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RNA的分子结构-编码区、非编码区和二级结构

RNA的分子结构-编码区、非编码区和二级结构

时间:2023-10-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mRNA分子中有编码区和非编码区。图4-13真核生物成熟mRNA的结构示意图2.tRNA 是最小的RNA分子,含75~90个核苷酸,其二级结构研究得比较清楚。tRNA的二级结构呈三叶草状。反密码子可通过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识别mRNA上的密码子,从而将氨基酸转运到mRNA上,并正确定位,合成多肽链。其中5S有类似三叶草的结构;其他rRNA也由部分双螺旋结构和突环相间排列而成。图4-14tRNA三叶草结构示意图图4-15tRNA的倒“L”型结构

RNA的分子结构-编码区、非编码区和二级结构

(一)RNA的一级结构

RNA分子是由一条多核苷酸链组成,大约由数十个到数千个单核苷酸通过3′,5′-磷酸二酯键互相连接而成。构成核糖核苷酸链的核苷酸主要有AMP、GMP、CMP、UMP,因此RNA的一级结构就是多核苷酸链中核苷酸的排列顺序,或者碱基的排列顺序。

图4-12 RNA的局部双螺旋结构

(二)RNA的二级结构

RNA是以单链形式存在,局部可以折叠。在这种折叠结构中只要符合碱基互补配对规律,即A配U、C配G,就可形成局部螺旋区;不符合碱基互补配对的形成突出的小环。这种局部螺旋和环称为发夹式结构,是RNA二级结构的基本构型(图4-12)。

1.mRNA 真核生物成熟mRNA的结构特点:不同的mRNA 5′末端都有一个帽子结构,即一个甲基化的鸟嘌呤核苷三磷酸。它在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促进核糖体与mRNA的结合,加快翻译的速度,增强mRNA的稳定性。在mRNA的3′末端有一个多聚腺苷酸序列(polA)的尾,长度为150~200腺苷酸残基,可能与mRNA从细胞核转移到细胞质及其稳定性有关。mRNA分子中有编码区和非编码区。编码区的核苷酸序列是编码氨基酸的遗传密码,非编码区与蛋白质生物合成调控有关(图4-13)。

图4-13 真核生物成熟mRNA的结构示意图(www.xing528.com)

2.tRNA 是最小的RNA分子,含75~90个核苷酸,其二级结构研究得比较清楚。tRNA的二级结构呈三叶草状。以构成4个螺旋区、3个环和1个附加叉为结构特征。4个螺旋区是局部碱基配对形成的,其外端连着呈单链存在的小环,分别用环Ⅰ、Ⅱ、Ⅲ来表示。环Ⅰ含有5,6-二氢尿嘧啶,故称二氢尿嘧啶环(DHU环);环Ⅱ的顶部有3个相邻的核苷酸组成的反密码子,故称反密码环。反密码子可通过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识别mRNA上的密码子,从而将氨基酸转运到mRNA上,并正确定位,合成多肽链。环Ⅲ含有假尿苷(ψ)和核糖胸苷(T),故称T-ψ环。(所谓假尿苷就是指戊糖的C-1′连于尿嘧啶的5位碳原子所形成的核苷)。在环Ⅱ和环Ⅲ之间有一个附加叉,其核苷酸数量变化大,故又称可变臂。tRNA的3′末端还存在一个“CCA-OH”结构,被激活的氨基酸就结合此结构上,故称“氨基酸臂”(图4-14)。

3.rRNA 体内含量最高,分子大小不一。真核生物的rRNA有四种,沉降系数分别为28S、18S、5.8S、5S。与多种蛋白质结合而存在于细胞质中的核蛋白体的大小亚基中。其中5S有类似三叶草的结构;其他rRNA也由部分双螺旋结构和突环相间排列而成。每个螺旋区和环区在结构和功能上都是相对的独立单位。

(三)RNA的三级结构

1973~1975年间Kim、Robertus等人用高分辨率X线分析技术,测定了酵母苯丙氨酸tRNA的三级结构是在二级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折叠形成的倒“L”型。倒“L”型的端为反密码环,另一端为氨基酸臂(图4-15)。

图4-14 tRNA三叶草结构示意图

图4-15 tRNA的倒“L”型结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