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蝗虫角色和发声器,昆虫记中的秘密

蝗虫角色和发声器,昆虫记中的秘密

时间:2023-10-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想问这些蝗虫,你们在田野里究竟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呢?火鸡们这儿捕几只,那儿捉几只,美滋滋地把嗉囊填得鼓鼓囊囊的。蝗虫为它们补充了高品质的食品。十只山鹑中有九只嗉囊里都塞有蝗虫。以意大利蝗虫为例,其他会唱歌的蝗虫的发声器都与它基本相同。蝗虫的乐器是怎样发出声音的呢?同样,有一双过长的后腿,胖的灰蝗虫也不会发声。如果说其他蝗虫发出的声音很小,那么它则是完全发不出声音。

蝗虫角色和发声器,昆虫记中的秘密

如果有那么一种狩猎,既不杀戮,也没有危险,那一定是捕捉虫了。我的脑海里保留着这些回忆,我的孩子们也将把它们铭记在心啊!这样的狩猎给我们带来了多少美好的早晨。

我想问这些蝗虫,你们在田野里究竟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呢?有说你是害虫,破坏了庄稼而且还会泛滥成灾。可在我看来,你们的功远大于过,而且据我所知,农民从来没有说过你们的坏话。

你们吃的是连绵羊都不喜欢的坚硬而难啃的草尖,而且借助你们健的胃才能被消化和利用。而且当你们来到田野时,麦苗早已成熟实,收割完毕。假如蝗虫只是因为偷了田里的零星作物而消失了,那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后果?

每年的一到九十月份,孩子们就用两根长长的芦苇秆,将一群火赶到山顶草场。这群火鸡来这里是为了长出结实肥美的肉来。不过这些火鸡吃什么呢?蝗虫。火鸡们这儿捕几只,那儿捉几只,美滋滋地把嗉囊填得鼓鼓囊囊的。人们圣诞夜吃的肥美烤火鸡,有一部分就是靠这秋天里的蝗虫给准备和饲养的。

珠鸡在农场周围发出吱嘎声,究竟是在找什么呢?当然是粮食,不过最重要的还是蝗虫。蝗虫会为它的腋窝下加上一层厚厚的肉,让它的肉更具滋味。

母鸡对蝗虫也非常偏爱。蝗虫让母鸡更能下蛋。而且,母鸡在野外会带着小鸡到山顶的荒草地上去,一起把发现的蝗虫美食吞下肚去。蝗虫为它们补充了高品质的食品。

除了我们的家禽以外,别的野禽也差不多。十只山鹑中有九只嗉囊里都塞有蝗虫。我猎鸟的时候为了解它们的饮食习惯,记录下了鸟的菜单,这些菜单中首先就有蝗虫。不仅如此,只要有机会,鱼儿也会好好享用蝗虫。假如蝗虫恰好跳在水里,鱼儿就会立即上前将蝗虫吞进肚子。蝗虫是如此的美味,养活了一群所谓的饥民。

休息的蝗虫,沉浸在对生活的感恩和幸福之中,一边消化食物,一边沐浴着阳光。这时,它会高兴地拿起琴弓突然演奏出几段曲子,接着反复三四次,中间伴有短暂的停歇。蝗虫用粗壮的后腿在腹部两侧弹拨,时而用这条,时而用那条,时而两条并用。它们的歌声像是针尖在纸上划过发出的声音。

蝗虫的乐器,没有带锯齿的琴弓,没有如扬琴般紧绷和振动的翅膜。以意大利蝗虫为例,其他会唱歌的蝗虫的发声器都与它基本相同。蝗虫的后腿呈流线型,而且每一面上都有两根竖长粗壮的肋条。在这根粗壮的肋条之间,阶梯状地排列着一系列小肋条,构成了人字形的纹。这些肋条都同样突出,同样清楚明显。除了这两面完全一样之外更让我惊讶的是,这些肋条都很光滑。最后,鞘翅的下面边缘,也就后腿作为琴弓弹拨的翅膀边缘,也没有什么特殊之处。那里可以看到鞘翅膜其他部位同样粗壮的翅脉,但没有任何粗糙的锉板,也没有任锯齿。

蝗虫的乐器是怎样发出声音的呢?答案是摩擦一张干皱的薄膜而出细微的声响。蝗虫猛烈地颤抖着,将它的腿抬高、放下,并且对自的成果心满意足。就像是我们高兴的时候摩擦双手一样,这其实是蝗表达自己内心高兴和对生活满意的方式。(www.xing528.com)

