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结构梳理实践与反思:案例研讨成果

结构梳理实践与反思:案例研讨成果

时间:2023-08-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阅读时只有把握了文章的结构,理清了文章的思路,才有可能真正理解文意。从外部的语言标志入手,是分析段落组合、结构关系的途径。入侵原是人类的行为。学生讨论,揭示“生物入侵”的含义:外来生物,非自然途径移入。引导学生发现关键词句及其作用,梳理全文的结构。其次,引导学生寻找关键词句,理清结构关系。

结构梳理实践与反思:案例研讨成果

警惕生物入侵

聂 翼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思想是有一条路的,一句一句、一段一段都是有路的,好文章的作者是决不乱走的。”文章的结构就是作者思路的具体展现,它包括文中句与句的联系,段与段的关系,整体谋篇布局等。准确地分析文章结构,是把握文章脉络的重要手段,更是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阅读时只有把握了文章的结构,理清了文章的思路,才有可能真正理解文意。

【教学设想】

1.从文本入手,概括段落要点

初中语文教学的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而这一能力的形成是建立在对文本的正确理解之上的。通过对文本的阅读更进一步地概括出各段落的要点,为接下去梳理结构做好充实的准备。《警惕生物入侵》一文篇幅短小、语言简练,在理解文本这一点上,不会给学生带来多大的难度,这也有助于以后教学活动的展开。而对说明文内容的概括是目前学生学习语文的难点之一,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引导学生反复阅读,在此基础上概括出各段落的要点。

2.从关键点入手,理清文章结构

文章中有些词语和句子能帮助学生在阅读时把握好段与段之间的关系。一般来说,句与句之间有并列关系、承接关系、递进关系、选择关系、总分关系、因果关系、假设关系和转折关系。从外部的语言标志入手,是分析段落组合、结构关系的途径。比如:“然后、接着”等词标志着承接关系;“而且、况且”等词标志着递进关系;“但、可是、然而”等词标志着转折关系。例如课文第⑤段开头的“然而”,学生如能抓住这一关键词,就会知晓文章要从对葛藤赞美转入对其危害的说明了。关键句一般是指中心句。文章是由段落层次组合而成的,各语段间、层次间,不管怎样排列,它所表达的内容都是要围绕中心的,各个语句间都有一定的语脉。在阅读时,要注意把握这种关系,才能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如课文第⑧段的最后一句“我们在引进外地或国外物种的时候,务须慎重,谨防生物入侵造成的严重后果。”这句话是对上述内容的总结。

3.从文体入手,体会行文思路

课堂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能掌握相应的知识,并能很好地迁移运用。八年级的学生已经能区分不同文体在写法上的不同,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抓住文体特征,注意不同文体的结构思路。如说明文有说明顺序,一篇文章采用怎样的说明顺序其实就是作者有怎样的写作思路。能理清文章结构就能明白文章的说明顺序;同样,能知晓文章的说明顺序也就能掌握全文的脉络了。

【教学设计】

本课的设计旨在通过概括要点的基础上,能对文章进行分层,最终明白全文的结构和脉络。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通过关键词句来分析文章的层次。

1.分析题目,导入课文

(1)从题目导入,自由发言说说“入侵”的本意是什么?

学生交流,明确:“入侵”是指(敌人)进入境内。入侵原是人类的行为。

(2)“生物”怎么也会“入侵”呢?

学生讨论,揭示“生物入侵”的含义:外来生物,非自然途径移入。破坏原有生态环境、系统的生物。

2.抓住词句,概括要点

(1)围绕“生物入侵”,作者谈了哪几方面的问题?

(2)概括每段内容,为文章划分层次。课堂交流,阐述理由。

明确:什么是生物入侵——生物入侵的危害——生物入侵的途径及人们采取的措施。

(3)引导学生发现关键词句及其作用,梳理全文的结构。

明确:总—分—总。

3.紧扣文体,发现脉络

(1)文章是通过什么方式向读者展现生物入侵的危害的?

明确:作者通过具体的事例,形象直观地让人们了解这个现象的危害。

(2)作者在这篇文章里,运用了哪种说明顺序?

明确:逻辑顺序。

4.总结全文,把握主旨

(1)对于外来生物的到来,为什么要“警惕”呢?

明确:这种入侵很难在短时间内被人们发现。

这种入侵时常会让人们先看到有利的一面。(www.xing528.com)

(2)阅读全文后,你觉得怎样来警惕生物入侵呢?

结合文中的措施,谈自己的理解。

(3)体会作者的写作目的。

【教学反思】

《警惕生物入侵》通过具体的事例向读者介绍了生物通过非自然途径迁移对人类造成的危害。文章灵活运用了举例子、列数字等说明方法,语言在准确、周密的基础上,又不乏生动风趣,有一定的可读性。更重要的是这是一篇结构明晰的文章,有助于学生正确理解文本从而很好地把握文章的结构脉络。因此,立足文本,通过概括段意、利用关键词句,引导学生发现文章结构、把握文章脉络,成为教学重点。

首先,从题目入手分析文本,概括出各段落的要点。在教学中,我抓住题目中的“入侵”一词设计了三个问题:“入侵”的本意是什么?生物也会入侵吗?文章围绕着“生物入侵”写了些什么?前两个问题的难度不大,学生能很快地找到答案。最后一个问题则考查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概括能力,是这三个问题中的难点。因此,在这个环节中,通过教师的启发和学生之间互相交流,采用“讲讲议议”的方式,使学生通过对题目的思考和理解,从而正确概括文章的内容。

