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凤眼莲入侵:遗传多样性与鸭舌草比较研究

凤眼莲入侵:遗传多样性与鸭舌草比较研究

时间:2023-10-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Schierenbeck等在使用等位酶标记研究入侵种和本地种植物遗传结构中发现,外来种植物遗传多样性明显低于本地种植物。我们用RAPD和ISSR技术检测我国南部外来种凤眼莲和近缘本地种杂草鸭舌草遗传多样性,目的在于:揭示入侵种凤眼莲遗传多样性水平以及和本地种鸭舌草的遗传结构差异;检测我国南部凤眼莲的基因型空间分布,并探讨入侵我国凤眼莲的来源及扩散途径。

凤眼莲入侵:遗传多样性与鸭舌草比较研究

遗传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态系统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的核心与基础,也是物种的适应性的体现。生物入侵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生物入侵事件常伴随有入侵物种遗传结构的改变,遗传结构的改变对于入侵种在定居后对新环境适应的影响是极其关键的(Carol,2002)。Schierenbeck等(1995)在使用等位酶标记研究入侵种和本地种植物遗传结构中发现,外来种植物遗传多样性明显低于本地种植物。随着以RAPD、ISSR、AFLP等为代表的分子标记技术的快速发展,对于遗传多样性研究已经深入到基因组水平,在研究入侵植物遗传结构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Williams等,1990;Zietkewicz等,1998;Hofstra等,2000;Hollingsworth等,2000;Keller,2000;Walker等,2003)。由于很多外来植物具有克隆繁殖的特性,在水生生态环境中克隆繁殖则更为普遍(Sculthorpe,1967;Les,1988;Cook,1990),因此在研究入侵水生植物时,应考虑其种群基因型组成。对于克隆植物种群,其种群大小不能简单以分株数大小来衡量(Ellstrand和Roose,1986),克隆多样性和基株数一直是研究入侵种克隆植物的中心内容之一。

我们用RAPD和ISSR技术检测我国南部外来种凤眼莲和近缘本地种杂草鸭舌草遗传多样性,目的在于:揭示入侵种凤眼莲遗传多样性水平以及和本地种鸭舌草的遗传结构差异;检测我国南部凤眼莲的基因型空间分布,并探讨入侵我国凤眼莲的来源及扩散途径。(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