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讯息形态的舆论:解析人们对讯息的意见倾向与关注

讯息形态的舆论:解析人们对讯息的意见倾向与关注

时间:2023-10-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讯息形态的舆论指的是人们通过对讯息的接收情况而体现出来的意见倾向。当兴趣、利益等外部刺激引发人们相互传播或是回避封锁某些讯息时,只要形成一定规模,就是舆论的讯息形态的表达。人们在短时间内相互转告某一讯息,这种共同传播的高度兴趣会构成对该讯息的关注。因此,能够认真关注某一讯息,这一行为本身便显现了间接的意见倾向。此时,讯息形态的舆论就有可能向观念形态的舆论转化。

讯息形态的舆论:解析人们对讯息的意见倾向与关注

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我们经常混淆信息和讯息的概念,事实上信息的涵盖范围相当广泛,而讯息的含义则更为具体。即讯息是指具体的可接触和把握的信息。讯息形态的舆论指的是人们通过对讯息的接收情况而体现出来的意见倾向。[22]现代人的生活离不开各种讯息的交流,其中就包括不少与公共事务相关的讯息。如果这种讯息在相当多的公众中流动,则其就是一种舆论的表现形态。当兴趣、利益等外部刺激引发人们相互传播或是回避封锁某些讯息时,只要形成一定规模,就是舆论的讯息形态的表达。

讯息形态的舆论有两个特点:[23]其一,构成一种特殊的意见倾向——关注。人们在交流时,往往会倾向于将自己印象深刻或感兴趣的内容分享给他人。人们在短时间内相互转告某一讯息,这种共同传播的高度兴趣会构成对该讯息的关注。在当前网络技术飞速发展、海量资讯即时涌现、社会生活日益多元的背景下,公众在信息接受方面往往会出现“信息疲劳”的现象。因此,能够认真关注某一讯息,这一行为本身便显现了间接的意见倾向。也就是说,当具有相同意见倾向的人聚集在一起,分享这一信息时会发现彼此传播的内容是相同的,此时这种倾向就间接表达了一种舆论。其二,形成一种特殊的舆论效应——制造共同话题。讯息中所包含的意见倾向或许连当事人自己也未觉察到,他们只是想把自己所知道的事实告诉认识的人。由于大家在短时间内都在传播相同的讯息,于是便会形成共同话题。此时,讯息形态的舆论就有可能向观念形态的舆论转化。需要强调的是,当舆论尚且处于讯息形态时,舆论强度较弱,发展方向也不是十分明确,大众媒介若能适时地、恰当地进行引导,将会取得较好成效。(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