当天空略有云翳太阳时隐时现时,让我们来看看蝗虫吧。当白间透出一缕阳光,蝗虫立刻开始摩擦它的后腿,阳光越是温暖,它的擦就越激烈。这摩擦所奏出的曲子都很简短,但只要阳光和煦,它演的小曲就不停息。很快阴影过来了,蝗虫欢快的歌声戛然而止,直到一次阳光出现时才再次响起。蝗虫在演奏的时候,伴随着身体的短促抖。这样我们就知道了:演奏是爱好阳光的蝗虫表示自己生活安乐的接方式。蝗虫在美美地饱食一顿之后,再沐浴在阳光之下,它就会非兴奋。

长鼻蝗虫并不是用摩擦来表达快乐,它长着不成比例的细长后腿在我们看来它即使在明媚的阳光下也会闷闷不乐。它的后腿虽然长,除了跳跃之外,就再没有其他用途了。同样,有一双过长的后腿,胖的灰蝗虫也不会发声。当阳光普照的时候,即使在冬季,灰蝗虫也会展开翅膀飞快地扑打几十分钟,但翅膀旋转的声音实在太轻,让人几乎无法察觉到。

步行蝗虫在这方面也不行。这身穿短礼服的跳跃者还是安德罗萨思花的常客,这种小花像雪一般洁白,粉红色的芽微笑着;步行蝗虫的颜色也如同这花圃中的植物一样清新。

步行蝗虫穿着一身既优雅又简洁的礼服。它的鞘翅像两片粗糙西服的下摆,相距很远,长度几乎不超过腹部的第一节;两片翅膀更加短小,似乎尚未发育齐全。这种昆虫直到生命的尽头,都一直穿着这身轻薄的小衣。步行蝗虫的后腿非常粗壮,可以当琴弓;但它没有凸出的鞘翅边缘作为摩擦时的发音空间。如果说其他蝗虫发出的声音很小,那么它则是完全发不出声音。即使我周围的人再竭尽全力去听,都没有用。我一共喂养了三个月,却连步行蝗虫最细微的响声也没有听过。

我不知道为什么步行蝗虫不能飞行,而它的近亲们却个个都是飞行能手。它拥有鞘翅与翅膀的萌芽,但并没有发育和利用,而且它一直蹦蹦跳跳的。能够迅速地飞越白雪皑皑的山谷,从一个山脊飞行到达另一个山脊,而且还能够轻易地从一片被啃过的草场飞向另一片还未开发的草场。这难道对步行蝗虫来讲不是最大的好处吗?显然不是。而像其他蝗虫,尤其是那些一直居住在山顶的蝗虫们,它们都拥有双翅,并且对此非常满意。为什么步行蝗虫不像它们一样呢?让它闲置的翅膀发挥应有的作用,这一定会使它获益匪浅,可它却根本没有这样做,这个原因发人深思。

在步行蝗虫幼虫出生时,一定是带着成年后飞翔的希望。作为这好未来的保证,步行蝗虫背着四个套子,里面沉睡着珍贵的翅膀萌芽这一切似乎按照正常的进化需要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但是接下来的一却并非如此,它的机体并没有兑现它许下的诺言,本应成为能够空中翔的翅膀,却成为无用的服饰。

是什么原因让步行蝗虫没有超越自己飞行器的粗糙雏形呢?在这长的岁月当中,步行蝗虫肯定也受到过飞行需要的刺激,同样,当它岩石中间艰难地往前行进的时候,也会感到要是能借助飞行来摆脱重的束缚是多么的方便。它的机体所做的一切尝试,都在努力使它拥有够飞翔的翅膀,可是,它却始终不能长出强壮的翅膀。其实,在需要饮食、气候、习惯等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一些蝗虫已经成功地进了,而且能够利用翅膀飞行,而另外一些却没有成功,仍然是笨重的行者。而我对这样的解释则不认同。关于在进化中蝗虫是否能够飞翔问题,我们暂且不谈,但是与同类的其他蝗虫相比,步行蝗虫不知为落后了一个阶段。在机体的发育中,有后退,有停滞,也有飞跃,我对此充满好奇,却无法了解。面对捉摸不透的物种起源问题,我们最还是默默接受这些既成的现实。

知识百宝箱

蝗虫的翅膀不但柔韧,而且其表面还有许多纹路和突起。科学家先用高速摄像机拍下蝗虫扇动翅膀的图像,然后在计算机上建立起三维空气动力学模型。结果发现,蝗虫翅膀在扇动时出现的变形,能使空气平滑地从翅膀表面流过,有助于高效飞行。正是这些特征使蝗虫具有很高的飞行效率,与人类制造的平滑且坚硬的飞机机翼比起来,蝗虫翅膀在飞行效率上还要更胜一筹。这也提醒我们,如果要制造微型飞行器,是否也考虑用一对像蝗虫那样柔韧且有纹路的翅膀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