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园林植物保护及养护:命名法解析

园林植物保护及养护:命名法解析

时间:2023-10-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生物命名法规分植物命名法、动物命名法、细菌命名法和病毒命名法四部分。根据国际动物命名法规,使用拉丁语或拉丁化的词给动物命名的科学名称称为学名。国际动物命名法规规定,从总科到亚种的分类阶元要受到法规约束,其他未作规定的分类阶元,如纲、目等不受法规约束。若优先律的应用会引起混乱,应保持现有学名并提交动物命名委员会裁决。族、亚科、科和总科的载名模式是一个属,称模式属。

园林植物保护及养护:命名法解析

命名法是指生物分类单元命名法则。生物命名法规分植物命名法、动物命名法、细菌命名法和病毒命名法四部分。各自独立,有所不同。现在昆虫分类学采用的是1999年修订的《国际动物命名法规》(第四版)(International Code of Zoological Nomenclature),自2000年1月1日起开始执行。

1.学名

同一种昆虫在不同地区具有不同名称,称为俗名。同种昆虫常有多个俗名,同一俗名也可能存在于不同昆虫,因此俗名容易造成混淆和误解。根据国际动物命名法规,使用拉丁语或拉丁化的词给动物命名的科学名称称为学名。学名可以表示被命名者的特征,也可以是人名、地名等。

(1)双名法。昆虫种的学名由两个拉丁词或拉丁化的词组成,属名在前,后一个为种本名。属名首字母要大写。通常在种名后会附上定名人的姓氏,首字母也要大写,除极少数定名人外,其他的不可缩写。当学名发生变更时,原定名人要加圆括号。定名人不是必需的。亚属名则加圆括号置于属名与种本名之间。

(2)三名法。亚种名由属名、种名和亚种名3个词组成,即在种名后加上亚种名。

学名通常用斜体,定名人用正体。属级以上的分类阶元也用正体。若某个种只鉴定到属,种名未知,则用sp.表示,由多个种则用spp.。在同一文章中多次出现,并且不会发生混淆的情况下,属名可以缩写。

国际动物命名法规规定,从总科到亚种的分类阶元要受到法规约束,其他未作规定的分类阶元,如纲、目等不受法规约束。总科、科、亚科、族等阶元的学名具有固定的词尾:总科:-oidea,科-idea,亚科-inae,族-ini。通常是由模式标本所属下一阶元的名称词干加上词尾构成。

2.优先律

优先律是动物命名法规的核心,即一个分类单元的有效名称是最早给它的可用名称。命名法规定,把1758年1月1日作为动物命名法的起始日期,以林奈《自然系统》(第10版)和克拉克的《瑞士蜘蛛》为标志。只有1758年1月1日以后用的第一个学名才是有效名称,其他学名均为异名。学名一经发表,不得随意更改。发生两种动物同名时,最早使用该学名的种名有效,后面的另起新名,保证一个学名只用于一种动物。优先律强调发表时间,两个或多个不同或相同的名称,或两次或多次命名在同一日期发表,当被认为是异名时,相对优先地位由第一厘定者决定。若优先律的应用会引起混乱,应保持现有学名并提交动物命名委员会裁决。

3.模式(www.xing528.com)

建立新的种或亚种时所依据的标本及与之有关的特定标本,称为模式标本。每个分类单元均实际或潜在的具有载名模式,模式标本是种级分类单元的载名模式。属或亚属的载名模式是一个种,称模式种。族、亚科、科和总科的载名模式是一个属,称模式属。

主要的模式标本有以下几种类型:

正模,也称为主模。建立新的种级单元时所依据的单一模式标本;

副模,建立新的种级单元所依据的除正模外的其他所有标本;

配模,副模中所选出的与正模性别相对的单一标本;

综模,也称为全模或群模。在建立新的种级单元时没有指定正模或选模,每个模式标本均为综模;

选模,从综模中选出,作为载名模式的一个模式标本;

新模正模、选模或综模由于种种原因而不存在时,重新指定的一个模式标本。

模式标本应注明采集时间、地点、寄主和采集人等,条件允许的同时注明海拔高度。必须妥为保存,以便在之后研究中参考使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