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果树害虫:如何防治果实凹凸不平及落果问题

果树害虫:如何防治果实凹凸不平及落果问题

时间:2023-10-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吉林、辽宁、河北、山东、山西、河南等省均有发生。主要为害梨、苹果、花红、山楂、杏、桃等,成虫取食嫩芽,啃果皮果肉;并于产卵前咬伤产卵果的果柄,造成落果。幼虫于果内蛀食,使被害果皱缩或形成凹凸不平的畸形果。在常年虫害发生严重的梨园,成虫发生盛期,每隔10~15天喷药1次,连续2次。幼虫将枝干、根际的木质部蛀成槽状蛀坑,可导致枝干枯死,甚至整株死亡。

果树害虫:如何防治果实凹凸不平及落果问题

(一)梨象甲Rhynchites foveipennis Fairmaire

1.分布与为害

梨象甲又名朝鲜梨象甲、梨虎,属鳞翅目象甲科。吉林、辽宁、河北、山东、山西、河南等省均有发生。主要为害梨、苹果、花红、山楂、杏、桃等,成虫取食嫩芽,啃果皮果肉;并于产卵前咬伤产卵果的果柄,造成落果。幼虫于果内蛀食,使被害果皱缩或形成凹凸不平的畸形果。

2.形态特征(图12-46)

(1)成虫,体长12~14mm,暗紫铜色,有金绿色金属光泽。头部全长与鞘翅纵长相似,雄虫头管先端向下弯曲,触角生于头管端的1/3处;雌虫头部较直,触角生于头管端的中部。

图12-46 梨象甲

1—成虫;2—卵(放大);3—幼虫;4—蛹
(仿蔡平,园林植物昆虫学

(2)卵,椭圆形,长约1.5mm,表面光滑,初乳白色,渐变乳黄色。

(3)幼虫,体长约12mm,乳白色,体表多横皱,略向腹面弯曲,头部小,大部缩入前胸内。

(4)蛹,体长约9mm,裸蛹,乳白色。

3.发生规律

1年发生1代,以成虫潜伏在蛹室内越冬;少数个体2年发生1代。越冬成虫在梨树开花时开始出土为害,5月中旬达盛期,成虫出土量与降水呈正相关。卵发生始期为6月上旬,盛期为6月中旬至7月中旬。产卵时先把果柄基部咬伤,然后在果面上咬一小孔产卵,并分泌黏液封闭孔口,产卵处呈黑褐色斑点。每果产卵1~2粒。一雌虫最高可产卵150粒左右,卵1周左右孵化。幼虫孵化后,即入果内蛀食。由于果柄被咬伤,养分和水供应不足,果皮皱缩显畸形,不久被害果脱落,以产卵后10~20天果实脱落最多。幼虫继续在落果中蛀食,老熟后脱果入土,作土室化蛹。9月成虫陆续羽化,在蛹室内越冬。成虫在中午时活跃,早晚和夜间多停在树冠顶端新梢、枝丫处不动,一旦受惊即缩足假死下坠。

4.防治方法

(1)人工防治。利用成虫假死习性,在成虫交尾、产卵之前和雨后成虫出土较集中时,于清晨在树下铺布单或塑料薄膜,捕杀振落成虫;及时清除落果并打落被害果,消灭幼虫。

(2)化学防治。在成虫出土初期于树冠下地面撒施毒土,亩用25%西维因可湿性粉剂、90%敌百虫晶体0.75~1kg,拌入15~20kg细土中制成毒土,触杀出土成虫。在常年虫害发生严重的梨园,成虫发生盛期,每隔10~15天喷药1次,连续2次。喷施50%马拉硫磷乳油1000倍液1000~1500倍液,10%氯氰菊酯乳油2000~30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2000~3000倍液等。

(二)豹蠹蛾Zeuzera leuconotum Butler

1.分布与为害

豹蠹蛾又名豹纹蠹蛾、截干虫等。属鳞翅目,豹蠹蛾科。分布于河南、河北、山东、陕西等地。寄主有枣、杏、梨、核桃、刺槐等。幼虫蛀入枝干或梢内为害,不断从排粪孔排出木屑粪便,造成枝条枯死。幼树被害后,形成小老树。

