常的节奏,听起来更加昂扬。

在歌曲音乐创作出现同质化、模式化、雷同化的当下,正如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著名作曲家叶小钢所言:“大量平庸作品冲击中国音乐发展。”孟文豪先生为力戒与克服平庸、低俗、浮躁、浅表、刻板,敢于挑战现实,走自己的路,勇于突破的守正创新精神委实难能可贵。《信仰》的乐句,基本上都是从第二拍起,这种能在人民群众的审美理想上“立得住”的“独创”,其实际的艺术效果可谓魅力无穷,既深化了音乐主题,又大大增强了旋律明朗激昂的特色,足见作曲家审美创造的超强实力。

同时,他为抒写出国家发展的万千气象,展现举国上下各民族人民不忘初心、勇于担当使命,各行各业崛起腾飞、蓬勃发展的壮丽画面,匠心独运地以流行音乐的方式来创作其音乐主题。他说:“广东这边舞狮子的节奏是特别强的,我特意将其加在里面,这样,歌曲听起来流行,又不失厚重感,我认为能让更多的年轻人喜欢、去聆听。”“聆听《信仰》,憧憬美好的未来,我们一直在路上。”(www.xing528.com)

就《信仰》一歌音乐表达技法独创性而言,我认为作曲家为彰显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深刻内涵,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自信心与自豪感,以超强独创实力在配器上下功夫,民族乐器、管弦乐器之类一齐上,成为融合之作,气势恢宏、磅礴,意境高远、辉煌。用作曲家孟文豪先生的话说,这样“年轻人会喜欢”“整首歌曲音乐振奋激昂,让人们深深感受到信仰的力量”。

其二,音乐语言表达,具有当代性活力。窃以为作曲家恪守颂善美传心声之道,促进当代性的音乐语言活力不断迸发,以激荡人心的歌调,引领歌者与听众,在神州大地上书写逐梦复兴的历史篇章。

所谓当代性音乐语言,即切切实实从当代人的审美需求出发,其音乐语言适应与满足当代歌者与听众的审美需求与审美理想,其核心在于作曲家对于现实生活高度关注,热情而积极地选取丰富多彩的当代生活歌唱题材,并高度自觉地运用当代人的音乐思维完美地表达艺术。

《信仰》的音乐语言,用作曲家孟文豪自己的话说,力求“好记好唱”。因此,“将大交响、中国的民族大鼓和流行元素相结合”,就是他“定下的创作方向”。其目的在于让更多的当代人特别是年轻人喜欢听喜欢唱。

正因为如此,《信仰》的音乐语言具有当代性活力,质朴诚挚、平易近人是其特色。虽然旋法新颖、律动灵巧,四度、五度、六度、七度大跳运用较多,但随情感激发的活力引动十分顺畅,特别是音乐语言素材简洁、集中,音域适当,音型、节奏型选择合理、运用自然,曲调的发展技法与走势,顺应词句的语调行腔水乳交融、和谐统一、沁心悦耳,整首作品音乐语言,可谓声近而旨远,言约而意丰,浅显中存精深,平易中藏波澜,旋律起伏跌宕,节奏张弛有致,变化中求统一,乐意与诗情互为依托,互为羽翼,如影随形,相得益彰。尤其是有时运用以分解和弦为主的旋法,不仅十分老到、精湛,而且不蹈故常。

所以说,《信仰》一歌的音乐语言特色,具有当代性活力。同时,窃以为作曲家孟文豪先生满怀敬意而又自豪地对待民族民间音乐,他立足传统创新,以传统写当代,真正做到了既符合当代人的审美需求与审美习惯,又不失歌曲音乐语言艺术的本体规律与根基,直面当下人民群众的生存现实,唱响能与时代同频共振的强音,展现扣人心弦的意境,激励当代人对未来美好前景的向往!比如“国富民强,铸就人民永恒的信仰”一句旋律,就是以传统写当代的心灵天籁,其不同凡响之处是融合了时代特质与气象!

其三,音乐形象塑造,具有审美性魅力。没有形象,就没有艺术。尤其是音乐,乃性情与灵气的物态体现,是可听、可感、可悟的音响。中国音乐家协会原主席、著名作曲家李焕之曾强调说:“不能满足于自己创作的歌曲是否符合自然语调,根本的问题应考虑是否塑造好整个音乐形象。”

作曲家孟文豪深谙此道,认为音乐形象是音乐的基本资质,亦是产生艺术魅力所指仗。窃以为,他在创作《信仰》音乐时,注重音乐整体的感性与理性的统一,这是大手笔,因为此乃音乐形象塑造之基,亦是音乐审美性升华之前提。

首先,孟先生从作品的整体上考虑音乐形象的塑造,他力求在艺术“通感”作用下,使音乐艺术形象典型完美、栩栩如生。他在作曲过程中,对于领唱与对唱的单旋律,殚精竭虑使其每个乐句蕴含其和声因素,铺垫重唱部分复调织体写作的情愫与意脉、动机与指向。

罗丹曾说:“艺术就是感情。”作曲家孟文豪对此感受殊深。孟先生在《信仰》音乐的创作过程中曾说:“我将自己对信仰的体会融入其中。”他曾随中国音乐家协会去采风,经历了一趟红色之旅。延安、井冈山西柏坡他一一瞻仰过。再加上他是南京人,自小就常去雨花台,从雨花英烈事迹中感受到信仰的力量,他十分严肃而认真地说:“我触动挺大的,所以创作《信仰》时心中充满激情。”

此情,物化为作品的内容美与形式美,随着审美精神的升华,审美性魅力中彰显其鲜活、生动的艺术形象。

《信仰》音乐的内容美在于信仰的力量,其形式美在于神理思维即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高度统一,如其二部曲式结构,是在“情”的律动下由“理”性科学规范而成,体现神理思维统一于《信仰》音乐的抒情性与歌唱性之中,其审美性魅力合情合理,其曲式结构乃自然天成,顺理成章。

因此,《信仰》音乐艺术形象成功塑造,在于审美理想的完整性,在于情与理交融的诗意性,有如黑格尔所说的“这一个”那样具有特定的个性,此乃“信仰”之伟力铸就超越时空的心灵交响,因此,自然而然形成高度真实的音乐艺术形象,其音乐形象审美性魅力无限,地久天长!

概言之,新时代主旋律歌曲《信仰》,是作词、作曲三位艺术家,持守如磐初心凝集智慧与力量,以笃定信仰选择、磨砺信仰风骨、筑牢信仰根基为创作主旨,以人民是根高于天的气度与襟怀,从一度创作作词、作曲到二度创作演唱,以气宇轩昂撼苍穹的高尚情调,满怀激情地抒发新时代全国各族人民的心声,成为一首立意高远、技法高超、格调高雅,与时代同频共振的朗朗上口、声声入耳的时代华章。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都是指引和支撑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强大精神力量。”每一名共产党员都是一颗信仰的种子,植根于人民沃土,永远保持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高唱超越时空的心声《信仰》,我们的道路会越走越宽广,从胜利走向胜利,从辉煌走向辉煌!

(《音乐教育与创作》)

尹晓星:国家一级作曲、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有突出贡献音乐家,系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舞蹈家协会会员、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会原常务理事、《音乐教育与创作》执行主编、《民族乐坛》执行主编、《音乐评论家》主编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