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故宫六百年:掐丝珐琅神秘之美

故宫六百年:掐丝珐琅神秘之美

时间:2023-10-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明永乐、宣德时期另一项文化瑰宝,就是掐丝珐琅。据传,一件珐琅器约需108 道工序,方能完成。珐琅技艺,传自外域。因为当时掐丝珐琅,多无年款,传到后来,竟不知为何朝所作。明宣德 掐丝珐琅番莲纹僧帽壶《永乐大典》修成100 多年以后,嘉靖帝组织人员再抄写一部。无论是永宣青花、宣德宝炉,还是掐丝珐琅、书法绘画,或是玉器、漆器等,在帝制时代,只能是君享—只有皇帝和家人等少数人可以享受。

故宫六百年:掐丝珐琅神秘之美

明永乐、宣德时期另一项文化瑰宝,就是掐丝珐琅。

掐丝珐琅,通常是铜胎(也有瓷胎、铁胎、锡胎、木胎等),用铜丝(也有金丝)按照胎上已绘的纹饰,如荷花,每个花瓣、每个叶片,都沿其边缘掐焊铜丝,然后点上不同釉彩,再入炉窑,约800℃温度,火中烧造,出炉后,打磨抛光。据传,一件珐琅器约需108 道工序,方能完成。

珐琅技艺,传自外域。融合中华文化,经过艺师工匠之手,精彩夺目,巧夺天工,成为中国工艺品中一朵绚丽的鲜花。

珐琅器自元代传入中国以来,到了明永乐、宣德年间,达到一个高峰。因为当时掐丝珐琅,多无年款,传到后来,竟不知为何朝所作。景泰年间,制品精细,多有年款,所以一般人认为景泰蓝是珐琅器的辉煌,但从故宫收藏看,宣德时期不乏其他珐琅器精品。

永宣文化,更有书画。永宣时期,朝廷致力于营造“以能纳其心于规矩之中”的政治情怀和文化氛围,最具有时代风格的书法形式,就是“台阁体”,也就是严谨的楷书,书风端庄典雅,运笔自然流畅,极具功力,美不胜收。22877 卷、总字数3.7 亿的《永乐大典》,就是以台阁体誊写的,当时组织了1300 多人参与誊写。抄完以后装订成书,存放在文渊阁里。(www.xing528.com)

明宣德 掐丝珐琅番莲纹僧帽壶

《永乐大典》修成100 多年以后,嘉靖帝组织人员再抄写一部。180人抄,每人每天抄三页,每页30 行,每行28 个字,一直抄了六年,直到隆庆元年(1567),嘉靖帝崩驾之后,才告完成。这样,除了文渊阁收藏一部外,在皇史宬也保存一部。这个文渊阁不是现在故宫里的那座文渊阁,北京故宫文渊阁是清朝乾隆时期修建的,用来保存《四库全书》和《古今图书集成》。而存放《永乐大典》的文渊阁,现在已经看不到了。皇史宬现今还在,位于天安门东边南池子大街路东,是明清两代皇家档案馆。《永乐大典》现在还能看到副本残存370 卷,已经影印出版。

无论是永宣青花、宣德宝炉,还是掐丝珐琅、书法绘画,或是玉器、漆器等,在帝制时代,只能是君享—只有皇帝和家人等少数人可以享受。如今早已变为民享,成为中华民族、甚至人类文化的宝贵遗产

皇史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