2.形态特征

(1)成虫,雌蛾体长20~38mm,雄蛾体长17~30mm,体被灰白色鳞片。胸背有6个黑蓝色斑,纵向排成2行。前翅散生大小不等的青蓝色斑点。腹部各节背面,有3条黑蓝色纵斑,两侧各有1个圆斑。

(2)卵,椭圆形,初产时淡黄色,密布网状刻纹。

(3)幼虫,老熟幼虫体长30~40mm,体红色。前胸背板大,黑色,具黑斑2个,后缘具4排黑色刺突。

(4)蛹,长25~28mm,被蛹,弯纺锤形,赤褐色,近羽化时每个腹节侧面出现2个黑色圆斑。

3.发生规律

1年发生1代,以幼虫在受害枝虫道内越冬,翌年树液流动后,幼虫开始在髓道内蛀食木质内部,每隔一定长度,向外啃食洞口,排气并排粪。老熟幼虫在化蛹前用虫粪堵塞虫道两头,并吐丝缠缀,化蛹其中,7月初为化蛹高峰期。成虫具趋光性,白天多静止,夜间飞翔后交尾,卵产在细树和新生枣头枝条上。幼虫孵出后,开始从叶柄基部蛀入,取食枣品木质内部,蛀口以上枣吊很快枯凋,剖之可找到淡红色初龄幼虫。随着虫龄增长,虫体增大,为害场所开始向二次枝、一次枝或幼树主干转移。首先啃食皮层,然后取食木质部,直达髓心,多数自下而上取食。越冬前多回头向下蛀食,在较粗的枝条内堵口越冬。

4.防治方法

(1)人工防治。5月上旬结合枣树果树管理,普查枯枝,从枯枝以下20~30cm处剪枝,并集中烧毁。

(2)物理防治。在成虫羽化高峰期,进行灯光诱杀。

(3)化学防治。在成虫产卵及卵孵化期,可喷洒80%敌敌畏乳油1000~15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2000~2500倍液,2.5%联苯菊酯乳油1500~2000倍液,消灭卵及初孵幼虫;幼树主干被害尚未枯死时,可沿虫孔注入50%辛硫磷乳200倍液,以杀死枝干中的幼虫。

(三)芳香木蠹蛾Cossus cossus Linnaeus(www.xing528.com)

1.分布与为害

芳香木蠹蛾又名杨木蠹蛾,属鳞翅目,木蠹蛾科。我国山东、上海、东北、华北、西北等地都有分布。寄主有核桃、苹果、梨、桃、杏以及杨、柳、榆、桦、栎、榛等。幼虫将枝干、根际的木质部蛀成槽状蛀坑,可导致枝干枯死,甚至整株死亡。此虫可分泌出一种有芳香气味的液体,因而得名。

2.形态特征(图12-47)

图12-47 芳香木蠹蛾

1—成虫;2—幼虫;3—蛹
(仿蔡平,园林植物昆虫学)

(1)成虫,体长30~37mm,全体灰褐色,腹背略暗。前翅灰白色,前缘灰褐色,密布褐色波状横纹,由后缘角至前缘有1条粗大明显的波纹。

(2)卵,近卵圆形,初产时近白色,孵化前暗褐色。卵表有纵行隆脊,脊间具横行刻纹。

(3)幼虫,末龄体长56~80mm,扁圆筒形。头部紫黑色,有不规则的细纹。胸部背面红色具有光泽,腹面成黄或淡红色。前胸背板生有大型紫褐色斑纹1对。

(4)蛹,体长约50mm,赤褐色,稍向腹面弯曲。

3.发生规律

山东、河南、北京等地2年1代,在青海、西宁3年完成1代。以幼虫在被害树木的蛀道内和树干基部附近的土内越冬。越冬老熟幼虫于4~5月化蛹,6~7月羽化为成虫。成虫多在夜间活动,有趋光性。卵多产于树干基部1.5m以下或根茎结合部的裂缝或伤口边缘等处。卵成块状,每卵块有50~60粒卵。幼虫孵化后即从伤口、树皮裂缝或旧蛀孔等处钻入皮层,排出细碎均匀的褐色木屑。幼虫先在皮层下蛀食,使木质部与皮层分离,极易剥落,在木质部的表面蛀成槽状蛀坑。初期幼虫群集为害,虫龄增大后,分散在树干的同一段内蛀食,并逐渐蛀入髓部,形成粗大而不规则的蛀道。10月即在蛀道内越冬。翌年4月继续为害,到9月下旬至10月上旬,老熟幼虫爬出隧道在树木附近根际处、杂草丛生的土梗、土坡等向阳干燥的土壤里结茧过冬。老熟幼虫爬行速度较快,遇到惊扰,即分泌出一种有芳香气味的液体。

