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多媒体数据库关键技术:现代数据库原理及优化设计

多媒体数据库关键技术:现代数据库原理及优化设计

时间:2023-10-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目前,很多多媒体数据库所采用的多媒体数据模型是面向对象的。1992年提出了SQLMM标准,使得很多多媒体数据库在数据类型上得到了相应的扩充。(四)多媒体数据库检索技术在常规数据库的检索方面,最有效的就是B+树,但是B+树是一维线性检索。对于多媒体数据库来说,它是对超过二维的N维空间的检索,所以B+树失效了。(五)多媒体数据库传送技术多媒体数据库在传送过程中产生的主要问题是数据量太大,从而大大增加了网络时延。

多媒体数据库关键技术:现代数据库原理及优化设计

(一)面向对象的数据模型

在对多媒体数据对象进行处理时,其图形、图像、声音、动画等是多层次的。目前,很多多媒体数据库所采用的多媒体数据模型是面向对象的。它是一个有向无环图,其中有一个根,对它和树上的其他超类进行连接。其本身的约束、属性和方法是存在的,所有的指针都是指向直系子类的。对于每一个子类来说,其方法和属性等在性质上继承了父类,并同时受到约束。

(二)多媒体数据库语言

美国国家标准协会(ANSI)对多媒体数据库进行评估后,于1991年8月完成了最终报告。这一报告的标准是SQL,实现了查询语言在类型上的扩展。在程序设计方面,很多面向对象的概念被提出,相应的对象数据管理在其参考模型上的标准化建议也被提出,同时给出了SQL3规范。1992年提出了SQLMM标准,使得很多多媒体数据库在数据类型上得到了相应的扩充。

(三)多媒体数据库存储技术

多媒体数据库的影响是无法估量的,其在数据量上也是不断变长、变大的,所以定长记录、字段记录块三级存储单元组织是不能进行存储的,从而增加了这一存储结构的复杂性。为了维持SQL3操作,字段记录块的定长格式组织是必不可少的。由此,我们可以将这一存储结构划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常规数据和多媒体指针上的记录。第二部分是多媒体数据的确定,但在链指针方面,它是可以实现可变长度的。

(四)多媒体数据库检索技术

在常规数据库的检索方面,最有效的就是B+树,但是B+树是一维线性检索。对于多媒体数据库来说,它是对超过二维的N维空间的检索,所以B+树失效了。对不同媒体都能进行检索的索引机制是不存在的,因为它针对的是不同的索引机制。(www.xing528.com)

(五)多媒体数据库传送技术

多媒体数据库在传送过程中产生的主要问题是数据量太大,从而大大增加了网络时延。虽然对于诸如静态的文字、图片等数据来说问题不大,但是对于连续视频或音频来说,则会影响传送效果。这个问题主要靠增大网络带宽和改善传送路径来解决。

【注释】

[1]分布式网络:是由分布在不同地点且具有多个终端的结点相互连接而成的,网络中任意一点至少与两条线路相连。当任意一条线路发生故障时,通信可转由其他链路完成,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同时,分布式网络还具有易于扩充的优势。

[2]半连接:是指两个关系R和S的半连接,是指它们自然连接的结果在关系R上的投影。由它引申出的半连接技术可用于减少分布式数据库中结点间连接运算的数据传输量。

[3]类C1称为类C2的超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