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演奏心理节奏:西洋管乐教学与研究

演奏心理节奏:西洋管乐教学与研究

时间:2023-10-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加强基础性练习管乐演奏艺术是时间艺术,演奏者需在短时间内将平时练习的成果完美、创造性地表现出来。音乐修养、艺术修养、演奏修养的深度和广度对于良好的演奏心理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管乐演奏者一定要有自己的艺术创造和音乐二度创造的个性。听觉记忆法是指通过多听他人演奏或唱片等途径背谱,还有通过管乐吹奏数遍,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直至记住乐谱,这是一种神经运指的记谱方法。

演奏心理节奏:西洋管乐教学与研究

(一)加强基础性练习

管乐演奏艺术是时间艺术,演奏者需在短时间内将平时练习的成果完美、创造性地表现出来。学生在真正的音乐表演实践中,往往由于紧张而失去正常的思考状态,使音乐思维停顿,不能完整地演奏好音乐,出现错误。为了解决好演奏者心理活动中存在的这些问题,为演奏做好全面的心理保证,教师必须有意识地在整个教学中对学生的演奏能力加以训练和培养。演奏能力包括演奏技巧以及在演奏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心理活动,只有二者达到统一,才能获得理想中的音响效果。因此,在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创造良好心理条件的同时,需要不断提升演奏技能,掌握扎实的基本功,逐步在练习过程中提高演奏能力。

双簧管颤音练习为例。颤音也属于揉音,指在一个固定的音高中以一定频率交替吹奏出来的极小的强弱变化,是表现音乐重要的手法之一。好的颤音能够给音乐以活力并起到润色的作用。正确的颤音是通过气流速度的缓急交替来达到音量的强弱变化。学生经常通过嘴唇的松紧来形成颤音,这不仅破坏了演奏口型,也使演奏出来的音偏高且不自然,尤其在精神紧张的状况下更容易出现错音、破音,这是基础练习不正确导致的结果。因此,正确的口型和用气方法是日常练习的基础,也是获得充足心理准备的前提,能使演奏者产生更强的表演欲望和自信心。可见,正确的演奏方法对演奏者来说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条件。如果方法不好,就得不到预期的演奏效果,使演奏者内心受到打击,自信心不足,失去演奏的欲望,这对演奏者来说是一个致命打击。

教师在让学生准备参加演奏会时,一定要慎重,千万不要搞突然袭击,也不要给高难度的乐曲,这样会对学生的心理产生很大压力。所以,一定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现实情况和演奏能力,在学生力所能及、能够尽情发挥的范围内安排好曲目,使之完成好演奏任务。每一次演奏会后,要认真总结,找出问题,分析原因,定出努力的目标和改正的方向。

(二)培养良好的演奏心理

培养良好的演奏心理关键是要培养和提高演奏者自身的音乐艺术修养和音乐审美能力,使其在脑海中储存更多的音乐审美信息。音乐修养、艺术修养、演奏修养的深度和广度对于良好的演奏心理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管乐演奏者一定要有自己的艺术创造和音乐二度创造的个性。要想把握好每件乐器的特性,把它融入音乐二度创造中,就要不断去发挥良好的心理作用。一个好的演奏者在演奏会上要具有一定的现场应变能力。平时练习时的感觉和现场对着观众演奏时的感觉是不同的。由于每个人的素质各异,对舞台的把控能力也有所不同,有的人在台上容易紧张,容易产生“失控”状态,有的在演奏中过于兴奋,或过分抑制,以上状态都不好,这些问题要及时纠正和解决。

(三)演奏需要理智和自信(www.xing528.com)

演奏者需要理智与自信,只有这样才能演奏得和谐。演奏是强烈的感情活动过程,但也不能单纯地依靠感情去演奏,也需要依靠逻辑思维。如果缺乏逻辑思维能力,音乐会上会很难控制自己的演奏。音乐作品有其本身的结构和逻辑发展规律。如果不懂得这一点,只用感情去演奏,就不能完美地表达音乐的构思。教师在教学中,千万不要在学生演奏一个完整的乐曲时,稍有不满意就让他们把演奏停下来,这样学生将失去音乐表演的整体感,演奏心理出现障碍,影响其心理构思和逻辑思维,所以教师一定要听完作品的完整演奏后,再对学生提出问题。

学生在演奏中要排除各种杂念,放下各种心理负担,即使在演奏中出现小失误或小疏漏都不是什么大不了的问题,只要坚持演奏下去,保持了乐曲的完整性,对整体的演奏效果不会有过多的影响即可。

教师要科学地、因人而异地进行学生心理素质的训练。就表演艺术、演奏艺术而言,演奏在手,指挥在脑,因此要训练好大脑的指挥能力。识谱、背谱、分析音乐等各环节都是通过大脑支配的。要理智地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形象思维能力,使学生得到全面充分的发展。一个优秀的演奏者,在演奏过程中能把自己置身于音乐之中,甚至达到忘我的境界,会根据音乐的发展,有理有节地演奏,使抽象的音符变成形象的画卷。

(四)演奏与乐谱记忆相联系

乐谱记忆通常有以下四种方法:视觉记忆法、听觉记忆法、神经运指法和理智的记忆法。所谓视觉记忆法就是通过对来自视觉通道的信息的识记、保持和再现的能力。听觉记忆法是指通过多听他人演奏或唱片等途径背谱,还有通过管乐吹奏数遍,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直至记住乐谱,这是一种神经运指的记谱方法。理智的乐谱记忆法就是对一首乐曲进行理性的曲式结构分析,对乐曲的动机、乐句、乐段调性、调式、织体形式认真研究透了以后记忆这首乐曲。以上四种记忆方法是现代演奏法中人们通过实践总结出来的。这几种方法的综合使用,以及脑、心、耳、眼、手的完美协调配合,能使演奏达到最理想的效果。只有正确记忆乐谱,才能在演奏过程中把更多精力集中于音乐的表现上。对学生而言,只有在眼睛离开了乐谱,背好了乐谱的前提下,并在吹奏中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技巧演奏中去,才有可能克服技术困难,从而达到对整体音乐作品、音乐形象的完美塑造。

这些音乐艺术表现来自演奏者自身的音乐修养,这就需要演奏者在文学、绘画、音乐等方面具有丰富的知识,在更高层次上提升音乐艺术表演能力。只有提高了音乐修养和对音乐的理解能力,才能正确掌握作品的时代风格,形成自己独特的演奏风格,才能再创造艺术。一个好老师,要通过自身的艺术修养、优秀的示范与演奏来感染学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演奏心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