4.防治方法

(1)园林技术措施。结合秋季整形修剪,锯掉有虫枝烧毁;发现幼虫为害的新梢要及时剪除,防止扩大为害;在成虫产卵期,树干涂白剂,防止成虫产卵。

(2)物理防治。利用成虫的趋光性,用灯光诱杀。

(3)化学防治。于幼虫孵化尚未潜入期,可选用常规喷药防治;5~10月幼虫蛀食期,用40%乐果乳油25~50倍液注入虫孔,直至药液外溢为止,然后用泥封口,可杀死枝干中幼虫。

(四)葡萄透翅蛾Parathrene regalis Butler

1.分布与为害

葡萄透翅蛾又名葡萄透羽蛾,钻心虫。属鳞翅目,透翅蛾科。分布在山东、河南、河北、陕西、内蒙古、吉林、四川、贵州、江苏、浙江等地。以幼虫蛀入葡萄蔓中为害,专蛀食髓部软组织,使水分和营养向上输送困难或中断,导致叶片变黄,引起落花落果。严重者可造成被害部位以上停止生长或干枯死亡。受害处常膨大如瘤,蛀枝口外常有呈条状的黏性虫粪。

2.形态特征

(1)成虫,体长18~20mm,全体黑褐色。头前部及颈部黄色,触角紫黑色,后胸两侧黄色。前翅赤褐色,前缘及翅脉黑色;后翅透明。腹部有3条黄色横带,第4节横带最宽,第6节的次之,第5节的最细。雄蛾腹部末端两侧有长毛丛1束。

(2)卵,椭圆形,略扁平,紫褐色,长约1.1mm。

(3)幼虫,共5龄。老熟幼虫体长38mm左右,全体略呈圆筒形。头部红褐色,胸腹部黄白色,老熟时带紫红色。前胸背板有倒“八”形纹,前方色淡。

(4)蛹,体长18mm左右,红褐色,圆筒形。腹部第3~6节背面有刺两行,第7~8节背面有刺1行,末节腹面有刺1列。

3.发生规律

1年发生1代,以幼虫在葡萄枝条内越冬。翌年5月上旬越冬幼虫在被害枝条内侧先咬一个圆形羽化孔,然后作茧化蛹,6月上旬成虫开始羽化。成虫行动敏捷,飞翔力强,有趋光性。雌雄性比约1∶1,雌蛾羽化当日即可交尾,翌日开始产卵,卵单粒产于葡萄嫩茎、叶柄及叶脉处,单雌产卵时40~50粒。初孵幼虫多从葡萄叶柄基部及叶节蛀入嫩茎,然后向下蛀食,转入粗枝后则多向上蛀食,幼虫在为害期常将大量虫粪从蛀孔处排出。葡萄多以直径约5mm以上的枝条受害,较嫩枝受害常肿胀膨大,老枝受害则多枯死。特别是主枝受害,造成大量落果,严重影响产量。幼虫有转移为害习性,6~7月低龄幼虫主要为害当年生的嫩蔓;8~9月大龄幼虫主要为害二年生以上的老蔓,此时幼虫食量大,为害最严重。10月以后,幼虫在被害枝蔓内越冬。

4.防治方法

(1)园林技术措施。结合冬季修剪,将被害枝蔓剪除并集中处理,以消灭越冬幼虫;在其为害期,发现被害梢和膨大嫩枝,及时剪除烧毁。

(2)化学防治。在成虫期和幼虫孵化期,可喷洒25%灭幼脲悬浮剂1500~2000倍液,20%除虫脲悬浮剂2000~3000倍液,50%杀螟松乳油800~1000倍液,10%氯氰菊酯乳油1500~2000倍液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