其次,引导学生寻找关键词句,理清结构关系。在以往的教学中,我发现有些学生在读文本时很粗心,往往忽略一些关键词句在文章中的作用。因此,在这个环节中,让学生先圈画关键词,通过学生之间互助式的讨论交流,学会通过关键词分析句与句、段与段、局部与整体间的结构关系。

最后,紧扣文体特征,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既然《警惕生物入侵》是一篇说明文,那么就要求学生能够辨析说明顺序。通过前面对内容的概括、对结构的分析,可以看出,本文是按照逻辑顺序进行说明的,即引出话题、摆出现象、探讨因果、讨论对策。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理解文章是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思路展开的,由此来理解全文的行文脉络,完成教学目的。

【原文】

警惕生物入侵

林 森

自然界的生物互相依存,和谐共处,一道编织出一个绝妙的生态环境网络。

引种外来植物,丰富本地物种,本是件大好事,然而,如果盲目引进外来植物,造成“生物入侵”,就会破坏生态平衡,甚至带来生态灾难。

美国引种葛藤便是其中的一例。

葛藤是一种伏地蔓生或攀援他物的豆科多年生藤本植物,其祖籍在中国。它不但是贫瘠地区的绿化先锋,而且因其茎叶中富含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维生素等,又是改良土壤、保水固土的优良植物。还是畜禽的良好饲料以及造纸原料。葛根、葛种还有医疗价值。日本早年从中国引种,遍布列岛各地,既绿化环境又有多方面效益。1930年美国再从日本引进后,使许多被破坏的农地和山坡,成为草木繁茂的肥沃土地,因而葛藤被誉为“大地的医生”。到了50年代中期,全美繁衍葛藤7000万株以上,谁人不夸葛藤好!

然而,乐极生悲。在人们的赞扬声中,葛藤像疯狂的野兽一样狂奔不息,将当地的许多植物“挤”死“吃”光。70年代,葛藤占领了密西西比、佐治亚、亚拉巴马等州283万亩的土地,演变成了意想不到的公害。面对这个“绿怪”,亚拉巴马州宣布葛藤为“非法移民”,告示全州予以斩草除根。其结果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成了生态灾难。

除葛藤“沦”为“非法移民”外,仙人掌“肆虐”澳洲大陆,凤眼莲“称霸”全球水域,挪威枫“称雄”北美洲,千屈菜使大片土地变成了一色的紫色……

在我国,最有力的例子是从花园中“逃”出来的水生观赏植物水葫芦。水葫芦原产南美洲,有着紫色亮丽的花朵,最上面的花瓣上有一块蓝色的扇形斑块,中央点缀着一个桃形鲜艳黄斑,实在惹人怜爱。不过最吸引人的是环状的绿叶,叶茎基部膨大,使植物能够漂浮在水面上。可是,正是这种看似纤弱、婀娜的水草,曾“一统”美丽的云南滇池,人们不得不花巨资予以铲除。水葫芦长长的根扎入水中泥土下,可以通过根块迅速而大量繁殖,一旦侵入到湖泊、河流、水道、水塘等淡水水域,只要条件适合,即势不可挡地覆盖整个水面。它挡住了阳光,吸尽了水中营养,使水中其他植物死亡,破坏水下动物食物链,导致水生动物无法生存,生态系统完全失去平衡。同时,任何大小船只也别想在水葫芦的领地里来去自由。在国外和国内,水葫芦都被认定为目前最令人头痛的水草,也是为控制其数量花钱最多的植物之一。

正是由于这些情况,科学家向我们敲响了警钟:种树、种花成为新时尚的今天,我们在引进外地或国外物种的时候,务须慎重,谨防“生物入侵”造成的严重后果。

为什么会出现“生物入侵”的现象呢?

我们知道,生态系统是经过长期进化形成的,系统中的物种经过上百年、上千年的竞争、排斥、适应和互利互助,才形成了现在相互依赖又相互制约的密切关系。一个外来物种引入后,有可能因不能适应新环境被排斥在系统之外;也有可能因新的环境中没有相平衡或制约它的生物,使它成为“入侵者”而打破平衡,改变或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上述植物就是后一种情况,而成了“绿怪”。所以,不顾国情、不讲科学地盲目引种外来植物,必然会带来适得其反的效果。我们的正确做法应是:在绿化、美化家园改善生态平衡时,要注意科学地搭配组合,以当地物种(乡土树种或花草)为主,因为当地物种最适合、最安全,也是最省事的选择。如果要引进外来树种或花草,除了重视用引种驯化植物的理论来指导,严格种源选择,做到适地适数(包括花草和其他植物)外,还要特别警惕“生物入侵”,注意建立起新的生态平衡体系。

【注释】

[1]张志公.怎样锻炼思路.中学语文[J],2002(10).

[2]叶圣陶.谈语法修辞,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下册)[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3]杨素珍.国外阅读理论研究概述[J].淮阴师专学报,1995(4).

[4]沈韬.当代阅读认知理论概说[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1999(4).

[5]张必隐.阅读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6]郦丽芳,冯伟光.阅读教学:莫忽视了结构思路[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1(12).

[7]刘熙载.艺概[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8]刘熙载.艺概[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9]郑丽洪.《背影》教学设计[J].语文建设,2006(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