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永康村落起源故事,永祥地名由来揭秘

永康村落起源故事,永祥地名由来揭秘

时间:2023-10-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相距永康老城区30里路的山乡,深藏着一个偌大的山村,它的村名叫永祥。而居住在永祥最早的氏族人口,是京兆舒氏,俗称永川舒氏族人。那么,永祥这个村落的地名是怎么来的呢?此地属永邑之西南,且又呈祥川之瑞端,为祈求子孙之兴旺发达,永远吉祥,遂定村名为永祥,当晚住下安身。永祥山村,自舒琅公肇基安身立业起,迄今已历繁三十三代,瓜瓞绵延,支分四方,宋元明为永邑望族。

永康村落起源故事,永祥地名由来揭秘

在相距永康老城区30里路的山乡,深藏着一个偌大的山村,它的村名叫永祥。而居住在永祥最早的氏族人口,是京兆舒氏,俗称永川舒氏族人。自宗祖琅公始迁肇基定居迄今,已生息繁衍了后孙三十三代,历岁近900年。

那么,永祥这个村落的地名是怎么来的呢?

话说,北宋年间,东阳郡有一位叫舒大岳的人,考中进士后不久,被朝廷任用为地方官。由于任职期间清正廉明,勤勉为民,深得一方百姓赞誉,官声大振。后来,舒大岳当上了台州太守(驻地临海城)。

大岳生有三子。曰琳、琅、璘。三子年少时,均资颖聪慧,求知好学。长成后,忠厚正派为人。大岳与三子,极喜雁之性情,且寄寓心愿,盼儿日后能有飞黄腾达之时。遂于府第中饲养了数只白雁。请了一位饱读诗书、满腹经纶的先生教诲三子习读诗文。府衙少讼,家道安详。

光阴荏苒,岁月如梭。一晃10多年过去。三子皆已成人。

某年仲春的一天,大岳离开府衙外出巡察处事。长子琳和次子琅,悠闲无事,去雁圈饲喂群雁并与之逗乐。殊不知,雁群见了兄弟俩后,十分兴奋,跳脚振翅,引颈高鸣。兄弟俩打开圈门,雁群先后欢跳而出。突然间,一只首雁振翅欲腾飞,其它几只也跳跃如同。刹那间,白雁群飞上了府衙前进的屋脊。琳、琅兄弟十分钟情白雁,急忙呼唤群雁下来,可雁群不但不飞下来,而且还有远飞之态。琳急忙进宅室取了些银两,又唤了两个仆人拿了些雁食,并急嘱三弟璘说:“尔在府中侍候母亲,待父亲回衙后告知,我们已随雁飞方向而去。”

那群白雁,从台州府衙(临海城)飞出后,径直向西飞驰。那雁群飞得并不太高,并与西向官道并行。雁群下面不远处的官道上,追赶着四个人。这一景象引得沿途百姓静立观看,小声议论。那白雁群似有灵性,飞飞停停。琳、琅兄弟俩也赶赶歇歇。不二日,雁群飞过田畴,飞过山岭谷川,飞到永康邑城时已近黄昏,停驻在江边的一幢楼屋顶上。琳、琅兄弟俩及仆人也随之赶到雁停之楼下,忙进屋与主人商议暂借人雁过宿一晚。楼屋主人看到白雁群停在自家屋顶上,认为是好兆头,当即应允。琳、琅兄弟俩立即呼唤群雁飞下来。雁群果然飞下到院中。安排妥当后,当夜人雁暂宿永邑江楼即安。

次日清早,旭日刚东升,琳、琅兄弟俩及仆人早起洗漱完毕,先行饲喂雁群食物与水。与主人结清宿费,四人用过早餐,准备外出寻找安居处时,不料雁群再次欢动起来。(www.xing528.com)

琳对琅说:“看来,我们兄弟俩远离了父母与三弟,来到永康这个地方,只能随意而居了。”琅答道:“或许是先祖之灵意吧,吾从之!”过了一会儿,首雁又带领群雁腾空飞起,飞过了江面,且仍向西南方向飞去。琳、琅兄弟俩及仆人紧追其后。雁群飞过了田畴,渐渐向西南山区飞去,沿着川谷前飞。约摸过了一个时辰,白雁群降落在一处较平缓的山梁上。这里有一条双溪汇集而过的溪流。山梁的东西两侧,各有一片较大的平畴。溪水清澈,山峰青翠,旷野静幽。时已近中午,雁似不愿再飞。舒琳对舒琅说:“此地风光幽静,山水相映,且雁不再腾飞,吾于此择地卜居吧!”随后,他觅一块向阳面水背风之地,搭棚安身。遂定名为白雁口。

在白雁口住了两三天后的一天早上,舒琅对舒琳说:“大哥,你定居于此,我想溯溪的主流而上,再进山谷里面游走品赏风光,如遇合适之处,亦卜居安身。”舒琳答说:“当可。”

早饭后,舒琅带一仆人,试唤雁飞却不从。无奈只得主仆为伴,溯主溪流而上向西南续行。越往里走,川谷两侧的山越高耸,风光亦更加静美幽深。他们看过了“卧狮望球”之形态,赏过了“仙人三叠岩”之美景,览过了“出水芙蓉”之胜貌。再绕过两座山梁,突然,一个四周高峰冈坡恰似围城一样的山谷盆川呈现在眼前。其山峰岗坡上,百花争艳,层林叠翠,松涛阵阵,木草森森。一条弯曲的小溪于小盆地间蜿蜒东流,清澈见底,鱼群在水中畅游。小盆地的平野上,春草肥嫩青葱。半山腰上飘浮着一层若隐若现的山岚。各山峰支脉伸向小盆地。

舒琅懂得些堪舆风水术,当他与仆人再往里走到一个名为仙居口的地方,站在一高地向四面瞭望:东入口处,有两山峰相峙,南似狮面形,北如伏虎头,堪称狮虎守门之状,盆川中南北亦有两山相对,南如天鹅孵卵,北恰天马行空之形,西有三条涧水汇集弯曲东流出口。眼望四面地形景色,满心欢喜,不禁脱口而出:“多么奇丽美妙的一个好地方,宛如我原来的故乡,此乃吾安身立业,繁得后孙之祥哉!”当即就与仆人找到一处背风向阳面前开阔,溪水环抱之地搭起茅屋,卜居安身。此地属永邑之西南,且又呈祥川之瑞端,为祈求子孙之兴旺发达,永远吉祥,遂定村名为永祥,当晚住下安身。次日上午,舒琅与仆人返回白雁口与长兄舒琳面说后,得兄称赞。

永祥山村,自舒琅公肇基安身立业起,迄今已历繁三十三代,瓜瓞绵延,支分四方,宋元明为永邑望族。如今永祥的主要居民姓氏为舒、朱、陈、杨、刘五姓,人口数千,当地距永康城区较近,且无污染,山清水秀,真是一个适宜休闲的好地方。

(舒启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